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标独秀 挺出邓林——读《集部通论》
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自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及东晋李充等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之后,延及《隋书·经籍志》,即建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以至于有清一代。经、史、子、集四部之中,集部的文献最为宏富。集部包含了总集和别集。一般说来,总集是汇集众多人作品的诗文集,如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萧统......
-
〓 新书架:《新雅中国史八讲》
《新雅中国史八讲》,甘阳、侯旭东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1月第一版,69.00元本书脱胎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一门本科生通识课。全书八讲,孙庆伟、侯旭东、阎步克、张国刚、邓小南、姚大力、刘志伟、杨念群等八位学者依次对中国文明起源、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作了综括性的讲述和分析。每位......
-
〓 桥上桥下看中国
《桥上桥下的中国》李晓杰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桥梁作为跨越大河天堑的主要交通通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景观。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仅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留下了大量关于桥梁的文献记载,而且还有不少古代桥梁遗迹留存至今,见证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与文化积淀。 近代以来,唐寰澄、罗英、茅以升、李约瑟等中外知名学者......
-
〓 序跋·清风犁破三千纸
《清风犁破三千纸》(肖复兴著)即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序跋】 今年是孙犁先生逝世20周年,《天津日报》的曙光兄一直惦记着这事,期冀出版一套丛书,以此表达对孙犁先生的怀念之情。承蒙曙光兄垂青,和我联系,希望我能加盟,编成一本小书。便赶紧驽马加鞭,毕竟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新中国成立后,孙犁先生一直居住在天津,除......
-
〓 “兵”与“史”的协奏共鸣——李元鹏的兵学思考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兵事”占有独特的地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称为社会变革与转型的“发动机”“着力点”。因此,兵学史理应是窥见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重要视角。较之以往,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已日益走向深入,但既有成果仍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或缺乏对史料的细致爬梳而使人略感模糊空泛;或偏荣偏枯忽略对军队训练方式和战术战法等“硬核”......
-
〓 新书架之《又见繁华:苏州传》
《又见繁华:苏州传》,刘传铭著,海南出版社2022年7月,128.00元苏州城历史悠远旷渺,命运波澜壮阔,风物饶艘丰富,故事跌宕起伏……本书是文字意义上的城市“考古”,也是当代生活层面的“考现”,是对一个城市历史隐秘和现实呈现的关联观察与剖析。阅读本书,可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了解苏州绝美的山川景色、灿烂的历史文明,了解......
-
〓 公益图书《武汉抗疫日记》在江城首发
本报讯(记者丁杨)今年中国医师节(8月19日)当天,公益图书《武汉抗疫日记》新书发布会在武汉卓尔书店举行。湖北省文联第十届主席团主席刘醒龙、卓尔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阎志、新浪读书董事长吕廷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常务副总编辑刘凯等文化、出版、公益人士与部分亲历武汉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患者出席发布会。《武汉抗疫日记》是由新......
-
〓 新妆美质望江南——评《江南通志》整理本
在人类文明史上,“江南”是一个与经济富庶、风景优美、人文荟萃等品质相联系的文化符号。在中国的各种区域性竞争里,“赛江南”“胜江南”种种赞美总是把“江南”作为最高水平的基准线。如果着眼于全球性的比较,江南也一样曾经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中心。21世纪初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中提出了18世......
-
〓 《名著阅读百问百答》:一本实用、高效的阅读教育操作指南
《名著阅读百问百答》,纪秋香、陈沛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定价32.00元《名著阅读百问百答》是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本阅读教育操作指南,它用一问一答的简单形式,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家长和教师在陪伴、指导学生阅读时常遇到的100个问题。这本书由全国整本书阅读领军人物吴欣歆担任顾问,由纪秋香、陈沛两位经......
-
〓 北大出版社向国家图书馆捐赠《儒藏》(精华编)
本报讯(记者 红娟)3月20日,《儒藏》(精华编)捐赠及入藏国家图书馆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强世功,《儒藏》(精华编)项目执行总编纂李中华、魏常海,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处处长章隆江,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卢伟,北京大学......
