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护仙坑磜上合众分关》解读
——一个客家移民群体的社会经济关系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330031内容提要:清雍正末年和乾隆初年,福建上杭县中都乡的陈、何、邱三姓人家迁移到江西义宁州山区,以一座高山幽谷为落脚点。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互相联姻,原本荒僻的山谷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宗族集群”性质的移民群体,亲情、同乡的纽带维系着群体活动秩序。乾隆末年,三姓进行了一次产权界定。保存下来的......
-
〓 商品经济对明代封建阶级结构的冲击及其夭折——读惠安《骆氏族谱》兼论奴变性质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之十八明代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新的经济因素开始萌发,而旧的势力依然占着统治地位,各种新旧因素相互交错存在。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然而它又处在旧势力的包围之中,难以顺利发展以至夭折。本文以明代中后期福建以及东......
-
〓 我的宋以后宗族史研究
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学习中国史的大学生,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我关心中国近世为何落后的问题,试图从社会文化的历史传统中探讨原因。研究生阶段学习清史,进一步接触宗族问题,发现清朝推行以孝治天下,通过乡约宣传“上谕十六条”与《圣谕广训》,宗族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清廷的倡导下,清人建祠堂、修族谱、设族田、立族学,宗族组织发展迅......
-
〓 清朝“存在”多少年?
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段时期以来国际上,尤其是美国也出现了“新清史”的学术热潮。这使得清史再次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我们在回顾清末民初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时,却发现了一个很有基础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到底“存在”多少年?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
-
〓 会安:17-18世纪远东新兴的海洋贸易中心
会安(Hoi-an, Faifo)位于越南中部广南-岘港省秋盆河(the Thu Bon River)即柴江的入海口,历史上是占婆(Campa)人的故乡。16世纪初叶,安南进入分裂割据的“南北朝”(1527-1592)和郑阮对峙(1533-1788)时期,南方阮氏为与北方郑氏争雄,推行“南向”政策,不断侵吞占城,同时允......
-
〓 郑和的航海功绩与历史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明构成中,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一样,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外来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与陆上交通都是主渠道。与沙漠和草原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一样,海上丝绸之路因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时兴时衰。在古代中国,明初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明朝特指中国南海以西的南洋群岛、印度洋、波斯湾、北非......
-
〓 清代租佃关系和农村雇佣关系的变化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 租佃关系和农村雇佣关系的变化一 土地占有状况第二章中,我们估计明代初期自耕农占有民田总数的一半左右;而弘治以后,由于官田的扩张和豪绅地主的兼并,佃农激增,租佃关系逐渐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现在我们探讨一下清前中期的情况。王朝更替,经长时期的农民战争,旧的地主豪强势力被打倒,新的地主豪强势力尚未形成,因而出......
-
〓 再论清初程朱理学的“复兴”
虽然受到晚明王学、明清鼎革等因素的巨大影响,程朱理学到清初仍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形态始终与清廷的兴亡相始终。程朱理学推动了清初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于康熙中叶前后实现了自身“复兴”。其标志主要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独尊地位的重新确立,在社会观念上获得广泛接受,以及编纂理学学术史著作热潮的兴起。......
-
〓 《明清史研究》绪论
历史既指已经逝去的客观过程,又指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记录与认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在的事实是一成不变的,而历史事实的知识则是随时变动的;记录里的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1】本书是关于20世纪明清历史研究的学术史,尽管会涉及明清两代客观过程,以各种历史记录载体为依据,但核心是对以往有关明清历史著述、学术研......
-
〓 朱权农学思想考论
朱权,明代著名道教学者、农学家,其著作异常丰富,从宗教和科学的角度看,其著述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道教专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其农学著作有《臞仙神隐书》、《茶谱》和《臞仙肘后经》,集中体现他丰富的农学思想。可不知何故,现代学界对朱权及其思想研究、尤其是对其农学思......
