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训故事】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开校训是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按照他们的教育思想,办新学校的宗旨不同于办旧学,他们认为办新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人才,为社会谋进步,为公众谋福利。 “允公”应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在学习和工作中强调无私奉献精神。“允能”者......
-
〓 光明谈:平常心待“状元”
近日,随着各省密集公布高考分数,新一批高考状元被推到聚光灯下,接受舆论的围观。尽管多年前教育部就已经要求不得炒作高考状元,但在当下,学校声誉以及商业资本的驱动,使追逐状元、吹捧状元、膜拜状元的现象一段时期内注定不会消失。状元当然有关注的价值,但要以平常心待之。把一次考试的出彩等价于人生的成功,使状元们忘乎所以,围观者神......
-
〓 大地漫笔·编辑丛谈:正被“改造”的中文
这个题目大得有点吓人。但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想起这件事,缘于春节期间的旅行见闻。春节人口大迁移,估计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国情。除了回家过年,也有不少全家出游在外过年的旅行者。在外旅行的大事之一就是吃,何况还是大过年的,更要体会各地年俗,吃好,吃出特色。但是能够真正吃到当地特色也不是件容易事儿,因为大量提供游客就餐的饭店基本......
-
〓 人才史话:德才不能兼备,怎么办
任轶 绘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的智、韩、赵、魏四大世族,智氏的势力最大。执掌晋国大权的正卿智瑶,野心勃勃,欲吞并韩、赵、魏三氏一家独大。可到后来,反被韩、赵、魏联手所灭,其教训一直为后人引为鉴戒。 智瑶虽然不是长子,但长相帅气,武艺高强,技能超群,且能文善辩,果敢刚毅,深得其父智宣子喜爱,于是便在家族会上......
-
〓 说文谈史:北总布胡同32号
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哪里?北总布胡同32号。北总布胡同历史上发生一件什么大事?火烧赵家楼。和火烧赵家楼有同样深远意义的还有这北总布胡同32号。 最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书名也是:北总布胡同32号,作者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林阳,社长汪家明给作了序。 汪家明说,20世纪40年代这里曾是北平国立艺专所......
-
〓 我们的端午·寻访体验式民俗:让端午节俗嵌入百姓生活
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逐渐形成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
-
〓 人格无亏,操守无缺——悼曾敏之先生
曾敏之 曾敏之先生是1月3日早晨去世的,享年98岁。初闻噩耗,十分沉痛,近日又翻检出近10年来曾老给我的十来封亲笔信,更是难抑心中的悲痛,与曾老交往的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初见曾老,是1991年,我第一次参加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报到时,刚入宾馆,老远我就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位老者在交谈。老者着西装,......
-
〓 雅趣说字:阜
阜 本意是大陆,山而没有石头。这个字的字形就像画坡陀的样子,层层相叠,但上面没有山峰,所以说“无石”。...
-
〓 “沈从文体”道出心中多少事?
借由“沈从文体”,我们缅怀逝去的大师,眷恋纯真的年代,反思我们的错误,描绘我们的生活。 熟悉沈从文的人大概都喜欢他的这句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很多人借用这句话来向心爱的人表白。然而,忽如一夜之间,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最近被网友集体模仿,......
-
〓 古时候的年终奖
过年了,在正常薪水之外,再给员工或者下属发点儿红包和礼品,作为年终奖励。这个规矩,老早就有……文武百官的年终奖政府不同于企业,企业怕员工跳槽,政府却不怕官吏辞职,毕竟饭碗不同,在政府上班,端的是铁饭碗,收入稳定,还有夜草可以偷吃,从古至今,挤破头往里进的人多,两袖清风拂袖而去炒领导鱿鱼的少。大概因为这个缘故,过去政府给......
-
〓 大家手笔:历史研究须正心术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而历史学正是一门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但在当下,受西方学术思潮影响,一些人将各种相关而不相同的“历史”混为一谈,断言“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话语虚构”。这种观点如果不断泛滥,显然不利于历史学发展。其实,每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历史,其真实性毋......
-
〓 高校开展孝文化教育的思考
资料图片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记载。春秋时期,《孝经》系统总结了儒家孝伦理,标志着孝文化的成熟。公元前11世纪孝文化广为传播,《三字经》《弟子规》和《增广贤文》等古典文献中,关于孝的论述、事例、典型非常多,系统阐述了敬亲养亲、修身养性和博爱互助等思想。 孝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家庭伦理,包含敬......
-
〓 光明时评:“劝退”不应是唯一淘汰机制
在以儆效尤的基础上,假如能给“犯错误”的年轻人留有一条“后路”,是不是更佳的选择? 山东大学的“劝退令”引发了舆论关注。97名被劝退的学生中有的已经毕业在即,却再也拿不到毕业证,四年的大学教育化为乌有,想来着实让人遗憾。 随着这些年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宽进严出”也成为众多高......
-
〓 艺坛杂议:为“六亲不认,只认作品”点个赞
近日,某文艺评奖活动提出“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的评奖箴言以正视听,这是对文艺评奖秉持风清气正原则的一种捍卫,是保持文艺场域干净纯粹的一种自我净化,也是抵御利欲贪腐,保持评奖独善其身、高标独立的一种自省与自觉。短短24个字,既正本清源,高度概括和阐明了文艺殿堂本应葆有的操守......
-
〓 刘醒龙:炫目秋景话乡愁
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河口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宣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
-
〓 让我们的教育回归
关于传统文化,现在的认识极不统一,有人觉得它非常宝贵,有人觉得它一文不值。 教育部发文要在中小学开写字课,我到一些地方后就有不止一个人问道:现在为什么这么重视写字啊?写字的重要性怎么提得这么高啊?我回答他们:“中国人写中国字、说中国话,这就像一杯泉水那样纯洁、那样透明,难道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当然光讲......
-
〓 以史为鉴合作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与今天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向西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符合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丝绸之路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全新的地缘政治、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
-
〓 人民论坛:夕阳里,享受“最美好的特权”
菊花黄,又重阳。最近,一段名为《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视频火遍朋友圈。视频中,那一个个让人心酸的眼神,一句句令人泪奔的“心语”,不仅诉说着老年人的孤寂与期待,也让人们在感动落泪之余深思:孝敬父母,我们是否孝到根上、敬到心里,抑或再想想,我们的孝,是否给父母带来了发自内心的笑?失忆父亲餐桌上用手抓饺子遭儿子阻拦后说:......
-
〓 光明论坛:从“黄鹄举”到“黄金台”看选用人才
《韩诗外传》里有一则故事,讲的是鲁哀公手下有一个叫田饶的人,很有才能,却长期得不到重用,决心离开鲁国。他对鲁哀公说:“臣将去君,黄鹄举矣!”鲁哀公问他“黄鹄举”是什么意思。他解释说:鸡忠心为君王效劳,君王却把它们煮了吃掉,这是因为鸡近在君王身边,轻易可得,身价便贱;而黄鹄千里飞来,吃君主的食物,又不像鸡那样忠心......
-
〓 新闻随笔:“站着讲课”的教授值得尊崇
耄耋之年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章竹君迎来了80岁生日,他给本科生上的课却愈显常青。“短短几秒钟,几十个名额全没了。”“只要他一开讲,就算学文学的,也改学化学了。”章老师的魅力,来自于他渊博深厚的学养,更来自于他那扎实老派的教学功夫。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功夫。没有谁天生就是一名好教师,章老师高龄如许还能成为“网红”教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