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测字秘牒—火字
一人书火字问:“出门与在家孰利?”余曰:“出门利。 此字中间有开脚之人,自宜行动。若在家中,有灾害也。”时 旁一人即指此字问曰:“有一儿欲随贵人上京,今在姑苏觅一 儿作伴同行,利否?”余曰:“大利。”问何故,曰:“火字 叠见,乃炎字也。北方水乡,此去有既济之义,故利耳。”其 人曰:“北方水旺,炎旁加水乃淡字也。财气不亦......
-
〓 我国内地主要道观和道士们的生活(3)
十方丛林的道士,每天五更起床,称为“开静”,整齐衣冠,洒扫殿堂庭院之后,便齐集殿内念诵早坛功课经。早坛功课后入斋堂用早膳,然后根据各自的执事和安排(去值殿,接待香客等)去工作。晚上还要集体念诵晚坛功课经,起更时止静就寝。宫观中以敲钟、击鼓、打云板为道士日常生活的号令。例如北京白云观道士都须作早坛功课经和晚坛功课经,道士......
-
〓 庄子思想的评价
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在那乱哄哄的时代时在,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由于他既无法使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自我,又不愿像神学家们在逃遁的精神情状中求自我麻醉,在这种情形下,惟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向内在的人格世界开拓其新境界......
-
〓 测字秘牒—钱字(观梅)
一人手持一钱置于几上,复指钱上顺字问婚姻,余曰:“ 必成,况已成矣。”问故,曰:“钱乃团圆之物,外圆内方, 地天交泰之义也。倒指顺字,可谓手到即顺也。”复问财气, 余曰:“惟财气欠旺,只可二三分之利。”曰:“何故?”曰...
-
〓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考论
南宋道教学者范应元所作《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一书,《正统道藏》及《续道藏》均未收录,今见于《续古逸丛书》之十七,被推崇为“道家秘笈”。近来笔者在研究宋元老学以及参加整理《中华道藏》的过程中,发现范注不仅文献价值颇高,而且其思想内容也很有特点。关于此书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罕有人涉及,故本文拟作简要论述。一、作者略考范应元......
-
〓 《老子·道经·二章》“有无相生”解
〔提要〕《老子·道经·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相反相成,互为消长,而不能互相取代。"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是老子所要阐明的主要思想。其中"......
-
〓 应当如何理解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之说——与卿希泰教授商榷
一段时间以来,鲁迅先生颇含贬义的所谓“名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被某些学者误读为是对“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是“纠正了长期以来在国内外都流行着的一种学术偏见”。特别是著名道教史家四川大学教授卿希泰先生,同一篇文章同时或先后发表在至少三家杂志上[1],以强调上述主张。这种做法不但给我们的学术......
-
〓 《老子》对女人的尊崇
老子的崇尚自然、无为而为为现代人保护环境、进行精神治疗提供了思想资源。其实,老子哲学中还有一宝贵的思想价值,那就是对女人的尊崇。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子崇尚阴柔。近年来有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老子哲学为女性化的生命哲学”[1],因“老子哲学脱胎于母系氏族的宗教崇拜,特别是女性生殖崇拜。所谓的‘道’,最初建立在对女性......
-
〓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
关于竹简《文子》、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无论是《文子》研究,还是《淮南子》研究,都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目前学术界的观点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竹简本子与今本《文子》应当区别对待,今本《文子》大量抄袭了淮南子的观点;但仍有学者坚持认为是《淮南子》抄袭了《文子》而今本《文子》大体可信;还有的学者认为《文......
-
〓 《太一生水》乃老聃遗著—— 一读《太一生水》
摘要:《太一生水》是郭店楚墓竹简中一篇重要的宇宙生成论文献,从其哲学内涵来看,原来的顺序应予调整。从郭店楚简道家著作的竹简形制、语法句式、内在关联性来看,《太一生水》是竹简《老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道家创始人老聃受《周易》的影响,在他归隐时所作。虽然它写成的时间可能迟于其它各章,但从老聃的哲学思想是从宇宙论到人生......
