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酒事江湖6·苏童:往事的酒杯
我父亲不喝酒。他爱抽烟。家里除了黄酒瓶子,我几乎没见过其他酒瓶。但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他们不抽烟。我们三家人住在互相紧邻的房子里,各家的空气似乎总忙着竞争,我们家有烟味,但我两个舅舅家经常飘出酒香味来,酒香自然轻松胜出。这是我小时候便懂得的常识。我大舅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
-
〓 光明论坛·温故: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干事创业好比钉钉子,唯有持之以恒、一锤一锤地接着敲,才能大有成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古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意在告诫人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地干好“正在做的事”。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语出《格言联璧·处事》,其大意是天天向......
-
〓 光明论坛·温故: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这为我国的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
-
〓 光明论坛·温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2022年第1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文中强调:“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
-
〓 涵养文化自信 博物馆大有可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
-
〓 我与北大中文系·郭锡良:努力继承国学传统,博古通今
1954年夏天,我从武汉大学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语言学研究生。当时,为了创建一门新学科“汉语史”,同时加强北大语言学师资力量,中央决定把中山大学的语言学系调归北大,王力先生也从中山大学调到北京大学。北大设置了汉语专业和汉语教研室,王力先生担任汉语教研室主任。语言专业还开设了研究生班,一共招了15个人,分成汉语史5个......
-
〓 光明论坛·温故: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干事创业需要坚强的意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特别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时,更应有顽强意志和强大定力。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不仅表达了共产党人具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而且告诫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定担当责任,不断增强进......
-
〓 我们懂得你的悲欢——致杜甫
看完BBC出品的关于你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久不能平静。纪录片导演迈克尔·伍德真是细心,连你的出生地河南巩义都去了,推开那扇斑驳的门,一无所有,唯余一尊石像。你小时的遭际,我竟浑然不知。原来,因为母亲早逝,你是跟着姑母长大的。这么多年,读你的诗,总是捕捉到一种难言的孤儿心态,一个自小缺乏母爱照拂的人,他的......
-
〓 光明论坛·温故:天不言而四时行
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天不言而四时行。我们又走过了一轮春夏秋冬。2016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天不言而四时行”出自唐朝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原文是:“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
-
〓 踏雪寻美:文学中的冰雪运动
提起文学中的冰雪运动,首先让人想到的恐怕就是美国著名“硬汉”作家海明威了。他似乎一直都对冰雪世界情有独钟。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海明威就曾在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州白雪皑皑的蒙塔丰度过了两个冬天,极大地满足了他对高山探险的渴望。他和朋友们跟随滑雪教练瓦尔特·伦特一起,在锡尔夫雷塔游览并多次尝试了大胆的滑雪下山运动。大......
-
〓 专家笔谈: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引领支撑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发生全局性变化。 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持续优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
〓 一家之言:“文何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的大道
语文课应当教什么?这是问题吗?可是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偏偏出了大问题。一位教师教邹韬奋《我的母亲》,不厌其烦地进行母爱教育,就是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母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爱。一位教师教《本命年的回想》,课堂上讨论的是过年的风俗,就是不研究课文如何写过年的风俗。一位教师教《中国石拱桥》,作业竟然是为家乡设计一座拱桥......
-
〓 画中话节气:画说秋分时,喜迎丰收节
“又是一年秋分时,暑去秋来收获忙。果实累累满山林,遍地金黄谷满仓。”一片绿、一片红、一片金黄,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一派稼禾覆盖大地的丰收景象。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忙碌的农民,喜笑颜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丰收节来了!”伴随着秋分节气的临近,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这是中国......
-
〓 文化评析:读书类短视频能否引流向书籍阅读
不论在什么时代,怎么读书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时下一些读书类短视频盛行,一批读书类IP走红,聚集起数以亿计的粉丝,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此,各界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读书类短视频,形式灵活、趣味性强,节省了冗长的阅读时间,满足了自身的阅读需求,因而对读书类短视频趋之若鹜,坚持打卡,成为“忠粉”。网上,有人呼吁“不要......
-
〓 光明论坛·温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安宁是进步的基础。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引用了中国古语“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旨在以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经验积淀,向亚洲、向世界发出呼吁: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语出《管子·治国》,其......
-
〓 知味斋:花生
花生,又名“长生果”,也有地方叫“落花生”。叫“落花生”,让我想起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以“落花生”为笔名的许地山,他曾写过一篇被人熟知的散文名作《落花生》,多年来一直被收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开头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
〓 光明论坛·温故:草木植成 国之富也
2022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引自《管子·......
-
〓 光明论坛·温故: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今年7月,《求是》杂志第14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讲话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着重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充分凸......
-
〓 光明论坛·温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指出“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今后还要啃下“许多硬骨头”、攻克“许多难关”,才能真正筑牢中国长治久......
-
〓 文化评析:保护古长城,从撤下野游长梯开始
疫情形势趋稳后,北京郊区周边游热了起来,长城游十分火爆。然而,媒体在走访怀柔的黄花城长城(非黄花城水长城景区)时,却遭遇了这样的一幕:已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禁止攀登的古长城,被开发成野游景点,有人在古长城上安置“焊梯”,安营扎寨;当地村民当起门票收费员;周边农家乐、民宿、钓鱼等生意兴隆,黄花城水库受到污染。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