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野类要》编撰者赵升考
一、绪说:关于《朝野类要》《朝野类要》是南宋人赵升编纂的一部笔记。与普通的文人笔记不同之处,是这部笔记具有的辞书特征。历来的书目著录,或是将其归入史部政书类、故事类,或是将其归入子部杂考类。这些归类都反映了《朝野类要》的这种特征。这部笔记的篇幅不大,只有两万余字,然而却分门别类地对宋朝的各种典章制度以及习俗用语的由来与......
-
〓 《红楼梦》叙述节气蕴意新探
提要:本文依据足本《红楼梦》文本,借鉴信息学与控制实验模式等方法对《红楼梦》说部中的“节令”指意作了仔细的探求和推断。在进行节气设置蕴意的考究时,从“红楼文本”系统出发,考量《红楼梦》设置的时间结构——“节令”特征,推究在创作命意和故事背景设置中的历史元素。借助作者在叙述时突出对“节气”的突出,探索到红楼的时间结构设置......
-
〓 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启迪:文明因融合而精彩
图为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尚书》(局部) 资料图片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制约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丝路沿线国家国情差别较大,历史文化各异,现实诉求不一,怎样才能更好地以丝路精神为纽带,把分属不同文明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紧密团结起来,......
-
〓 清儒名字训诂撷谈
清人的训诂考据之学讲究无征不信、实证不诬,力求在充分占有可靠材料的基础上作判断、下结论,显现出了敦朴严谨的学风。为获得大量可用的训诂材料,清儒广开路径,旁求博讨,甚至连古文献中的人名资料亦勤加搜采。由此,依据名字之义考求古训、裁正疑误也成为清儒常用的一种训诂考据方法。在清儒看来,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或......
-
〓 国学争鸣·邢文:北大简《老子》辨伪
编者按邢文先生的这篇文章,从形制、书法诸方面论证北大简《老子》之伪。本刊于“国学争鸣”栏目刊出此文,意在欢迎读者关注的同时,期待北大简《老子》的整理者以及研究者对邢文的质疑作出回应,就相关问题开展讨论。我们相信,正常的学术争鸣,对于学术健康发展是有益的。这也是本刊一贯的态度。四年前,我在《浙大藏简辨伪》上篇(2012年......
-
〓 静坐:修身养德自省增慧
“无事此静坐,春来草自青,”此诗句中所描绘的那种自然、静谧之境,常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静坐”似乎是诗人们的共同向往——王维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太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苏东坡诗言:“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其实,“静坐”并非只是诗人的专利,从儒释道各家对其的态度中,我们可品出中国......
-
〓 “和而不同”歧义辩正
孔子讲的“和而不同”经常被人们引用,但从实际引用情况看,许多人对“和而不同”的理解存在偏颇之处。为了防止一些人任意引申、故意曲解“和而不同”的本义,甚至拿“和而不同”为自己的一些错误言行辩解,从学理上再对“和而不同”的本义作些论析,对一些歧义作些辩正,很有必要。孔子讲的“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
-
〓 沧海桑田曾见证蕴华含英到如今——文物智慧略说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一卷放映中的胶片,那么最能让我们短暂倒带、回望过去时光的应该就是文物了。文物,既是漫漫时间长河中遗留下来蕴含人类智慧的珍珠,又是勾连两个时代唤起今人真挚情感的桥梁。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的人生经历是有限的,而文物却能让我们悠游五千年,感悟人与人之间丰富情感,纵横九万里,体味九州风物四方民俗。......
-
〓 萍庵:“小岁酒”种种
如果是按年龄,幼小者先饮,年高者依序后饮,而称“屠苏酒”为“小岁酒”,那为何不称“老岁酒”?实则古昔指腊之次日为“小岁”,故称,于理自通,简而赅,何须强为之解!宋代周密曰:“凡造酒,冬至前最佳,胜于腊中,盖气未动故也……此说极有理。”见《癸辛杂识续集》卷下。只是未明说所造是什么酒。汉代应劭《汉官仪》卷下曰“正旦......
-
〓 吏之流品考
内容提要:“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群体,他们广泛分布于中央及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中,或主行文书,或供役驱使,成为官员治民的重要助手。在官民交接的政治缝隙中,“吏员”逐渐滋生了制度性的弊端,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成了这一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吏”逐渐有了流品低下的外衣。本文着眼于较为重要的几个历史......
