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四)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三章第二节之四
七 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洋务派民有企业大都是从事商品生产的工矿业和对外营业的交通运输业,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它们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这一点已无争议。但它们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与当时已出现的民营近代企业有无区别,是否属于官僚资本,学术界仍有不同看法。洋务派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种形式。在......
-
〓 经营进出口商品华商的出现之二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二章第五节之二
四、西药商业鸦片战争前,广州、澳门已有西医、西药传入。东印度公司来华的船队就随带有医员。1827、1828年,该公司医师郭雷枢(J.R. Colledge)先后在澳门、广州设医院和诊所。1834年,美国支委会的派克(Peter Parker)在广州设眼科医院并附设药房[1]。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先后在上海开设仁济、同仁......
-
〓 近代江南地区化肥和有机肥使用变化研究
【内容摘要】化肥作为西方农学的主要标志物,20世纪初进入中国,二三十年代在江南以及沿海省份的施用量逐渐增加,但始终处于试验及推广阶段,未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有机肥(农家肥)是中国的传统肥料,近代江南的肥料施用始终以有机肥为主体,农学家还借助西方实验科学手段研究有机肥积制及施用问题,化肥传入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
-
〓 矫枉不可过正: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的复杂本相
【内容提要】冀中定县租佃关系,为近代中国农村尤其是民国时期华北平原租佃问题提供了重要例证。总体而言,在中共革命之前,租佃关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地纯粹的出租地主很少,相应地,纯佃户也不多见。由此观之,传统看法以为农村土地关系主要是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租佃关系,显属偏执之论。不过,如果因此转而认为租佃关系在农村经济生活中无足......
-
〓 近代北京供会研究
摘要:合会是一种民间合作互助组织,不仅在近代中国农村较为盛行,且在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普遍存在。北京合会多而复杂,本文主要以供会为例,对其运作程序与基本构成、存在原因与生存状况、利弊及特点等进行探讨。北京供会的功能主要是解急救困,并与商铺有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市民与商铺的双赢。当然,北京供会也存在诸如与会人员携......
-
〓 北洋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二)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五章第三节之二
二矿业和汉冶萍公司洋务派所办较大的矿业,或为外国资本吞并,或失败停闭,北洋政府时期继续经营者大都是小型矿,仅汉冶萍公司所属煤铁矿颇有发展。北洋政府时期新设矿场20余处,以官商合办者为多,其中有些情况不明,大约不久即停闭,有的仅属管理机构。我们仅将有文献记载之继续经营和新设之煤矿12处、金属矿24处列入表5—20。这36......
-
〓 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上)——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在深入发掘屯溪档案的基础上,以皖南徽州为例,对永佃制下土地买卖演变的全过程:从“收苗管业”的土地买卖到“收租管业”的租权买卖;从依存于土地的租权买卖到剥离土地的地租买卖;从以田地丘块为单元的地租整卖到分拆零卖,最后达致地租买卖的零碎化、日常化,进行认真考察,阐释其性质和影响,认为变化的实质是地权的债权化......
-
〓 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鸦片战争170周年反思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
-
〓 由盛转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企业个案分析(1925-36)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一篇
前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下称「南洋」)是清末民初,国人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所产生的民族企业,它的创办人是简照南、简玉阶兄弟[1],简照南是日籍华侨,于1905年在香港创业,资本为港币10万元[2],后来经转折,终在1911年转亏为营,而且更在眾多民族企業中脱颖而出,长期与跨国性的大企业─英美烟草公司(下称「英美」)抗衡,「......
-
〓 樊口闸坝之争——晚清水利工程中的利益纷争与地方秩序
【内容摘要】清光绪年间,湖北武昌县樊口地区,“外江内湖”的水系特征,“内乡”与“外乡”的畛域之见,使得当地民众就是否该修建樊口闸坝,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水利冲突。并进而引发了以湖广总督李瀚章和兵部侍郎彭玉麟为代表的反对派和支持派,双方就水利工程涉及的农业、渔业、商业、航运、水利安全等诸多领域展开争论。樊口闸坝事件,体现......
