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代]云南铜矿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五章第二节
第二节云南铜矿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云南铜的开发,是清前中期一项大事业,并因铜是货币材料,朝野重视,遗留文献较多。严中平同志早有《清代云南铜政考》,论证精详,近年来学者又有新的著述。我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的。对于云南铜矿业中有无资本主义萌芽是有争议的,争议多半源于清廷对待滇铜的政策,即所谓铜政。本节准备先将清代滇......
-
〓 我的宋以后宗族史研究
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学习中国史的大学生,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我关心中国近世为何落后的问题,试图从社会文化的历史传统中探讨原因。研究生阶段学习清史,进一步接触宗族问题,发现清朝推行以孝治天下,通过乡约宣传“上谕十六条”与《圣谕广训》,宗族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清廷的倡导下,清人建祠堂、修族谱、设族田、立族学,宗族组织发展迅......
-
〓 [清代]河东池盐业和淮南海盐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五章第六节
第六节河东池盐业和淮南海盐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一、河东池盐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哇归商种河东盐池在山西境内中条山北麓,东起安邑,西至运城,长50余里,宽约7里,池居中央,四周皆高,形如釜底。盐池因居黄河东面,秦时在那里置河东郡而得名;又安邑、运城明、清时属解州,故又名解池。池西有数小池,盐质不好,平时封禁,当解池受灾时才启用。......
-
〓 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发展的新格局——以衢州的造纸业和木植业为中心
【摘要】明清时期衢州府的造纸业和木植业是地方财政和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撑,在木植业中有“拚”的产权分离和契约化的卖买关系,标志着商业资本已扩拓了发展道路,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经济现象值得重视。【关键词】杉木;拚;官纸;衢州开化【作者简介】陈学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丹麦哥本哈根......
-
〓 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治理模式及其特点
清朝与蒙藏地区互动类型与治理模式的探索、调适与形成,是清朝历代统治者在对蒙藏地区长达200多年的施政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是清朝治理蒙藏地区策略的适时总结与蒙藏地区即时回馈与响应的结果。 土尔扈特部东归图一、清朝政府对蒙藏地区的治理模式为了建立强有力的大一统王朝,在开拓西部疆域的历史过程中,清朝中央政府从实际出发,......
-
〓 矿业监管与政府调控:清代矿厂奏销制度述论
内容提要:清代矿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与矿业发展政策有密切地关系,而国家矿业监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代矿厂奏销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为国家矿业监管提供了矿业产销动态信息,便于政府进行适时调节和控制,促进矿业发展,满足国家资源需求。因此,本文对清代矿厂奏销制度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丰富对清代国家矿业监管的认识。关键词:清代 ......
-
〓 [清代]制茶、制烟、酿酒、榨油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制茶、制烟、酿酒、榨油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农产品加工是商人资本支配生产的一个最广泛的领域。无论是粮食的著、磨,经济作物中的轧棉、榨油、制茶、制烟、制糖,以及除如酯酒、制醋、酱园等,都有商人资本插手其间。在这些产品已经商品化,而其加工业还没有独立成为重要产业部门的时候,商人支配生产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商人支配生产和......
-
〓 [清代]陕西木材采伐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四章第七节
第七节陕西木材采伐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清代乾隆以后,在陕西中南部终南山一带,陆续在冶铁、造纸、木材采伐等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中尤以商人经营的木厂或称木厢,规模最大,雇工众多。明代中叶以来,我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主要是出现在生产和商业比较发达的江南和珠江三角洲一带;陕西南部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山区,这里新的......
-
〓 清代租佃关系和农村雇佣关系的变化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 租佃关系和农村雇佣关系的变化一 土地占有状况第二章中,我们估计明代初期自耕农占有民田总数的一半左右;而弘治以后,由于官田的扩张和豪绅地主的兼并,佃农激增,租佃关系逐渐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现在我们探讨一下清前中期的情况。王朝更替,经长时期的农民战争,旧的地主豪强势力被打倒,新的地主豪强势力尚未形成,因而出......
-
〓 《民命所系:清代的农业和农民》前言、目录
民命所系:清代的农业和农民/郭松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6 前言 《民命所系:清代的农业和农民》,是一本专题性文集。我之所以将此类论文编辑成集,是因为农业和农民,不但关系着当时社会的稳定和朝代的兴衰,即使在现代同样十分重要。而我所关注的农业、农民主要指清代,与近代时代相近。那时发生的事和遇到的矛......
