-
〓 研究心得:浙东学派研究之“近承”与“远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旨在资助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起重要作用的课题,着力推出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体现重要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代表国家水准的经典之作。如何运用好重大项目这个有效载体和平台,是每一个项目承担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这里我想就开展“浙东学派编年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这个项目4年来的一些研究......
-
〓 齿岁论
夫,兽之齿者,血精为本,结秀为骨,骨精为齿。一岁至二十五岁,其齿之区臼而有其验也。经云:齿者,乃骨之精粹,如其盛者,虽上下咬平,犹有锋刃而齐者,行力依然,其寿无可考也。但骨气衰败,不三十岁,区具平而无锋刃者,虽能食,亦无其力也。是故,驽骏于此一验耳。华者,血肉为本,香实为肋,英华于角,夫角者,肋力之精粹也。初五年,成一......
-
〓 史学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
【特别关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系统完整,就如何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了全面阐述。作为一名亲身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史学工作者,深感鼓舞,谨就此谈一点学习体会。一、史学与中国特色......
-
〓 《三家诗拾遗》整理刍议
秦燔之余,《詩》以易于誦習之故得以傳世,漢時說《詩》家,其著者有魯、韓、齊、毛四家。“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训诂,是为鲁诗;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终于后汉,三家并立”[1],亦即世所謂“三家詩”,毛詩晚出,傳自鲁人毛亨及赵人毛苌。西漢之際,三家詩名標博士,位列官學,烜赫一時。而毛詩以古文詩......
-
〓 肖世洪:甲子对时间本质的定义
任何文化都以时空的认知为起点。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随着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间才得以同时生成。这个时间,是自然时间。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为了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自己拟订了一种“纪序”参照系,这就是定义时间,它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约定或俗成的经验累积。如,公元纪年,就是源于耶稣出生时间的约定。每个民族在自......
-
〓 《论语》“忠”“恕”本义考
【内容提要】《论语》流传广而影响巨,但其中体现重要思想之“忠”、“恕”二字却始终未得确解,本文从文字学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与历来注释不同,对《说文解字》亦提出不同看法。对于准确理解把握孔子思想以及《论语》之相关内容将有重要启发。【关键词】《论语》;忠;恕【作者简介】毕宝魁,男,1952年生,辽宁铁岭人,现为辽宁大学文......
-
〓 委员论坛:弘扬文化传统要讲辩证法
CFPCFP9月1日上午,南京夫子庙小学370名一年级新生在夫子庙举行“开笔礼”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开始新学期的第一课。CFP 前不久,我参加了以“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为主题的“嵩山论坛”。 这个论坛的倡办,与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及其批准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有关。国务院要......
-
〓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闽南文化与朱熹思想的形成发展
朱熹是宋明理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与闽南地区有不少关联,作为朱熹“过化”之地,闽南文化受到朱熹思想的重要影响,同样,在闽南地区的经历和闽南文化的熏陶对朱熹思想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幼时就曾随父到过泉州。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
-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一问题,首要的是要弄清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多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多个重要论断。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的价值定位。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
-
〓 从朱元璋祭刘邦的传说想到的
传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祭祀历代帝王。祭礼完毕,他特意走到汉高祖刘邦牌位前,说:“大哥,小弟与你相似,该再敬你一碗。”说罢,斟满一碗酒,双手举过头顶,一饮而尽。这个传说仅用寥寥数语,就把一个草莽英雄惺惺相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关于此事的真伪,笔者无从考查,但确信在历代帝王之中,朱元璋与刘邦“相似”。因为在两千多......
-
〓 《世说》学论纲
作者简介:刘强(1970-),男,河南正阳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研究,现为同济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讲师。何谓“《世说》学”?作为一个有效性尚未得到确认的学术概念,其内涵和外延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这是本文首先面对、并且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以下试从称名、分类、形态及系统、历史分期、现状及......
-
〓 学术视野中的乡村民间信仰
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中,村落、市镇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村镇内部、村镇之间以及村镇与外部更大区域间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互动与整合。对此学界早有关注,并提出了若干理论范式加以解释,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施坚雅的市场体系理论、弗里德曼的宗族模式以及杜赞奇所提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模式等,......
-
〓 字林新话:关于简繁汉字使用问题的思考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推行简化字取得积极成果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然后分四批推行,拉开了汉字简化的帷幕。根据国务院的指示,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总表》扩大了可以类推简化的偏旁,并且规定了无限类推的原则(即未收入第三表的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
-
〓 戴叔伦若干诗作辨伪补正
内容提要:戴叔伦是中唐著名诗人,现存诗集系明人编订,窜伪者甚多。今人岑钟勉、傅璇琮、富寿荪、蒋寅等学者先后对此作了专门考订,共考证出戴集中非戴所作及与他人重出的诗作近百首。本文在前人考订的基础上,对前人未发现的戴叔伦集中的伪作及重出作品或已发现非戴所作但未考明出处的若干诗作进行了考订辨正。关键词:戴叔伦;诗歌;辨伪作者......
-
〓 百年来中国的伊斯兰教研究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发展、扎根,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早期海外穆斯林信奉的外来宗教,到被中国10个穆斯林民族所接受信仰,其间经历了不平凡的历史过程。同样,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也伴随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形成为宗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这一过程最早由非穆斯林学者介绍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穆斯林在......
-
〓 《三国》刘蜀后期人物三论
长期以来,在《三国演义》的众多人物形象中,除曹操之外,人们主要致力于对刘蜀集团人物的研究;而在刘蜀集团人物中,研究最多的则是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等创业和立国阶段的人物。这与《演义》的整体构思相合,因而是合理的。不过,对刘蜀后期人物关注过少,毕竟还是一个缺点。本文特拈出其中几个重要人物,略加论析。一、阿斗——庸主的典......
-
〓 先秦名学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简介:曹峰(1965—),男,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先秦秦汉思想史,Email:caofeng@sdu.edu.cn。一笔者在对马王堆帛书《经法》展开研究过程中,发现“道”、“名”、“法”是其中三大主要概念,用它可以概括《经法》的逻辑结构。但过去的研究只重“道”、“法”而忽视“名”,或者说只讲“道”、......
-
〓 宗教学理论研究之我见
所谓宗教学理论研究,是指以理性的、客观的方法对宗教进行的学术研究。它不同于站在某一宗教立场上的以信仰的、传教的态度对该教的教义或内容所作的阐述和传扬,也不同于站在反对某一或所有宗教的立场上,以自己意识形态的先入的反教态度对宗教进行的抨击和压制。从这个意义来看中国的宗教学理论研究,它的产生正好是在20世纪开始之后。在20......
-
〓 蛇的故事新编
【内容摘要】蛇的故事在不同时空的不同作者笔下被多次“故事新编”,分别打上了时代和作者独特的烙印。从冯梦龙的“情教”到刘以鬯的现代意识,再到李碧华的女性情感困惑和宿命,蛇的故事在不断地得到重新阐释。【关 键 词】蛇;故事新编;情教;现代意识;女性困惑【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白蛇传”是妇孺皆知的......
-
〓 文化选择下的牛郎织女传说
编者按 今年的8月2日是农历七月七,即传统的“七夕节”。“年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自先秦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牛郎织女凄美动人的故事催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促成了盛行于各地民间的“七夕”“乞巧”等重要习俗。由此看来,说“牛女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首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