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上官惠作《中秋望月图》(局部) 庚寅(1770年) 中国嘉德供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作为我国当代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早在唐代就已初具节日氛围,赏月、玩月、宴饮等中秋节俗渐成规模。据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
-
〓 刘邦故里改名需谨慎
汉高祖刘邦家乡江苏徐州丰县赵庄镇要更名为“金刘寨”镇,日前,丰县政府网站发布公告征求社会意见,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批评是“瞎折腾”,认为靠改名发展地方经济是“画饼充饥”。(见7月25日中国广播网) 在当地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且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老地名赵庄镇为何要改?县政府说是为更好的宣传丰县是“刘邦故里,......
-
〓 海岩: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今古谈(连载八)
沉香 楠木之外,再谈谈另一种近年来被商家恶炒、也被消费者误解最多的木材——沉香木。 很多消费者受商家及某些所谓“专家”的误导,把沉香木与沉香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性质完全不同,而且价格差别巨大。沉香木是所有可以分泌香脂的橄榄科、樟科、瑞香科、大戟科四科植物的总称(也有书籍称沉香木为瑞香科树木的总称)。据有关资料......
-
〓 纵横:共享书店是有益探索
日前,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开启了共享书店经营模式,这家因被写进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而成为“网红”的24小时书店又一次吸引了舆论的关注。读者在线支付99元押金即可享受单次扫码借阅总价低于150元的两本图书,在10天之内归还;还可以在此APP中展示自己的藏书,记录图书评价并以书会友。书非借不能读也。共享书店模式引入了图......
-
〓 新语:名校学科为何上“黑榜”
如果没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人们大概很难相信,北大、人大、同济、中科大等名校,会因为人才培养质量等存在问题,而赫然出现在学科“不合格”或“限期整改”的名单上。50个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学术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出自42所高校,其中大多都是平素在社会公众心中知名度、美誉度颇高的好大学。这不由让人心生......
-
〓 观澜:开卷有益与垃圾书泛滥
最近,国内某大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题为“你遇到过‘垃圾书’吗”的在线调查,73.2%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垃圾书很多。许多读者反映,走进书店,到处都是《人生成功必修课》、《十堂课教你成为理财高手》之类的“速成手册”,要么就是炒作得很热闹的所谓畅销书。从前都说开卷有益,如今看来,开卷未必有益了。 国人的读书状......
-
〓 “好玩儿”是一种丰赡的人格
木心说:去把世界当一个球玩儿。把世界当球玩儿,需一个居高临下的站位和庞大宽厚的背景。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球”当一个世界,舍外入内,忘我专注地玩儿。撇去功利,撇去沽名钓誉,撇去哗众取宠,玩着玩着,就会玩出一场愉悦的意外,一种美丽的陶醉。当代画家黄永玉,是一个好玩儿的老头,好玩儿,是他的标签。他说,我的创作,画画、写......
-
〓 大学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大学作为国家和社会之公器,深刻地葆有文化自信、广泛地凝聚文化自信、坚定地传承文化自信,是她天然的、应然的、必然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从大学的起源和发展看,大学首先或者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之“大”是思想疆域之大、理性力量之大、济世情怀之大,大学之“学”是大雅之学、大道之学、大成之学。无论大学的组织和形态如何变化,......
-
〓 历史题材剧要对历史有敬畏感
一部国际化班底的“史诗奇情大片”缘何骂声不断?一群认真做事的人为何会“齐心协力地拍出一部烂片”?近期,《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前任编剧的一篇反思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揭开了该剧历经6年数易其稿的“奥秘”:投资方以极大的野心,一次次更换创作班底、一次次颠覆故事重写剧本、一次次大胆篡改历史、一次次增加雷人噱头……于是......
-
〓 别失去对历史的沉思
国之公祭,民之所愿。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南京通过降下半旗、奏唱国歌、鸣笛致哀等仪式进行祭奠。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近“哭墙”献花,在“万人坑”遗址边默哀;越来越多的网友刷新着微博和朋友圈,开展网络祭奠……30万死难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国家公祭,更需国人铭记。对79年前的那段历史灾难的记忆与讲述,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多。有的地方记......