-
〓 在比较中认识中国商品经济社会的萌芽
——历代资本发达程度与“明清淮盐经营和徽商"的比较
【内容摘要】以对米的实际购买力进行折算,从所见史料看,春秋后期范蠡的商业资本,可达人民币数百万元;齐桓公的盐业资本(作为战国时期的案例),可达人民币2000万元;西汉武帝时期的巨万之家,可达人民币4300万元;北宋仁宗时期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亿元;南宋绍兴年间的最大家族资产,可达人民币1.3亿元。尽管这些数据都......
-
〓 广东佛山冶铁和铁器铸造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二章第五节
第五节广东佛山治铁和铁器铸造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矿冶业投资大,使用劳动力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较早的部门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但其中采矿和冶炼两者情况不同,历史文献往往矿冶并称,造成一些笼统概念。据我们考察,明后期,在个别地方的铁的冶炼中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而在铁矿的开采中则不能作此判断。铁器......
-
〓 财竭商罄:晚明北京的“公私困惫”问题——以《宛署杂记》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宛平知县沈榜撰写的《宛署杂记》,保留了万历前期该县大量的经济数据。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的梳理,可以看出,当时该县已陷于入不敷出的财政窘境,主要原因是朝廷免除了下等铺户纳银,提高了契税的起征点并降低了税率,而该县承担的经费不但未能相应减免,反而逐渐增加。在赋役改革方面,该县取得明显进展,绝大多数项目都实现了纳......
-
〓 白银与中国——国际契机下的明清货币思想
【摘要】明清时代,是中国历史又一次发生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远非仅仅是一种中国内部社会变迁的变革,而是一种世界整体经济正在建立、发展的变革。然而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尤其是货币思想延续至明清时期,显然无法与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变革相适应。这内中复杂的原因需要去探讨,但是如何从当时中国迎接国际契机的角度去理解中国明清的货币思想是......
-
〓 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大一统”与全球化以及政治能力
清朝统治合法性的再阐释所谓“早期全球化”,在赵刚看来与19世纪初叶以后西欧工业革命增长所引起的全球化过程有所不同,1800年前长达300年的时间中,西方势力在美洲地区之外的世界各地并不占上风,恰恰相反,他们是通过接受和遵循非西方社会的地方性游戏规则,才加入到区域性贸易体系之中的。在此期间的全球化进程是西方主导和非西方主......
-
〓 乾嘉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私盐问题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则关于东莞盐务档案的解读
【内容摘要】嘉庆十八年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联署的一则私盐案奏折,反映出乾隆、嘉庆年间珠江三角洲的私盐案件易受重视和数额较大两个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地方官员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私盐问题与海洋安全联结在一起考虑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人口不断增长而官方所定食盐销售额不增加的必然结果。同时,作为两广盐区私盐较为严重的珠江......
-
〓 浓浓故土情:土尔扈特东归深层缘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夏秋之交,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和有夏都之称的承德,发生了两件轰动一时、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一是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在伊犁河流域与清军相遇,完成了艰难险阻的东归征程;二是在承德木兰围场,乾隆皇帝隆重地召见了渥巴锡等土尔扈特东归首领。难忘的历史场景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771年7月8 日),......
-
〓 清代前期上海的航业船商
【内容摘要】清代前期上海作为南北洋航运中心,既是南北商品流通格局变化下的产物,也是清廷商品流通政策变化下的产物,海运业在上海的早期兴起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上海的兴起井迅速崛起,是建立在全国各地地域商帮的大规模商品流通基础之上的。上海的海运业者,来自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其中势力最大者,是上海及其邻近沿海地区......
-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家的棉纺织
明代,特别在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使用奴婢、从事商品生产的经营地主。以缙绅地主为多。如文献记载,这些地主“役僮隶”、“ 僮奴几二千指”、“课僮仆力耕稼”、“多买奴仆”、“臧获以数百指”、“ 僮婢数十百指”、“ 臧获之指千”、“多买僮仆”等等。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有的兼营棉纺织。妇人主事的家庭尤其如此。如王世......
-
〓 清代前期竹木运输量
清代前期竹木在全国的流通,经君健《清代前期民商木竹的采伐和运输》[1]一文,描述十分详尽,不仅包括全国长途贸易的竹木流通,而且还有甘肃、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性的短途运输。竹木在清代前期的流通量是比较多的,这从政府专门设立征收竹木的税关,就可以得到证明。清代前期设立专门征收竹木的税关有7处,另有5处兼征其他税[2],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