-
〓 左右天子为大忠——兼论寇准在澶渊之盟前后的作为
简介:本文为作者的君臣关系系列研究之三,之一的《“圣相”李沆》已刊于《文史》第52辑,之二的《“平世之良相”王旦》已刊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编《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研讨会论文集》。包括本文在内,以上文章的日文版,均收录于《宋代的皇帝权力与士大夫政治》(东京汲古书院2001年版)。另外,本文亦为2004年“澶渊之盟一......
-
〓 天下人格与天地人格
追溯原始宗教及夏商文化就可发现,华夏民族经历了一个祭祀帝神的漫长时期,而借此肃穆的祭祀礼仪活动,最终不仅没有委身于观念中的帝神,反而积极培塑了自己的心灵品质和精神体验,使得中国近3000年以来构建人格中心的传统文化成为可能。 “人格”一词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不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戏剧表演,还是近现代的心理疗治,......
-
〓 北京语言大学张德建教授关于参与建设《国学宝典》的证明信
从一九九九年至今,我一直在使用《国学宝典》古籍数据库,并参与了古籍版本选择、句读、校勘和审定等工作。《国学宝典》包括十三经、二十四史、清史稿、历代笔记、小说、戏曲、唐诗、宋词等。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国学宝典》收书总数已达6000多种,总字数达15亿字,数据均为全文新式标点。特此证明。...
-
〓 20世纪中国回鹘佛教研究概述
今天的维吾尔族(古称回鹘)约有700万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但在历史上却并非如此。在9—15世纪间,他们的绝大多数都是佛教徒,他们用回鹘语文翻译佛教经典,创作佛教作品,开凿佛教石窟,绘制佛教壁画,使佛教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佛教在回鹘中的长期流行,又反过来直接影响着回鹘的历史与文化,以致成为回鹘文化史、思想史......
-
〓 《易数钩隐图》作者等问题辨
内容提要:自南宋时起,《易数钩隐图》一书的作者就有二字与二籍贯的争议。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考辨。得出北宋有二刘牧、前刘牧著《易数钩隐图》、黄黎献为之续补等结论。最后指出,彭城刘牧的道学思想应当在宋明理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词:易图;刘牧;宋明理学作者简介:郭彧,原名郭宝彧,男,1941年12月出生。在沈阳读书,做过中学......
-
〓 严复:西学家?中学家?
一直以来,严复都被视为西学家。梁启超赞誉他为“清季输入欧化之第一人”,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作为西学家,严复对西学的介绍、宣传和翻译引起了社会轰动,影响了中国几代人。问题的关键是,宣传西学是否证明严复的思想以西学为价值旨归,与中学无关?笔者以为,从严复宣传、介绍西学的初衷和......
-
〓 宋代新儒教哲学述论
内容提要:宋儒哲学以“理”为终极关怀,故称之新儒教哲学。理论建设可上溯李翱的“复性”论,它是宋代新儒教哲学分辨理欲、变化气质学说的先导。张载提出“气”本体论,并分别“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将天理人欲之辨植入新儒教哲学系统。程颢、程颐把具有神学目的论的“天”,变成抽象的哲学本体的“理”,建立起“理”本体论,完成了新儒......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二)
2014·11——2015·21、台大历史学报第54期时间:2014年12月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内容简介:北宋中后期国子学的发展及其政治意义(朱铭坚)从朝廷到地方──元代去思碑的盛行与应用场域的转移(陈雯怡)「儒、释、道、医」的中日文化交流──从戴笠到独立性易的流转人生(徐兴庆)清代台湾的「港户」及其水......
-
〓 影视史学:亲近公众的史学新领域
从史学史的角度看,史学大体可以分为“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自古以来,“精英史学”一般为当权者所驾驭,如传统史学着力要表现的是政治事件和显要人物,传统的书写史学正是为这一宗旨服务的;“大众史学”多以口舌相传的形式流行于坊间,以中国古代的大众史学而论,那些视觉感极强的画像、碑铭、壁画、服饰,那些声情并茂的......
-
〓 春秋执政卿与轴心时代之酝酿
一、“前轴心时代与轴心时代”示意图 “前轴心时代与轴心时代”示意图二、春秋时期执政卿的思想活动一瞥 (一)春秋早期的优秀执政卿 ⒈卫武公(约前853—前758年)。卫武公是一位有名的贤君,在整个执政期间,能复修康叔之政,发展农牧业,强化国防,可谓“政通人和”。卫武公贵为一国之君,非常谦虚和宽容,喜欢接受别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