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
本文试图对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道教哲学研究作一全面描述和评论,为认识道教哲学和进一步研究道教哲学提供一个比较详细的线索。一、道教哲学研究的特点和历史要了解道教哲学研究状况,首先应该把握它的特点。道教哲学是道教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与道教的其它分支学科比较而言,道教哲学研究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一直是在其学科概念和性质不确定......
-
〓 “独乐乐”和“与众乐乐”——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与苏轼《喜雨亭记》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十一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自从孟子提出这个著名的命题以来,“与人乐乐”几乎成了不二法门,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大陆,“独乐”几乎成了“自私”、“反动”的同义语。其实,“独乐”何尝不是一种境界?特别是身处逆境之时,“独乐”更是一种品格和胸怀的体现;它是对现实环境的超越,也是坚持既定操守的一种形式。孔子称赞颜回说:“贤哉......
-
〓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一种新的“判教”方式二十世纪初以降,在东西文化冲撞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把佛教从原来的儒道佛三教格局扩大到佛耶回三教格局中加以审视,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判教”方式,即不承认佛教是一种宗教,耻于将佛教与基督教相提并论,这是从三国《牟子理惑论》提出三教一致说以来所从未有过的。除了民族主义的因素,这里反映了佛教知......
-
〓 栗谷哲学与21世纪新儒学之展开——为韩国栗谷思想国际学术会议作
一栗谷(李珥,1538—1584)是韩国李朝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在韩国哲学史和理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栗谷哲学思想的显著特色是,他继承了程朱理学,而又不为程朱理学所拘束;他的思想有深厚的经学根基,但又主张要能够随时变通,作出符合时代的诠释;他的哲学有深刻的理论探讨,同时又主张要能经世致用,付诸实践。韩国李朝时期占统治......
-
〓 《桂苑笔耕集》略说
《桂苑笔耕集》是晚唐时来华的新罗文人崔致远自编的诗文别集,收录了他宦游淮南幕府四年期间所撰写的公私文牍及诗文作品,以体裁多样和风格赡丽著称于世,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学史、思想史、交流史、历史学及版本学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笔者曾整理此集,于此再重申其文化价值。《桂苑笔耕集》既是古代朝鲜半岛最早的汉文典籍,也是中国......
-
〓 曹洞宗归宗青原一系的原因初析
内容提要:曹洞宗上承药山,本属南岳,后来却被划归青原。本文分析了曹洞宗改宗青原的原因,指出其改宗具有某种合理性,对整个禅宗的发展是有利的。关键词:曹洞宗;南岳;青原曹洞宗属于药山一支,本为南岳系,后来却被划归石头,成为青原一系的正传,其间是非恩怨,曲折幽微,年代久远,难以明辨,然此事非小,不应无言,意非厚此薄彼,刮翻案......
-
〓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简介(之一)九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新气象,就是一些高校的系所、学术团体甚至一些志同道合的学人,创办了一批学术专刊。因为有期刊号的限制,这些专刊一般都是以书籍的形式出版的,但它们大多数都希望能够按时连续地出版下去。由于这些专刊的经费都是自筹来的,能够坚持下去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成为所谓“三期刊物”,只要对学术......
-
〓 新论·琴道第十六
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琴长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厚寸有八分,象三六数;广六寸,象六律。上圆而敛,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琴隐长四寸五分,隐以前长八分。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徽、羽。文王、武......
-
〓 白帝城与《早发白帝城》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三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写的一首有名的七绝。自问世以来,一方面以它那轻快的笔调和秀美的诗句激起了无数唐诗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写作时间、地点的不明引起了一些研究者持续的争论。一、白帝城的历史变迁船过奉节,顺流而下,遥望瞿塘峡口,可遥见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有一幢幢飞檐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这就是三峡的......
-
〓 清代文武官员散阶简表
品级散阶等级文官散阶名称武官司散阶名称授阶方式正一品一等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诰授从一品二等荣禄大夫振威将军诰授正二品三等资政大夫武显将军诰授从二品四等通奉大夫武功将军诰授正三品五等通议大夫武义都尉诰授从三品六等中议大夫武翼都尉诰授正四品七等中宪大夫昭武都尉诰授从四品八等朝议大夫宣武都尉诰授正五品九等奉政大夫武德骑尉诰授从五......
