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代寺院所经营的工商业
一、概说宋以前寺院[1]的经济基础,以土地为主[2],因为那时土地就是代表财富,财富的主要基础在土地而不在工商业。到了宋代,寺院的经济基础可有些改变了。因为这时工商业比较以前发达,财富的基础,除了土地以外,工商业也是其中的主要分子。所以宋代的寺院,一方面固然依赖土地的收入[3],他方面又经营工商业,以维持它本身的存在。......
-
〓 金代的解盐经济
摘要:金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继契丹族之后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中国淮河以北广大地区长达100多年。自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正月金军攻取河东,解州盐池即归金朝统辖。金初,解州盐池的生产仍实行集工捞采的原始方法,进行粗放劳动,产销由政府垄断。到蔡松年任户部尚书时才恢复了北宋范祥的钞引法,改官运官销为商运商销......
-
〓 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两宋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古时期森严的良贱制度也逐渐被打破。宋仁宗时赋予了私人奴婢编户齐民的法律地位,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后官奴婢制度消亡。无论是在中国封建法制史上,还是从世界中世纪法制史来看,这种取消良贱制度的创举都是史无前例的,值得进行深入探讨。从古代法律的层面上讲,良贱是指两类人不同的法律地位,......
-
〓 宋代州县城市市制新议
【原文出处】《文史》(京),2011.第1辑.151—169【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课题阶段性成果。市场的发达,是唐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它有多方面的表现,例如城市市场繁荣与其形制的演变;城市人口“溢出”之后在城郭之外形成新的聚居区及其市场“草市”;随着小农的愈来愈被卷入交换经济,农村地区商业活动......
-
〓 商业在唐宋变革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现代以来,宋代因其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所具有的关键性和突破性而受到重视。此外,唐宋时期的经济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水路系统进一步扩大,为各地农村及城市经济的扩展提供了基础,区域劳动分工得以建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贸易量和贸易额。这一时期的商人设计出新的商业惯例、制度安排和合伙方式来拓......
-
〓 西夏佛教与儒学的地位
西夏王朝位于宋、辽、金、回鹘、吐蕃各政权之间。西夏以武力为基础,辅以外交手段,在四面邻敌的环境中,竟能纵横捭阖,有国近两个世纪,除其注重军事,发展经济外,佛教和儒学的地位、关系干系重大,值得关注。西夏佛教的地位西夏信仰多种、多元,既用儒学,又尊崇佛教,也容纳道教,同时还延续原始宗教。在宋、辽、夏、金诸王朝中,儒学引领着......
-
〓 宋元合伙制的发展——《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第三章
第三章宋元合伙制的发展学术界关注宋元时期的合伙制问题较早的是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其《合本组织的发达》一文[1]对宋元以后工商业高利贷经营中的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勾画。日野開三郎、草野靖撰写了《关于唐宋时代的合本》一文,重点探讨的是宋代的“合本”问题[2]。其后今堀诚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及近代合伙制问题,其中对宋代合......
-
〓 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
【内容摘要】元朝统一后,南方与北方差异依然存在,导致国家制度层面亦呈现南、北因素的并存博弈。由于元政权北制因素势力过分强大,北方制度向江南的推广移植明显多于南制因素的保留及北上影响,初次博弈整合的结果,北制因素稳居上风。元明鼎革,承袭元朝制度颇多,朱元璋、朱棣的个人因素与社会关系等力量的交互作用,致使明前期南、北制因素......
-
〓 生态史学:用“过程”来理解生态学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摘要:贫民和富民都是历史不可或缺的“剧作者”和“剧中人”。历史“不能只写一面”,富民问题无疑属于宋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富民包括大富、中富和小富,他们并非一概“为富不仁”。既不能“见富民就骂”,也不能“见富民就捧”。在小富者当中,以勤劳致富者居多。两头小,中间大,“豪横”或“长者”都不......
-
〓 气候环境对辽代契丹骑兵及骑战的影响
【英文标题】 Influence of Climate Environment on Qidan Cavalry and Battles in the Liao Dynasty——Analysis of the Fights in the Central Plains.【作者简介】张国庆(1957—),男,辽宁北票人,......
