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气候环境对辽代契丹骑兵及骑战的影响
【英文标题】 Influence of Climate Environment on Qidan Cavalry and Battles in the Liao Dynasty——Analysis of the Fights in the Central Plains.【作者简介】张国庆(1957—),男,辽宁北票人,......
-
〓 古契丹族与特有的骑射武功共兴衰
公元l0世纪及以前,世居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两岸大草原上的古契丹族人,以牧放羊马、猎取野兽为主要生业。行路代步、山林打猎、出兵征战,都时刻离不开乘马,马是契丹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工具。因而骑术高超或低劣,则成为每个契丹人能力强弱的体现;娴熟而高超地操弓搭箭的射艺武功。又是契丹勇士的重要标志。骑射武功高强的契丹铁骑雄居......
-
〓 论西夏契约及其制度
【作者简介】赵彦龙,宁夏西吉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夏文书档案。【内容提要】新近出土、考释并公布的大量俄藏、英藏、国家图书馆藏的西夏契约文书,是一种真正的原始文献,对于研究西夏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借助于西夏法律和出土实物契约,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西夏契约的种类,有买......
-
〓 试论西夏的户籍文书
【作者简介】赵彦龙,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宁夏银川750021)【摘要】账籍文书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重要政务文书,从战国、秦朝的计书,两汉的计簿,一直到明清的黄册,这些文书都详细记载了全国各户的人口、地亩、徭役等情况,因而是历代王朝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命脉。西夏仿中原账籍制度,也建立了账籍文书的造籍、上报和管理。......
-
〓 序章——宋代的社会经济和地域差异(一·上)
一、考察的缘起——为何从空间说起1.绪言就经济史的一般课题而言,由于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知道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和服务?处理这个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何在?这些和经济以外的人类活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从横向和纵向时空两方面进行剖析,也许能概括其要点及解答上......
-
〓 苏东坡的两个世界
苏东坡的两个世界 2012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4日第392期 作者:柏峰 浏览: 53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巅峰时代,苏东坡是这个巅峰时代中的佼佼者,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绘画、书法和宗教哲学上都有极高的建树。晚凉秋风,转眼间明月就出来......
-
〓 敦煌学和西夏学的关系及其研究展望
内容提要:敦煌是西夏时期的一个州,莫高窟在西夏有特殊地位,被誉为“圣宫”、“神山”,西夏洞窟与皇室有特殊关系。敦煌石室和黑水城皆出土了大量珍贵文书,分别成为敦煌学和西夏学的重要学术资料基础。两种文书内容丰富,类型相近。但在释读文献方面黑水城文献比敦煌石室文献落后约半个世纪,整理出版也滞后很多。西夏学应利用敦煌学研究的方......
-
〓 略论宋代经济的进步
自从秦、汉大一统帝国崩溃以后,经过四百年的分裂混乱,到了隋、唐、宋时代,在中国领土内,大一统的帝国又复出现。当中国经过隋、唐时代的长期统一以后,这第二次大一统的帝国,到了宋代,由于运河的连系南北,全国商业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位于运河北端的汴京,运河与长江交叉点的真州,运河的南端杭州,以及其他城市,都成为商品集散的中心,同......
-
〓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富民问题断想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
〓 元初铁骑征高丽、日本
13世纪初蒙古兴起于北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其后,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进行了征西域,攻打金朝,讨伐南宋,东征高丽、日本等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1211年成吉思汗开始南下征伐金朝。1212年金朝北边千户契丹人耶律留哥率众降附成吉思汗。1214年金朝命辽东宣抚蒲鲜万奴率重兵攻打耶律留哥,......
-
〓 宋元时期吴淞江圩田区的耕作制与农田景观
【内容摘要】宋元时期,吴淞江两岸一度盛行大圩,大圩内实行着水稻休耕制。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连作制后期开始盛行,农民收稻放水,冬季积水休闲。麦稻两熟或在高地,或在低地,其分布与水环境有关。麦稻与其它景物相配合,构成江南农田景观的基色。由于圩岸植树较多,树木与河道及作物相配合,也构成诗人笔下传统江南景观的特点。【关键词】吴......