-
〓 近代中国工商管理协会述论
【内容提要】中国工商管理协会是近代中国研究和推广科学化管理最早和最主要的专门机构,它的设立与科学化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日内瓦国际科学管理协会的号召,以及时任国民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的着力提倡与组织密切相关;在组织上以“期政府与工商界切实合作,而学理与事实得以兼顾”为基本原则;在事业方面主要在于研究、发表及实施改良科学管......
-
〓 浅议近代中国GDP核算中调查资料的使用问题
【内容提要】民国时期的大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是我们研究近代中国国民收入等经济史问题的主要资料来源。这些调查资料数量众多,可以支持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定量研究,然而也存在着诸如调查质量参差不齐和取样不够完整等问题,再加上中国地域和行业的复杂性,要对国民收入进行整体性的估算,就需要我们在使用这些资料时注意对其进行甄别、修正和折算......
-
〓 黑龙江方正县老人口述日本开拓团当地所犯罪行
左上图:亲历者刘安发。中上图:进入“弥荣村”的日本妇女。1933年,日本武装“移民开拓团”迁入黑龙江省的永丰镇,并将其命名为“弥荣村”,当地中国农民约500人被驱赶。右上图:亲历者陶青山老人的左手无名指当年在“部落”时因饥饿偷食而被碾子轧断了一节。 下图:武装的日本“移民开拓团”成员正在伪满洲国北部佳木斯开垦土地。(新......
-
〓 抗战胜利后形成的国家资本企业集团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编第六章第四节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形成的国家资本企业集团1945年抗战取得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即设立全国性的事业接收委员会,统一指挥各地对敌伪产业的接收和处理事宜,这种对敌伪产业的接收,也直接使近代中国国家资本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为组织对敌伪统治区产业的接收,国民党政府设立了苏浙皖、粤桂闽、河北平津、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
-
〓 为国民党腐败辩护值不值?
世人皆知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异常腐败。但对其具体如何腐败,却往往不甚了解。本文拟从党、政、军三个方面,对国民党大陆统治时期的腐败做一个立体化的介绍。党:地方各级党部无实权、没有钱、不管事如果把“腐败”限定为狭义的“贪腐”,那么国民政府在“党”这个方面,因其地方各级党部力量异常薄弱、地位异常低下,其实并不具备大规模“贪腐”......
-
〓 洋务派企业的变化(一)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四章第三节之一
第三节洋务派企业的变化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在19世纪后期喧赫一时的洋务运动中所兴办的近代企业,已在第三章第一第二节中详述。1895年甲午战争后,这些军用工业和民用工矿业都有较大变化,兴衰不一。交通运输业方面,则兴起了一个借外债办铁路的高潮。另外,开始有银行业兴起。下面分别叙述,至1911年为止,最后作一小结。这时期,有些官......
-
〓 试论近代中国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及其市场发展之近代化命题
——以华北市场“粮棉”价格为例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730070内容提要:过往学界常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中国市场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深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就此而讨论近代中国商品市场之所谓近代化发展问题。但对近代华北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与市场自身的商品结构形态之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其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更易受自身以“粮......
-
〓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长期存在商品和市场,但快速发展演变成市场经济,却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已经基本成型。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是政治上的突变。但从其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来看,例如推动近代中国经济法律法规建立并形成体系,推动机器制......
-
〓 近代中国公司注册制度探源
【内容摘要】在清政府颁布《公司律》和《奏定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十八条》之前,中国土地上存在外商在华企业、民间经营的各类企业以及官方举办的各种生产单位。这些经济组织的设立都有一个合法性问題。外商在华企业或在本国注册,或在港英政府当局注册,或者干脆依仗侵略特权长期非法存在。民间企业大都在政府的管理下取得合法性,但政府实际上是通......
-
〓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100年前,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领导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数日之内起义风潮迅速席卷各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油尽灯枯的清王朝应声倒地。这一年是中国纪元的辛亥年,这一次革命被称作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伟大革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2000多年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