-
〓 《元典章》研究综述
摘要:论文讨论《元典章》版本流传以及整理和研究等问题.全文概述《元典章》性质、编纂及其版本情况考察学术界对《元典章》体例、文体、语言结构及其价值的研究,并对《元典章》释读、整理情况进行总结。关键词:《元典章》;版本及流传:整理与研究中图分类号:K2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1017(2010......
-
〓 唐宋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及其效应
作者简介:林文勋(1966—),男,博士,云南曲靖人,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研究。一秦商鞅变法首次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产权,但在中唐以前,这种私有产权受多种限制,国家干预较强。在中古田制下,土地主要是一种等级的体现,是政治要素,没有取得纯粹经济意义,这一点我们从均田制中可......
-
〓 翻车在社会生产生活其他方面的广泛应用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九)
除了大田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外,社会生产和生活还有许多方面离不开水车,江南水乡尤其如此。兹略举数端如下:水产养殖和捕捞车水种藕:昨遣长须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今朝一雨添新涨,便合翻泥种藕花。[1]车水养鱼:清波溜溜入新渠,邻曲来观乐有余。试手便同三日雨,满陂已活十千鱼。[2]车池取鱼:霜清枫叶照溪赤,风起寒鸦半天黒。鱼......
-
〓 侈糜、奢华与支配——围绕十三世纪蒙古游牧帝国服饰偏好与政治风俗的札记
【内容摘要】作为蒙元帝国时代的一种物品,纳石失不单单是一种用来制作服饰的布料,它本身还体现了其极尽奢华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政治支配。这是一种与游牧社会相匹配的生活奢侈品的分配,由此物品的分配而在那个时代建构起了一个世界性的庞大集团,这个庞大集团得以凝聚的基础象征性地体现在作为这一帝国再分配政治基础的奢侈品上面。通过这种特殊......
-
〓 辽代的寺田及相关问题探究
【内容摘要】辽人崇佛,以“寺田”为核心要素的寺院经济非常发达。辽代寺院田地的来源,大致有继承、捐施和购买三种渠道;寺田的捐施、购买、占有、继承以及争端等,都有相关的法律文书,并刻石为证;寺田上的耕耘者,确为双重纳税的寺庄“二税户”;寺田和寺院园林中,种植着契丹辽地特有的各种粮蔬与果木;寺田“产品”的盈余,还催生了僧人的......
-
〓 《窦默神道碑》考释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6015【题解】《窦默神道碑》,全称《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窦公神道碑》,位于今邯郸市肥乡县·肥乡镇·城西村,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立。碑首饰龙纹,碑阳额题篆书“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窦公神道碑”3行15字;碑阴额题为楷书,字同。碑阳、碑阴均刻楷书24行,满行66字,总计约1......
-
〓 西夏的历史与文化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在中国西部建立政权,自称大夏国,或称白高大夏国。同期及后来周边北方民族又译称党项为唐古、唐兀或唐古特。辽、宋、金人因其在三朝的西部,多称之为西夏,后世也多用此称。“党项”之名,始见于《隋书》。党项族的族源现今大多数人认为是古代羌族的一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源自古代鲜卑族。在南北朝和隋朝之......
-
〓 序章(二·上)
二宋代社会和长江下游地区1.社会动态为了将地域这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联系起来予以考察,不妨概略地展望一下宋代关于社会全貌认识的一般动态。在中华帝国二千年来的历史中,宋代成为把这中分为前、后两期的分水岭。在官僚制的帝国这一范畴内考察这种分界时,从农业、商业开始直到政治、社会、文化层面剥离,乃至产生重新组合,这一中国固有的历......
-
〓 转型期的唐宋都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之拓展
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城市的变化昭示了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城市作为社会的载体,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空间概念:一是地域空间,诸如城市区划,城市布局,城市建筑等;二是社会与政治空间,诸如居民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城市管理制度等;三是精神空间,诸如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心理,城市观念等。可以说,我们关......
-
〓 金代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基本规律
【内容摘要】金代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蝗虫、地震、风、冰冻霜雪寒、饥馑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鲜明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点,并且呈现出灾害越来越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和数灾并发的规律性特征,而且还表现出逐步蔓延、不断扩大的趋势.金代自然灾害之所以频繁发生,既有自然的客观原因,也有金朝相关部门的治理不力、不作为等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