-
〓 街:城市社会的舞台——唐宋城市变革中的线形空间
古典戏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草民(或民妇)当街拦官轿(甚至是御驾)申诉,其场面之凄惨,围观群众无不恻然动容,从而引出一桩千古奇冤的大案。那么,我们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拦轿的地点往往选择城市最主要的街道,二是当街拦轿产生的社会效应的辐射力和穿透力,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甚至上动天听,直至历千百年演绎而久传不衰。......
-
〓 略论南宋时期江西梯田的发展
熊四华,男,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梯田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地利用方式,它的出现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的成熟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农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宋时期是梯田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南方山区的发展缓和了当时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学界专门对南宋梯田进行的......
-
〓 唐宋时期湖州平原菱的种植与湿地农业开发
【内容摘要】唐宋时期江南地区湖州平原区中存在着大面积的湖沼湿地,菱是这个区域中典型水生植被之一。唐末至宋初人类活动对本地区湖沼湿地的干扰较少,湿地生境中存在着大面积菱的野生植物群落,宋以后随着太湖地区水体资源的开发与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加强,湖州平原中人工栽培菱的面积扩大,出现了众多的栽培菱品种。南宋时期人们利用许多技术措......
-
〓 宋代广州的国内外贸易(上)
一、概说(1)宋以前广州贸易的发展中国历代的政治都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点往往变迁。在古代,商业都市差不多全在内地,如长安(长安所以成为都市,当然以政治的意义为重,但靠政治吃饭的人多半有钱,而秦、汉政策又常徙天下富豪于长安,故为满足这些购买力的大消费者而发展的商业也很有可观。《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记有“长安富贾”......
-
〓 侈糜、奢华与支配——围绕十三世纪蒙古游牧帝国服饰偏好与政治风俗的札记
【内容摘要】作为蒙元帝国时代的一种物品,纳石失不单单是一种用来制作服饰的布料,它本身还体现了其极尽奢华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政治支配。这是一种与游牧社会相匹配的生活奢侈品的分配,由此物品的分配而在那个时代建构起了一个世界性的庞大集团,这个庞大集团得以凝聚的基础象征性地体现在作为这一帝国再分配政治基础的奢侈品上面。通过这种特殊......
-
〓 宋元时期吴淞江流域的稻作生态与水稻土形成
【内容提要】北宋初期,吴淞江流域仍有许多圩田内存在着大量的休耕地与不得耕种的积水田,水稻土的脱潜与剖面发育较慢。到了后期,吴淞江流域的水环境和农作技术都在推动着水稻土剖面的完全形成。宋初的丰水环境出现了变化,吴淞江的淤塞使这一地区的旱田化作用增加,脱潜化程度加强。与此同时,农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搁稻、施肥、翻青和开沟技......
-
〓 金代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基本规律
【内容摘要】金代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蝗虫、地震、风、冰冻霜雪寒、饥馑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鲜明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点,并且呈现出灾害越来越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和数灾并发的规律性特征,而且还表现出逐步蔓延、不断扩大的趋势.金代自然灾害之所以频繁发生,既有自然的客观原因,也有金朝相关部门的治理不力、不作为等人......
-
〓 唐宋转折视野之下的赋役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包伟民,195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时期,赋役制度演变的轨迹比较清晰:唐代建中元年(780)推行新制,废止此前“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改行“惟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新法[1],实可为其中关键性的转折。建中以后,从两宋到明清,赋役制度的种种变革,“都是在这一新的赋税原则范围内进行的,......
-
〓 宋元合伙制的发展——《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第三章
第三章宋元合伙制的发展学术界关注宋元时期的合伙制问题较早的是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其《合本组织的发达》一文[1]对宋元以后工商业高利贷经营中的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勾画。日野開三郎、草野靖撰写了《关于唐宋时代的合本》一文,重点探讨的是宋代的“合本”问题[2]。其后今堀诚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及近代合伙制问题,其中对宋代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