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十年前“走出去”的尝试
——《中国现代文学文库》(英文版)策划及出版始末近日,整理办公室杂物,竟然找出当年我亲拟的一份《〈中国现代文学文库〉(英文版)选题设计方案》。方案是这样写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库》(英文版)宗旨:为弘扬祖国文化,使海外人士更好了解中国,并增进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往和相互了解;老舍先生等五位作家是我国五四以来......
-
〓 是什么限制了研究生的“问题力”
问题的实质是困惑,而困惑在于认知的超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的体现。卓越的品质源于自我超越,这是学生最可贵的品质。遗憾的是,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普遍看重的是有形的成绩,而忽视了内在的“问题力”。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人的荣誉感世俗化和庸俗化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面对讲台上教师的提问,台下研究生鸦......
-
〓 光明论坛:破除SCI崇拜 回归学术初心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强调,要逐步规范学术论文指标,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此次改革与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
-
〓 戏画的前世今生
梅兰芳先生把表现戏曲内容的画作称为“戏曲画”,简称“戏画”。戏画是伴随着戏曲艺术产生的特色鲜明的绘画艺术。“戏画”在满足人们“娱情”“畅神”需求的同时,亦蕴含着社会风尚、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等丰富的人文信息。 清代宫廷画师的“清宫戏画”,原本是演出范本,有直接的实用目的,但戏画还有其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通常,在人们......
-
〓 从“大美中华”中汲取温润人心的力量
【文艺观潮】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中华历史、山河与文化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也造就了源远流长的大美气度。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落下帷幕。从“风吹雨洗一城花”的春日唱到“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半夏,在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交织而成的几十首歌曲中,一幅色彩......
-
〓 文化评析:让读书回归纯粹地阅读
近期,中科院博士论文中的致谢信所描述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励志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关于“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讨论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一片对“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肯定声中,我们依旧能听到一些不同的话语。这些话语往往质疑读书和命运改变之间的关联,认为改变命运的途径并非只有读书一条路。有的观点甚至否定读书可以改......
-
〓 高校人才称号不是划分等级的标准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为广大人才树立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
-
〓 慎终追远话清明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扫墓敬祖、表达自己敦亲睦族的情感追求的全民节日。瞭望中华大地,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黄土高坡到东南沿海,千山万岭一起点燃蜡烛香火,以古老的方式向祖宗致敬,向先人致哀。多少个世纪,多少代人,多少个清明节,炎黄子孙敬奉先祖、怀念故人,早已成为全民族的集体行动。清明祭祖拜宗是民风,是乡俗,是文化,更是孝心、......
-
〓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宋代女性服饰不再如唐代那般艳丽奢华,而是追求自然质朴、恬静淡雅、婉约内敛的风格,彰显高雅之品味,细腻之品质。形韵:于曲线中求纤细之美 宋代女性含蓄婉约,审......
-
〓 画中话节气:时至清明,亦节亦气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淮南子·天文训》中对清明的表述是“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乙位在东南;东汉许慎所编著的《说文解字》对“风”的解释是:“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时,清明风到来,即是清明节气。清明风即东南风,风力不大,暖......
-
〓 用诗意文化赋能“美好城市”
近年来,很多城市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提出了城市发展要注重幸福指数提升的理念,建设“美好城市”已然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但应该看到,人们感知城市的“幸福”“美好”并非一个空洞的概念,与“经济指数”也并不完全具有强正关联性,而是关涉着城市个体、家庭对于生活的切实感受,以及人们评价美好、幸福的态度。 确立“......
-
〓 版画风格影像的美学力量
版画是国际共享的艺术语言,各个国家都有版画,人们对于版画没有外来艺术的陌生感,因此版画风格的影像传播面很广。21世纪以来,版画各个版种的作品精彩纷呈,相比之下,版画风格的电影则显得有些发展滞后和开发不足。中国是版画艺术大国,文化底蕴深厚,又有蓬勃发展的电影产业,其中也蕴含着较大的文化发展契机。 版画是印刷的艺术。......
-
〓 剪纸根植民间,展现中华精气神
【业界新视角】 中国剪纸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她在民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如何认识剪纸的本源、传承的命脉,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发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剪纸传承人义不容辞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传承人的根本要务 作为一名剪纸传承人,我常常在想,传承人在当下确实是一个神圣的称谓。除去殊荣,压在传承人肩......
-
〓 传统工艺,让生活更有温度——浅谈非遗活化与设计创新
【学人谈】 彰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自信,凝聚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近年来,众多新生代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双向奔赴,探索中国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的新路径,不断推出有温度、有内涵、接地气的新产品,使百姓生活越来越有品质,越来越有中国味道。 中国文化深受文人趣味浸染。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寄托了一代代士人超凡脱俗的理想。......
-
〓 探索星空:百年冰嬉“活起来”
随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临近,冰雪运动的相关话题持续升温。“冰嬉”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历史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清代“冰嬉”是君主于冬令时节举行的冰上军事典礼,不仅承载着军事训练和庆典仪式的重要功能,更集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概念及技术的引入......
-
〓 光明时评:加强电子词典编写指导监督必要而紧迫
在手机App上查单词、背单词,已成为当下学生及英语学习爱好者的习惯,App上的电子词典几乎取代了日常学习中的纸质词典。但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动辄用户使用量过亿的英语学习类App,频频出现拼写、音标、翻译等内容错误。 曾经,一本《新华字典》、一套《英汉词典》帮多少人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今天,时代发......
-
〓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晚清杰出的爱国诗人、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近代变法先驱,曾出使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 出使 呜——!汽笛长鸣,客轮缓缓停靠在神户码头。 步出船舱,樱花已谢,枫叶正红。移步上岸的一瞬间,你走进了历......
-
〓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热点观察】 赏牡丹、吃香椿、饮谷雨茶,当人们在鲜花和美食中细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这个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时,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经近在咫尺。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标记着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共同的文化记忆。从古至今,中......
-
〓 名家看两会·柳斌杰:文化兴 国运兴
“建设文化强国”,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必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年的不懈奋斗,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百年梦想。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战胜了疫情,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
-
〓 光明论坛·温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要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常常可以到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