-
〓 诠释的可能空间—以“道可道非常道”的释义为例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诠释观点都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赋予的,因而其意义是确定的,诠释就是对作者意图的重建。如何重建作者的写作意图呢?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1768—1834)提出了语法阐释与心理阐释相结合的诠释方法。中国古代的训诂学,相当于施莱尔马赫所谓的语法阐释。孟子所提出的......
-
〓 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说明:庄子和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著作中都有《渔父》篇。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通过二人共同描述的“渔父”形象,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渔父”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对于理解古代文学流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这篇文章原为......
-
〓 老子的养生智慧:自然与不争是消除烦恼的良药
【虚与静】以静制动动中取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他相信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的状态,面对世事的纷纷扰扰,老子提供了一套治疗的妙方即“致虚守静”。老子在蓬勃生长的生命中,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他认为万物虽然纷纷扰扰,但最终还得回到它原来的根,呈现静的状态。他间接指出,人世间嚣嚣攘攘,最后还是以回到清静的状态为宜。静不是......
-
〓 试析北宋《老子》注家对“无为”的诠释
内容提要:北宋《老子》注家对“无为”的理解,首先是突出地强调“无为”非“不为”。他们认为“无为”的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无为”就是不要有主动兴事造作的意愿。陈景元和王雱还从“不越性分”的角度对“无为”的内涵作了新的阐释。关键词:无为、因其自然、无意于为、不越性分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
-
〓 庄子哲学的后世影响和后世对庄子哲学的改造
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一、荀子和韩非老子之后,其说散在韩楚齐秦。在齐稷下为"黄老道德之术",为《管子》。在韩秦为"刑(形)名法术之学",为《吕氏春秋》。秦用商鞅、李斯、,行法治,其中多有老子的影响。汉初以黄老为治,黄老思想的渊源即来自齐地。自托名管子著书的那些人,到慎到、田骈、接子、环渊,到韩非、申......
-
〓 玉皇经—玉皇功德品第三
尔时玉虚上帝白天尊言:“惟愿慈悲,愿为四众帝释等, 及四梵天王、一切诸人、一切诸仙、及未来一切众生、持是经 人,说利益事。”尔时天尊告玉虚上帝言:“快哉斯问!不亦 善乎!汝以慈悲□念众生,故请问于我。”天尊言曰:“若 有三界十方无量国土,及国王大臣,或兵戈并起,疫气大行, 水旱虫蝗,凶灾饥馑。是其国君后妃、太子宰辅大臣......
-
〓 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
摘要:王安石的《老子注》颇具理论特色。他以元气释“道”,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阐释。他以“穷理”解“为学”,以“尽性”解“为道”,从而掀起了以性命之理解释《老子》的时代潮流。他主张有无并重,并对无为与有为作了辩证的理解,从而超越了魏晋玄学“贵无”、“崇有”之争以及道家纯任“自然无为”的弊端。他关于先王有尚贤之......
-
〓 《老子的帮助》:第三章 虚心实腹(1)
不尚贤,使民不不崇尚能人贤士,使人们不去争权夺利沽名钓誉。 争;不贵难得之货,不珍爱难得的物品,使百姓不思偷盗与占有。不接触使民不为盗;不见可不宣扬那些适足引起欲望煽起物欲的东西,使百姓的欲,使民心不乱。心思不致混乱骚动。 是以圣人之治,这样,有道行的圣人执政,让老百姓思想单纯明虚其心,实其腹;弱净,温饱的需要得到......
-
〓 老庄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春秋末年,老子写下了《道》《德》二篇著作,世称《道德经》或《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老子之后,鶡冠子、文子、杨朱、列子、庄子、鬼谷子等人都学宗老子,传播道家思想,并发展出楚道家、齐道家、秦道家等支派,写下了《鶡冠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鬼谷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大量著名经典,汇聚成蔚为......
-
〓 中华武术与道家阴阳学说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中国哲学思想、民族之人格特征、民族之价值观以及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协同性地特征。武术的攻防含义、技击特点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本质特征。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其运动表现形式,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其运动修炼方法。从而构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