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处世和而厚 生平直且勤
此联选自苏州拙政园绣绮亭西柱的行书对联。这是一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格言联。上联说为人处世要温和厚道。“处世”,指生活在人世间。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处和、处顺也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汉·焦赣《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南朝·宋·谢......
-
〓 若得三山安乐法 不须更觅玉函方
选自宋·陆游《秋思》诗之六,载《剑南诗稿》卷七十七。上句“三山”,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城西九里鉴湖中。嘉兴山阴县志云:“陆放翁宅,在三山,地名西村,宋宝谟阁待制陆游所居。”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春,言官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罢归,归途经玉山,五月返至山阴,始定居三山。“安乐法”,此指诗作......
-
〓 千年窑火 雅俗共赏
和谐 钟琨廷作 覃晓明摄华贵瓶 周秋余 陈子媚作 覃晓明摄广西钦州坭兴陶日前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集中亮相。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质地细腻、坚硬结实、音质铿锵,其特色“窑变”变化多端而不雷同。走进展厅,就如同走进厚重的历史中去探寻坭兴陶的源头。一件件出自大师之手的坭兴陶......
-
〓 望春
没有一个冬天不是在对春的守望中熬过来的。 记得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在天擦黑时下起,次日凌晨,大地已是银装素裹。这大雪天,哪儿都去不了,不如重拾墨缘写写字吧。于是翻箱倒柜,拂去岁月的尘埃,觅来一方砚台、一管狼毫、一本字帖,瞬间,室内便氤氲起浓浓的墨香。妻子在卧室喊道:“是不是数上九啦,天气这么冷?”“数九”......
-
〓 “我国成为几个……的国家”的说法不妥
杜老师:最近看到某媒体中说,“C919的惊艳亮相,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请问是否应在“国家”之后加上“之一”比较妥当?谢谢!江西读者 袁西原袁西原读者:“C919的惊艳亮相,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造的大飞机C919的亮相,......
-
〓 现存最早纸上的动物画
五牛图卷(局部) 韩滉(唐)(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唐代画家韩滉擅绘人物和走兽,尤以画牛著称,与同时代擅画马的韩干并称“牛马二韩”。《五牛图》是韩滉迄今存世的唯一作品,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也是少数几件唐代绘画作品真迹之一。《五牛图》展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杰出水平。画中五牛一字排开,列为一行,似从远方走来,缓行在田垄之......
-
〓 走近毛泽东——山东社会科学院唐洲雁院长的演讲
唐洲雁上图为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含鄱口。两个文稿分别为《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资料图片红军长征路线图 资料图片主讲人:唐洲雁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在历史的旷野中,毛泽东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正是这一不断延伸的历史时段,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长的审视距离。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也就益发引起人们......
-
〓 什么是数术家?
《汉书·艺文志》以为“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并将数术家分为天文家、历谱家、五行家、蓍龟家、杂占家、形法家六大派。天文家,研究星象,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历谱家,侧重于分四时、定节气,推算日月星辰之行度以记时日,并兼修古代帝王年谱。五行家,研究阴阳五行的变化、 推衍。蓍龟家,研究龟卜、蓍筮之术。杂......
-
〓 云鬓簪事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不小心滑落的“玉搔头”就是玉簪。唐代妇女髻式复杂,约发用具的种类也很多。其中单股的为簪,双股的为钗。而簪源于先秦之笄,用以固髻,后于顶端雕镂纹饰,所以簪体加长。钗以装饰为主,又名花钗。唐代后妃、命妇所簪“花树”,实际上就是较大的花钗。 唐代妇女髻式复杂,约发用具的种类也......
-
〓 元宵≠汤圆
图⑦:崔开成在滚元宵。本报记者 乔 栋摄图⑨:锦芳小吃的工作人员正在按照传统方式“摇”元宵。本报记者 贺 勇摄元宵,是“摇”出来的。采用的是新鲜糯米粉,现摇现吃,不耐贮存。表面有绒头,煮后膨大,汤水因化入糯米粉呈乳白色,口感软糯,有嚼劲儿;汤圆,则是像包饺子一样“包”出来的。用糯米粉和水成皮后,包裹汤圆馅,包好后速冻,......
