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史话:用人是艺术留人是本事
资料图片 对驭人者来说,使用人才是艺术,留住人才是本事。 人才,难免富有个性,惹人关注;难免桀骜不驯,惹人非议;难免行高于人,遭人嫉妒……驭人者想留住人才,不仅要有见识、有胸怀、有正气,还要能筑好巢、铺好路、搭好梯。否则,什么样的人才也留不住,到头来,不仅贻误自己的事业,还会造成“楚才晋用”的局面。 ......
-
〓 古籍整理背后的编辑故事:字句皆不简单
《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终于要正式出版了。这套丛书凝集着中日两国学者的诸多心血,寄托着大家对曾经存在的古琉球王国历史人文的尊重,也倾注着我们对那些如烟往事的深切忆念和复杂情感。 《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的出版,首先要归功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教授的策划和复旦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支持。几年前,陈正宏教授......
-
〓 毛泽东诗词中的冬
北国风光 李可染/绘雪落茫茫,大地焕然一新。每临此景,古人诗词中多有写雪之作,且锦篇迭出,汗牛充栋。而作为一代伟人、诗人的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也不乏咏雪的佳构。临窗奉读主席诗词,跳入眼帘的一首,偏巧就是首冬天写雪景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
-
〓 青年驿站:让个人家史为你“补钙”
平时浏览“豆瓣”时,我尤为关注的一个小组话题,叫做“口述家史”,一群普通人聚集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家庭旧事。有人讲述抗战时期祖父救亡图存的经历,有人分享九旬叔公携三代子孙从台湾回老家寻根的故事,还有人展示父母在上世纪80年代写下的家书和情诗……简直让人惊呼,原来普通人的家族历史都这么精彩。历史的尘埃飞扬,但落在个人身上,......
-
〓 见仁见智:阅读文化不能追求“娱乐至死”
有媒体近日对当下种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出现的“娱乐至死”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警示,其中,也提到了眼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 一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桥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帮片,男主角当选李白。人家不仅是才华过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诗仙,还是资深......
-
〓 曹操是是非非的那些事
世人一提曹操,总是先想到舞台上那个脸被涂成白色的奸臣。这也难怪,舞台上的白脸代表生旦净末丑的净角色,通常是奸臣的脸谱,而丑恰恰是忠厚的象征。虽然,历史上有不少人对曹操是持肯定的评价,包括陈寿在《三国志》中认为曹操“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就连有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也认为曹孟德“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
-
〓 辣评:城市“不缺钱”管理别缺位
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市江岸区“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建成4年门庭冷落,于是新挂“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招牌,招标1500余万元用于部分重建。报道说,“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一楼为旅游接待厅,因平时不使用,现在已断电;二楼、三楼分别为剧场和演艺厅,一场免费电影常常只有几个人光顾;四楼为非遗项目工作室及民俗工艺展示厅,偶尔......
-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杜牧所作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清明的诗以上面这首杜牧的七绝最为读者所熟知。它曾被选进《千家诗》,而这部诗选是旧时代四大启蒙课本“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诗》)”之一,读过的人极多,即使是文盲和幼儿,因为常常听人念诵,也会知道,甚至可以随口背出,尤其是......
-
〓 文化评析:保护方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飞起吃人”“捉麻麻鱼”……这些地道的重庆方言、俚语,还有多少为人所知?最近,重庆市育才中学的4名高中生写下万字论文,探讨重庆方言在青少年中的认知及使用情况,并呼吁关注重庆方言的传承。这份论文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还获得了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登峰杯”全国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一等奖。8月,4名高中生将携此论文角逐决......
-
〓 光明论坛·温故: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2016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弱肉强食有违时代潮流,穷兵黩武缔造不了和平,互谅互让才能带来稳定,坚守道义才能赢得持久安全。”“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赵良劝说商鞅积德行善、明哲保身:“《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
〓 金台论道:喜看“地名争夺战”
最近,重庆、湖南的两县为谁是陶渊明笔下真正的“桃花源”打起了笔仗。两县在各自的政府官网上都一口咬定当年陶先生看到的就是自己这块的“桃花源”。双方各有证据,谁也不服谁,以至于旁观群众埋怨陶渊明:“多写俩字又不会死人,当年为啥就不写清楚点儿,害得后人争来抢去。”其实,类似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从西施到貂蝉,从孙悟空到赵云,从......
-
〓 书法:写意抒情方称美
图为唐代摹本《兰亭序》(局部)图为本文作者书法图为《书非书现代书法展》上的作品,“现代”书法不以因袭为能事,致力于艺术表现的观念和实践。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统)。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
-
〓 干部谈读书:思想不应私享
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读什么和怎么读,是阅读之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古人早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告诫。领导干部应该怎样读书呢?这些年来,我的读书实践有如下一些心得。领导干部工作千头万绪,要静下心来读书,必须为自己制订一个系统的读书计划,研究一......
-
〓 寻找诗歌的生存逻辑
“诗与远方”,似乎再一次流行起来。深夜里,一块闪亮的手机屏幕,一个声音,一首诗……大江南北的城市里,许多人开始习惯伴着诗歌入眠。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人,可能会立即想起,打着手电、点起烛光,阅读诗刊、抄写诗歌的日子。如果把目光投入历史深处,那些大众吟诗填词的时代,更是令人感怀追思。诗歌的沉寂与再流行,宛若一道有高峰有低......
-
〓 文化评析:将古村落保护融入生活
近年来,保护古村落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而对于如何保护古村落,大家却各抒己见、观点不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歌舞剧院一级演员雷艳在提交的《古村落保护要让村民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建议》中指出,古村落保护并非只有封闭起来“绝对保护”这一单一方式,还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与精准扶贫模式,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所谓古村落的“......
-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出好古籍的“基本书”
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的《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 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的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的91种图书,集中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对中国优秀学术文化传统的继承。同时,作为同类作品中的最佳整理本,入选图书堪称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成就的集中展现。 在新中国出版业的各类专业出版领域中,古籍出版所受到的党和国......
-
〓 《老子》中水的四种美德
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似很矛盾、看似很愚蠢的观点,揭示了人如何在一个纷繁动荡的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真理。而水本来只是自然界一个常见的自然物,在《老子》的文中,水由于本身所具有......
-
〓 《淳化阁帖》中的二十四节气·大暑
毒热帖(书法)王羲之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里,暑热逼人,空气中似乎没有一点清凉的缝隙。今年大暑节气前后,全国更是大面积遭遇高温天气。《淳化阁帖》卷七有王羲之《毒热帖》(又称《晚复帖》):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并已佳,犹耿耿。吾至顿劣,冀凉言散。力知问。王羲之顿首。此前夏至与小暑节气所选的王羲之二帖中,虽也说热,但......
-
〓 我们夸大了汉字书写的危机
近日,著名学者周有光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我看了,很好。”“但假如我去考,一定考零分。”在他看来,央视这档热门节目里的有些字不好写,也不常用。“原来规定有7000个通用汉字,现在把通用汉字增加到8000多个,这个数量超过了人们的承受力,实在有点太多了。”(2013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 ......
-
〓 文化评析:书店能否在商场里复兴
几乎沦为小众的书店正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对一座城市而言,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公众来说,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现在,实体书店正日渐被高端商场青睐,无论是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还是沈阳、贵阳等二线城市,“书店+商业”的模式开始风行。当然,很多书店已经不再只是卖书,而是兼有销售咖啡、创意文化等产品,还会不时举办文化沙龙、签售、创意展......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