-
〓 我们该怎样推动“大众考古”——一场由考古普及读物出版引发的讨论
“考古是什么?有一些人会认为考古就是挖墓。我告诉大家,不是。”10月15日的一场新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重申了2017年他在首都图书馆讲座时的观点。这是一场特殊的新书发布会,社科院考古所来了20多位考古专家,有近十位是《文明探源:考古十讲》一书的作者,会议的议题不是考古新成果,也不是学科前沿动......
-
〓 两岸学者合著《台湾通史》(六卷本)首发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记者罗旭)六大卷,162万余字,历时七年,由闽南师范大学策划并组织两岸学者撰写的《台湾通史》(六卷本)17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首发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在首发式上致辞指出,丛书编写过程是“两岸一家亲”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两岸学者的历史担当,为推动海峡两岸史学界“共享史料......
-
〓 新书架:《汪世清辑录明清珍稀艺术史料汇编》(全6册)
汪世清辑录,白谦慎等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680.00元本书是汪世清数十年来搜集、整理的明清艺术史相关珍稀文献资料汇编。书中收录资料以明清之际徽州文人及新安画派为中心,涉及明清两代诸多艺术家的生平、交游、活动、作品著录等,其资料来源主要是文人别集、选集、书画录及人物传记、尺牍文献等。书中既保存了不少......
-
〓 “食”所从来——餐桌上的训诂
《餐桌上的训诂》 王宁 著 中华书局 【著书者说】 这是一本讲古代烹饪饮食文化的小书,也是一本普及训诂学的小书。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初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关系,但细说起来,关系还真挺密切。 这本书里涉及的都是烹饪饮食最普遍的事物,包括烹饪饮食的总名,烹饪原料及其加工,调料和人的味感,烹饪方法和厨艺、炊具和食具,饮食......
-
〓 刘跃进的2022私人书单:年年岁岁一床书
2022年注定要载入史册。这一年,国内外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都不过分。年终岁杪,新冠病毒已呈强弩之末,但传染力极强,我就不幸中招,发烧头胀,四肢酸痛,发展到后来,嗓子疼,流鼻涕。不知是感冒,还是“阳”,反正只能躺在床上。这样也好,可以把一年来翻阅过的书堆到床上盘点一番。没想到,看过的书还真不少,借用卢照邻......
-
〓 讲好中国美术考古故事——中国宗教美术考古编年史体系研究
宗教美术考古在世界学术界是显学,这个领域产生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和名家。中国有数千个宗教美术遗存,叙事生动,造型丰富,并且文脉沿革的连贯性极强。可以说,从完整性层面上认识这个大样本应当是中国宗教美术考古在体系建构上的一个逻辑起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选择儒、释、道三种主要美术类型,力求完整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70余年间......
-
〓 2021年8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商务印书馆第8期“月度新书发布会”如约与读者见面。该活动正值开学季,作为“新华绽放·商务印书馆文教读书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副总编辑余桂林、教科文中心主任蔡长虹,通过直播向读者推荐商务重点好书,发布2021年8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通过抽奖赠书与读者深度互动。经过读者投票......
-
〓 《云冈石窟纹饰全集》在青岛举行出版签约仪式
本报讯12月11日,《云冈石窟纹饰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出版协议签约仪式在青岛出版集团艺术馆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青岛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为达分别代表三方签署协议。王为达说,《全集》的立项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
-
〓 出版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推荐《中国哲学通史》
府建明: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哲学博士,编审。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江苏省十大名编辑”称号等。兼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推荐图书:《中国哲学通史》中国有没有“哲学”? 设若有,是谓“中国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这些问题曾在学术界有过一定的争论。现在绝大数学者认为这是个伪命......
-
〓 有形而持久的传统——《斯文在兹·“现代思想与文学”卷》感言
1998年,恰逢北京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之际,由北大中文系两位系主任费振刚和温儒敏先生联名主编的《百年学术——北京大学中文系名家文存(1898—1998)》出版。在这上下两部《百年学术》的前言中,两位先生这样追溯中文系的学术传统:北大中文系学术最鼎盛的时期是二、三十年代,以及院系调整,清华、燕京等校中文系合并到北大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