-
〓 以博物方式繁荣中华古典学
中华古代智慧既浓缩在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伟大文典中,也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平常日用之中。比较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而主要属于古典学范围。而古典学作为古典时代的人类智慧,又因与人之生存的切近特性及对生命本身的直接关照,在总体上属于人类早期共有的博物学传统。 今天,人们听到“博物”二字多感陌生,......
-
〓 观澜:文化之活时代之兴
多年来,因为职业的缘故,不时地南来北往,所到之处,常常被热心的主人领着去参观古村、古镇、古街之类。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把这一类祖宗留下的“辉煌”炫耀于人——所谓“辉煌”,有的仅仅是一些不忍卒睹的残破不堪的废墟。每当主人津津乐道于“这里很可以作《聊斋》一类影视片的外景”,高谈要以此“打造旅游文化”作为“新的......
-
〓 评论员随笔: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
追求怎样的文化城市,城与人、城市与自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联系,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话题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场大雪为北京换上晶莹冬装。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的一组雪景,被网友刷屏,直赞为“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美得这么安静”。而“到故宫拍雪景”,也成了这个周末游客挤爆故宫的理由。热闹之余,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拍雪景非要去故......
-
〓 行与思:以平常心看待高考状元
日前,随着各地陆续公布考生高考分数及录取分数线,大家在关注状元,一些地方又在“炒作”状元。关注状元的心理可以理解,毕竟能够在选拔人才的考试竞争中胜出,总是有其过人之处,也值得尊重。但是,我们不能迷信、神话状元,也没必要过分渲染他们,甚至不厌其烦地报道其生活、学习的种种细节。有的媒体一味介绍状元的学习方法多么独到、生活方......
-
〓 文化评析:给书店重新定位
世界读书日,我们去哪里读书?在线阅读之外,别忘了把目光投向那些曾保存着我们文化记忆的实体书店。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实体书店的生存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那些独立经营的小书店,城市里飞涨的房租和网络书店的强势竞争,让它们如草木临秋,纷纷凋零。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栖息着诗意的店名:单向街、风入......
-
〓 叶廷芳:逃家上学记
张安朴/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叶廷芳,其著述译作为人熟知。但很多读者可能并不知道,叶廷芳幼年曾因伤失去左臂,人生、求学之路较常人远为艰难多舛。但他始终以昂扬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工作,以独臂撑起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本文正是回顾了60多年前,他站在“读书”还是“务农”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那个决断的时刻。......
-
〓 代表委员手记·朱永新:办好中小学图书馆这一“精神食堂”
前不久,有朋友给我寄来整整两大箱图书,里面有一部分是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穿越玄幻、恐怖惊悚的图书。他告诉我,这些图书都是通过公开招标进入中小学校的,并说目前中小学图书采购招标中的不良行为屡见不鲜。一些招标文件甚至是为某个意向投标人“量身定制”,并乱设门槛,限制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一些书商定制了专门服务招标的高定价、低......
-
〓 文化视窗: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对增强民族自尊心,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 在信......
-
〓 名家笔谈:两会,一道文化风景
两会是中国民主生活大事,也是我们时政传播与媒体的节日,是当代中国的文化风景。两会是我国重要的社会政治文化风向标,有许多值得观察、思考、理解的课题。温习一下60多年来两会情况,不能不感慨于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传统、变迁、进步与宏伟,不能不思考两会参与推动形成的21世纪中华政治文明,不能不从现状联系到我们的国情,我们的文化基......
-
〓 与时俱进复兴书法艺术
改革开放开启中华民族复兴之旅,中华文化随之振兴,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标志性元素也再现生机。环顾中华大地,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书法作品在城乡各地展出过,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书法活动如火如荼地在开展;从来没有那么多的书法社团在从事各种各样的书法活动;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学校开设书法专业。书法之林的繁茂,让我们对中国书法复兴多了一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