-
〓 良渚文化:虞代的考古学文化——兼论良渚文化的去向
内容摘要: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虞代,良渚文化是虞代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并未消亡,而是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北迁中原建立了夏朝。中国东南是华夏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关键词:虞代;良渚文化;中华文明起源作者简介:陈民镇(1988—),男,浙江温州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064班,本科大四在读,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
〓 《论语》中“而”的考察
【内容摘要】文中试探讨《论语》中“而”字这个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辨析“而”的动态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试描述“而”在句子结构和语义之间的映射关系。【关键字】而;论语;语义特征;语法功能在古代汉语中,“而”是一个应用频率高,用法多样,语义灵活的语词。“而”的本义是指人两颊下垂的胡须。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为,“而,颊毛也,......
-
〓 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
绪说在中国,一个改革家,特别是一个失败了的改革家,在他的生前身后,往往会非议甚多,以致盖棺难以论定。然而,主持宋代第一次重大改革“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则是个例外。朱熹评论他:“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1]刘宰评论他:“本朝人物,南渡前,范文正公合居第一。”[2]范仲淹的改革同道韩琦评论他:“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和使用天然漆是中国人的独创。《韩非子·十过》中曾说四千多年前舜禹在位时,因使用髹漆木器,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殷商时代,漆液中不仅已开始搀合各色颜料,并且出现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的工艺,开汉唐“金银平脱”技艺之滥觞。历西周春秋,漆器制作工艺日精。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中发现的漆器上“蚌组花纹”可作......
-
〓 汤显祖哲学思想初探
汤显祖是我国十六世纪(明中叶)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创作的《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紫钗记》(即“临川四梦”),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为当时剧坛所推许,而且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汤显祖的戏剧作品所以能在当时社会上发生巨大影响,与他在作品主题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他在戏剧......
-
〓 关于建立《唐代文学研究数据库》的设想
尹小林先生领导的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在古籍数字化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经历多年实践,获得了堪称丰富的成果,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如果加以回顾,是否大体可以总结为:这些年的电子文献库建设,是依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为读者提供最基本、最重要的古籍文本,形成一个备查的电子书库。研究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到这个电子书库中寻找相......
-
〓 格物致知新考
摘要:“格”的基本意义为树枝、支系和“木长貌”。“格物”为意动用法,即以物为格,将世间万物统视为一个树状结构上不同的分枝,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类的性状差异,摸索不同物性的变化规律,把握物属之间相互关系,确认各物类属。“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活动,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不同领域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改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向穷究......
-
〓 试释西汉南越王墓错金铜虎节铭文
内容摘要:著名的西汉南越王墓是迄今罕见的没有被盗掘过的西汉王一级的大墓。墓中出土的错金铜虎节作为一种通行凭证在历次考古发掘中亦有所出土,如著名的鄂君启节以及王命传龙节。目前,鄂君启节与王命传龙节的铭文已被诸家确释,而唯此错金铜虎节铭文“王命=车徒”的“徒”字多受质疑。为此,笔者对此字运用分解字形、比照古文字例、结合古文......
-
〓 宗教学著作简介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教关系(第一辑)赵匡为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4月,260千字。该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本专门论述世界各国政教关系的著述,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共同撰稿,作者中有许多是长期从事研究某一国家历史、政治、社会和宗教状况的专家。第一辑主要以中国的周边国家为主:包......
-
〓 神会早期史事及其在六祖门下的地位
神会为六祖惠能弟子之一,对于南宗禅法在北方的传播具有较大的贡献,对此历史上早有定评。然而时至二十世纪,由于敦煌遗藏的发现,有关神会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于是便有胡适氏大声疾呼,为神会争地位、鸣不平,不仅将其视为六祖的传法弟子,甚至以之为“新禅学的建立者”,(《荷泽大师神会传》,《胡适文集》第6册47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