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西泠之“谜”——陈振濂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演讲人:陈振濂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6年6月陈振濂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文联委员、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刊主编、《中国篆刻》主编。专攻书画篆刻研究,同时已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陈振濂书法......
-
〓 《咬文嚼字》会诊“茅奖”作品
编者按 今年,《咬文嚼字》杂志将目光锁定名家名作,集中会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出现的词语的误解误用、知识性缺陷和错别字等差错,并陆续在杂志上刊出。“被咬者”纷纷表示支持,赢得各方的关注。本版特地摘编四则,期待全社会共同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与规范。 “梦呓”和“托梦”是两码事 笔者在阅读《暗算》时......
-
〓 “天下为怀”——明代名士们的爱国情怀
徐洪兴八大山人山水图顾炎武画像 主讲人:徐洪兴 时间:2014年6月 地点:复旦大学 我给这个演讲起了一个题目叫“天下为怀”。为什么是天下为怀呢?实际这出自顾炎武的一句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讨论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时,提到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他在书中说,有“亡国”和“亡天......
-
〓 分封制
概 述“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即相当于中世纪欧洲诸王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即现代意义上联邦的基础。周王是共主性质......
-
〓 石渠阁奏议
初,宣帝宠姬张婕妤男淮阳宪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於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是时,王未就国,玄成受诏,与太子太傅萧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石渠阁,条奏其对。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於定国为丞相。......
-
〓 中国梦·名家讲坛:教育梦,在路上
主讲人: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1951年7月出生,北京市人,留英博士。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中国梦也是教育梦。教育本身就承载着梦想与希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有力支撑。而要使“教育梦”实现,关键还是去实践,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前行。我的教育......
-
〓 各地中秋风俗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中秋不仅可以赏月、尝月饼、品桂花酒,各地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不过不管怎么过,这些风俗都寄寓了人们阖家团圆、平安喜乐的美好心愿。博饼:相传,中秋博饼的创始人是郑成功。当年,他为一解士兵们的思乡之情、鼓舞士气而发明此游戏。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为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博饼时,桌上放置一个瓷碗,每人......
-
〓 宗法制
概述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
〓 二十四史的内涵
二十四史是中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下迄......
-
〓 草草杯盘供语笑 昏昏灯火话平生
这是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1898-1975)在上世纪30年代挂于浙江桐乡石门湾“缘缘堂”的摘句联。此联摘自宋·王安石七言律诗《示长安君》中的颔联。上联的“草草”,即草率而简略。明·唐寅《除夜坐蛱蝶斋中》诗:“灯火萧萧岁又除,盘餐艸艸食无鱼。”“杯盘”,杯与盘,借指酒肴。“语笑”,谈笑。清·吴伟业《......
-
〓 什么是数术家?
《汉书·艺文志》以为“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并将数术家分为天文家、历谱家、五行家、蓍龟家、杂占家、形法家六大派。天文家,研究星象,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历谱家,侧重于分四时、定节气,推算日月星辰之行度以记时日,并兼修古代帝王年谱。五行家,研究阴阳五行的变化、 推衍。蓍龟家,研究龟卜、蓍筮之术。杂......
-
〓 光明讲坛·艾朗诺:宋代文人对书法的新态度——以苏轼为例
艾朗诺邂逅帖 苏轼获见帖 苏轼演讲人:艾朗诺 演讲地点: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演讲时间:2017年4月苏轼对书法是很热情的,他所写的书法题跋,有很多内容是体现书法家的生活或个性,也有一些内容体现着他与书法家的关系,有的内容与书法本身关系不大。不管怎么样,他题跋中的文字经常充满个人的感受,富有感情,回忆,遗憾,或盼......
-
〓 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莫砺锋教授在南京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莫砺锋 ■演讲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 ■演讲时间:二○一六年三月 莫砺锋,1949年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诗歌唐朝》《白......
-
〓 南唐山水中的“举案齐眉”
高士图卫 贤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举案齐眉”本是一段历史故事,指的是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相爱的生活。这则佳话被南唐画家卫贤转入画中,用图像的形式予以呈现。这便是现藏于北京故宫的《高士图》。卫贤是南唐后主李煜朝的宫廷画家,擅画宫室楼阁、人物山村等题材,素有“唐以来第一能手”之称。这幅《高士图》上本无画家款识,因画......
-
〓 望春
没有一个冬天不是在对春的守望中熬过来的。 记得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在天擦黑时下起,次日凌晨,大地已是银装素裹。这大雪天,哪儿都去不了,不如重拾墨缘写写字吧。于是翻箱倒柜,拂去岁月的尘埃,觅来一方砚台、一管狼毫、一本字帖,瞬间,室内便氤氲起浓浓的墨香。妻子在卧室喊道:“是不是数上九啦,天气这么冷?”“数九”......
-
〓 元宵≠汤圆
图⑦:崔开成在滚元宵。本报记者 乔 栋摄图⑨:锦芳小吃的工作人员正在按照传统方式“摇”元宵。本报记者 贺 勇摄元宵,是“摇”出来的。采用的是新鲜糯米粉,现摇现吃,不耐贮存。表面有绒头,煮后膨大,汤水因化入糯米粉呈乳白色,口感软糯,有嚼劲儿;汤圆,则是像包饺子一样“包”出来的。用糯米粉和水成皮后,包裹汤圆馅,包好后速冻,......
-
〓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
观众排队欣赏《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五玺全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北宋末年),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供职于宋徽宗赵佶的翰林图画院。作者以长卷的形式描绘出北宋汴梁城的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市俗风貌。图中共计绘人物约600名,牲畜80余头,房舍30多栋,树木百......
-
〓 皇帝颁发的免死金牌
“铁券”,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民间俗称“免死牌”。其制法为熔铁铸瓦,状如蒸笼,断而为二,形如板瓦,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受券人与朝廷各执一半。“铁券”上的信词最初时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称“铁券”为“......
-
〓 春雷抖衣裳 与虫话短长
山西等地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清田边,虫死几千万。”这句农谚点明了惊蛰这个物候类节气的农事主题。蛰,指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中不食不动的状态。古人理解的惊蛰的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事实上,不是雷声,而是大地回春、天气变暖而使动物结束冬眠的。惊蛰期间,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已渐有春雷,......
-
〓 三礼
——人伦有序,天下化成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和《礼记》。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有论述:“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合记而言,则曰礼记,许慎卢植所称礼记,皆即仪礼与篇中之记,非今四十九篇之礼记也,其后礼记之名,为四十九篇之所夺,乃以十七篇之礼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