-
〓 “尖下嗑儿”与“尖下颏儿”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她没有美人儿的尖下嗑儿,面色也不够白皙。”请问其中“下嗑儿”的“嗑”对吗?谢谢!北京读者 万红倩 万红倩读者:您提到的“尖下嗑儿”,意思是“尖尖的下巴颏”。其中的“嗑”宜写成“颏”。 “颏(kē)”指人的下巴。例如:(1)有的低头瞅地,有的扬颏望天,根本就不理睬他。(冯志《敌后武工队》)(2)吴丙......
-
〓 “既不是……更不是”的说法不妥
杜老师:某本书中写道:“这东西既不是买的,更不是别人送的。”请问您,这种说法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樊庆庆樊庆庆读者:“既不是……更不是”的说法是把两种说法混到了一起,是不妥当的。其中一种说法是“既不是……也不是”。例如:(1)狗不理包子既不是北京的,也不是上海的。(2)小王既不是湖南人,也不是河南人。“既不是……也不......
-
〓 历史文化名人解读之曹操四人谈:四种曹操——如何处乱世?
演讲人: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江右商帮》等。 我们所知道的曹操实际上有四种。 第一种,是由戏曲脸谱化的曹操,是大白脸、大奸臣。过去,戏曲的影响力太大了。大众知道一个历史人物,往往是通过戏曲来接受的......
-
〓 居延汉简——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四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前三大发现宣传较多,影响很大,相对说来,对居延汉简的宣传较少,鲜为人知。本人在台湾讲学期间,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目睹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居延汉简原件,产生了浓厚兴趣,后又亲往居延地区实地考察,并......
-
〓 什么是六艺?
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所说,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中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另外一种是汉代的说法:汉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
-
〓 瓷画上娃娃为何都“大头”
婴戏图是历代瓷绘艺人都喜欢的题材。唐铜官窑瓷绘上有持莲童子,宋金磁州窑瓷画上的婴戏题材更为丰富,有童子钓鱼、赶鸭、放风筝等。明青花瓷器中,有庭院婴戏和郊外婴戏。永乐、宣德时期,孩童圆脸、前额大;空白期(指明代正统至景泰时期,官窑停烧,民窑产量很少,有些文献称黑暗期)到成化时期,小孩前额有飘起的刘海;晚明时期,孩......
-
〓 苏轼的艺术人生智慧——周裕锴教授在四川大学的演讲
苏轼书法苏轼画像周裕锴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典文献学等专业博士生导师。■演讲人:周裕锴 ■地点:四川大学 ■时间:2015年4月 非常荣幸地受到光明讲坛的邀请,给大家讲讲我心目中的文化巨人——苏轼。 苏轼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是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公元十一世纪中叶......
-
〓 三礼
——人伦有序,天下化成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和《礼记》。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有论述:“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合记而言,则曰礼记,许慎卢植所称礼记,皆即仪礼与篇中之记,非今四十九篇之礼记也,其后礼记之名,为四十九篇之所夺,乃以十七篇之礼经......
-
〓 “怒火……窜出”应为“怒火……蹿出”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如春也没法附和张腊梅对父母的亵渎,怒火腾地从胸腔里窜出,烧得脸通红。”请问其中的“窜”用得是否妥当?谢谢!河南读者 武承铭 武承铭读者:例句中“怒火腾地从胸腔里窜出”,是说猛然间心里非常生气。表示这个意思时,人们常用“蹿(cuān)火”。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有“蹿火”一词。......
-
〓 古人夏天如何纳凉
纳凉图 李可染作盛夏来临,炎热难耐,不开空调实在难以入睡。在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消夏纳凉的呢?闲暇之余,学习古人的消夏纳凉,能从中探究到消夏的奥妙与乐趣。古人爱玩,尤其是在自然的山水中嬉戏,常常会有大人和小孩一起游泳、戏水的欢闹场面。明代李时珍说,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而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