-
〓 明清以来晋南山麓平原地带的水利与社会——基于龙祠周边的考察
【内容摘要】晋南山麓平原地带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地表水资源:流量稳定的泉水和季节性的洪流。在龙祠周边,龙子祠泉是最重要的泉水资源,经过千余年的开发,于明代末年形成较为稳定的渠道系统和灌溉区域。在渠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面对发源于山间的洪流,引泉灌区通过避、堵、疏三种技术手段加以防治,并用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予以保障。被引泉灌区视......
-
〓 浓浓故土情:土尔扈特东归深层缘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夏秋之交,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和有夏都之称的承德,发生了两件轰动一时、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一是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在伊犁河流域与清军相遇,完成了艰难险阻的东归征程;二是在承德木兰围场,乾隆皇帝隆重地召见了渥巴锡等土尔扈特东归首领。难忘的历史场景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771年7月8 日),......
-
〓 明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变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一节明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变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工业,只是到后来才使农业从属于自己。”【1】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般也是这样。但是,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则农业居于重要地位。因为只有农业生产品除供劳动者消费之外有一定的......
-
〓 两套清代粮价数据资料的比较与使用
【内容提要】通过对大陆已经出版的《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和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清代粮价资料库”这两套粮价数据的抽样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粮价表数据全,但在使用时需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清代粮价资料库与粮价表约有5%的数据不吻合。【关 键 词】清代粮价;清代粮价资料库;粮价表【作者简介】罗畅,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
-
〓 [清代]河东池盐业和淮南海盐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五章第六节
第六节河东池盐业和淮南海盐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一、河东池盐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哇归商种河东盐池在山西境内中条山北麓,东起安邑,西至运城,长50余里,宽约7里,池居中央,四周皆高,形如釜底。盐池因居黄河东面,秦时在那里置河东郡而得名;又安邑、运城明、清时属解州,故又名解池。池西有数小池,盐质不好,平时封禁,当解池受灾时才启用。......
-
〓 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
一中国的白银,到了明代(1368—1644),要比过去具有更高的购买力。关于当日白银购买力提高的原因,作者在《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1]一文中,曾经从白银的需要方面加以讨论。可是,事实上,明代白银价值所以提高,除由于社会上对银的需要增加以外,当日白银的供给情况,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本文之作,拟对明代银矿生产情......
-
〓 在比较中认识中国商品经济社会的萌芽
——历代资本发达程度与“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的比较
【内容摘要】以对米的实际购买力进行折算,从所见史料看,春秋后期范蠡的商业资本,可达人民币数百万元;齐桓公的盐业资本(作为战国时期的案例),可达人民币2000万元;西汉武帝时期的巨万之家,可达人民币4300万元;北宋仁宗时期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亿元;南宋绍兴年间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3亿元。尽管这些数据都......
-
〓 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的缓慢恢复
顺治元年(1644年),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入关,定鼎北京,开始统治全国。在自此而后的70余年间,清政府为着巩固和加强其政权统治,在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方面虽作了种种努力,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展缓慢,在生产力方面未能有明显的突破。如何评价清朝入关,论者看法颇有分歧。本文拟对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缓慢恢复的关系作一......
-
〓 琉球如何覆灭成为日本冲绳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琉球自古就是个独立国家。晚清时琉球被日本强行割占,并将其改名为“冲绳”。琉球人民对于日本人长期的血腥欺压极度反感,他们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要求琉球独立的运动。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琉球三国明确表示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的藩属。几年之后,中山国灭了其他两国完成统一,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
-
〓 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初步估计
【摘要】市场经济首先是货币经济,一国货币存量的大小也就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模。本文因此企图通过估算明代经济中流通钱币的数量来考察其市场规模。有明一代铸钱很少,银矿开采也不发达,主要依赖前代遗存货币和国外的贵金属输入,其经济中究竟有多少货币流通,因为材料无征,一向无法得知。最近有关窖藏铜钱的考古报告日益增多,本文作者主要利......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