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初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以赵普为中心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二篇
一、引言北宋的经济发展,超迈前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夷考其事,实肇基于建国初期一系列之经济措施。《宋史·食货》下一云:自天宝以后,天下多事,户口凋耗,租税日削,法既变而用不给,故兴利者进,而征敛名额繁矣。方镇握重兵,皆留财赋自赡,上供者殊鲜。五代疆境副蹙,藩镇益强,率令部曲主场院。[1]故宋太祖所......
-
〓 蒙元时期江南文化的历史演变
【核心提示】在江南地域文化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蒙元时期应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元朝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期割据分裂的状态,江南文化逐步融入中华多民族文化体系的整体范畴中,并融入了北方文化、草原文化、域外文化等诸多要素,不再是南朝移植在南方的中原文化,也不再是南宋局促一隅的南方文化,江南文化从此开启了由单一民族和某一地方创造的区......
-
〓 西夏佛教与儒学的地位
西夏王朝位于宋、辽、金、回鹘、吐蕃各政权之间。西夏以武力为基础,辅以外交手段,在四面邻敌的环境中,竟能纵横捭阖,有国近两个世纪,除其注重军事,发展经济外,佛教和儒学的地位、关系干系重大,值得关注。西夏佛教的地位西夏信仰多种、多元,既用儒学,又尊崇佛教,也容纳道教,同时还延续原始宗教。在宋、辽、夏、金诸王朝中,儒学引领着......
-
〓 街:城市社会的舞台——唐宋城市变革中的线形空间
古典戏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草民(或民妇)当街拦官轿(甚至是御驾)申诉,其场面之凄惨,围观群众无不恻然动容,从而引出一桩千古奇冤的大案。那么,我们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拦轿的地点往往选择城市最主要的街道,二是当街拦轿产生的社会效应的辐射力和穿透力,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甚至上动天听,直至历千百年演绎而久传不衰。......
-
〓 破解西夏文文献探寻神秘的西夏
【核心提示】对西夏社会文书的译释和研究,仅为开端,大量尚未解读的文书比比皆是,如未开发的沃土等待着拓荒、耕耘。西夏社会文书的解读,将有助于揭开神秘西夏的面纱。由于西夏未入“正史”,资料匮乏,面貌不清,被称为“神秘的西夏”。然而近二十年来,在中国各朝代中,西夏是新资料增加最多的王朝。《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
-
〓 宋诗视阈中的两浙地区农副业生产透视
【作者简介】蒋东玲,女,文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马群燕,女,岱东远程教育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诗与宋代两浙地区经济民俗研究”(项目编号:JC1108)。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历来就有重农悯农、关注民生的传统,对于具有强烈社会责......
-
〓 对宋代“拦头”与市镇管理关系的思考
【内容摘要】拦头,自五代出现以来,在宋代发生了地位高低及所掌职事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拦头的设置从最初具有的临时性,后趋于固定化;由于拦头的职事与征税密切相关,故人员的选拔要经由转运使司的官员,客观体现出其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拦头工作的场所从府州县的商税院或商税务一级,逐渐向下发展,广置于镇,甚至活跃在比镇更低一级的......
-
〓 宋代州县城市市制新议
【原文出处】《文史》(京),2011.第1辑.151—169【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课题阶段性成果。市场的发达,是唐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它有多方面的表现,例如城市市场繁荣与其形制的演变;城市人口“溢出”之后在城郭之外形成新的聚居区及其市场“草市”;随着小农的愈来愈被卷入交换经济,农村地区商业活动......
-
〓 简论胡三省的宋室情怀与文化情结
此文为本科毕业论文,未公开发表,请勿转载摘要:胡三省在《通鉴音注》一书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宋室情怀。对宋王朝称谓的亲切和对宋朝地名的沿用,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对宋王朝的深切怀念,而其义不臣元、隐居著书、对宋氏灭亡进行深刻的反思,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宋室情怀的最高展露。在这股情怀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情结的延续和反映。胡三省本此......
-
〓 宋元明时代泾渠上的水则
摘要:本文介绍了分布在关中引泾灌渠上宋元明时代的三个水则,并论述其时代特征与当时的作用。认为其种类齐全,既有石龟、石人类标志物,又有水尺;同时还功能完备,除了在渠首测量引水流量大小以外,还利用徼数来控制下游灌田面积,尤其是其在中游分水枢纽“三限口”前设置的石人具有明确的上下游水量调节作用,说明泾渠的水则除了水文测量这一......
-
〓 论西夏契约及其制度
【作者简介】赵彦龙,宁夏西吉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夏文书档案。【内容提要】新近出土、考释并公布的大量俄藏、英藏、国家图书馆藏的西夏契约文书,是一种真正的原始文献,对于研究西夏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借助于西夏法律和出土实物契约,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西夏契约的种类,有买......
-
〓 宋代广州的国内外贸易(上)
一、概说(1)宋以前广州贸易的发展中国历代的政治都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点往往变迁。在古代,商业都市差不多全在内地,如长安(长安所以成为都市,当然以政治的意义为重,但靠政治吃饭的人多半有钱,而秦、汉政策又常徙天下富豪于长安,故为满足这些购买力的大消费者而发展的商业也很有可观。《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记有“长安富贾”......
-
〓 略论南宋时期江西梯田的发展
熊四华,男,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梯田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地利用方式,它的出现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的成熟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农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宋时期是梯田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南方山区的发展缓和了当时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学界专门对南宋梯田进行的......
-
〓 气候环境对辽代契丹骑兵及骑战的影响
【英文标题】 Influence of Climate Environment on Qidan Cavalry and Battles in the Liao Dynasty——Analysis of the Fights in the Central Plains.【作者简介】张国庆(1957—),男,辽宁北票人,......
-
〓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富民问题断想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
〓 宋朝买扑制度下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酒务坊场买扑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提要】作为买扑制下的利益主体,官府与承买者、中央与地方、各官司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共利和争利的关系。对官府而言,与承买者共利只是推行买扑制的基础,争取利益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因而其争利活动难免失去理性,直至破坏了共利关系,影响到买扑制的正常进行,才有所收敛。官府买扑收益分配的每次变动都是官府内部争利的结果和新的起点......
-
〓 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
【内容摘要】元朝统一后,南方与北方差异依然存在,导致国家制度层面亦呈现南、北因素的并存博弈。由于元政权北制因素势力过分强大,北方制度向江南的推广移植明显多于南制因素的保留及北上影响,初次博弈整合的结果,北制因素稳居上风。元明鼎革,承袭元朝制度颇多,朱元璋、朱棣的个人因素与社会关系等力量的交互作用,致使明前期南、北制因素......
-
〓 商业在唐宋变革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现代以来,宋代因其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所具有的关键性和突破性而受到重视。此外,唐宋时期的经济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水路系统进一步扩大,为各地农村及城市经济的扩展提供了基础,区域劳动分工得以建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贸易量和贸易额。这一时期的商人设计出新的商业惯例、制度安排和合伙方式来拓......
-
〓 辽、金、元的经史翻译与历史认同思想
作者简介:吴凤霞,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河北廊坊065000)辽、金、元时期,以少数民族文字翻译汉文经史是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以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翻译的经史著作,不仅丰富了史书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思想的发展。一辽代以契丹文翻译的史书见于记载的有......
-
〓 星占、历法与宋夏关系
【作者简介】韦兵(196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天文历法在宋与西夏的军事冲突、交聘往来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异常天象是上天意志的表达,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双方的军事决策与军事行动;历法颁赐是治权实现的重要标志,接受或拒绝宋的颁历是西夏承认或否认宋统治权力及衡量宋夏关系的一个重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