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地有大美,生生不息——《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里的哲与思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书者说】 春日又至,葱茏的绿意让天地之美又蒸腾与热烈起来。 四时的美感,仿佛在冬春交替之际显得尤为分明。实际上,四季变换、节气流转,不仅是斗转星移、时来景异,更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是植根于农业文明的生活之美,将中国人敬天亲地之生活美学渲......
-
〓 用理性与温情走出悲愤、走近真实
《激荡:晚清二十年》,马勇著,新星出版社2021年出版,定价:88元在《激荡:晚清二十年》中,我想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我们能不能重构我们的晚清史。大致而言,几十年前,当我们这一代学者还没有出道时,我们的晚清史,不论中外,也不论两岸,其实都是一个叙事模式,都是将晚清视为后世中国发展的拖累,是后世中国一切罪恶的根源。不......
-
〓 新书架:《秦封泥与秦文化研究书系》
《秦封泥与秦文化研究书系》庞任隆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5月,352.00元秦封泥是秦代各个文武官员书信往来时用于封箴秦简的“泥坨坨”,上面留有各种官印私章的文字印迹,每一个不过拇指大小,却被认为是窥视秦代文化的密码。书系从不同角度,解密秦封泥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美的信息,为喜爱秦文化,研习秦历史的朋友们打开......
-
〓 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评《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汉书》有言:“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汲取古典智慧以解决现实问题,是真正的“善言古”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正是这样一本言古论今的学术著作。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系统探讨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滋养与启迪作用,非常适合......
-
〓 关帝研究新力作,从人到神的梳理——读《关羽:从人到神》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刘、关、张兄弟结义的情节和传说为什么会在华人世界流传不息?当我有幸拜读濮文起先生新著《关羽:从人到神》(商务印书馆2020年9月出版)一书时,豁然开解,有了新的认识。原因就在于:关帝信仰是中华民族追根认祖,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媒介。濮先生在书中说:“我们发......
-
〓 王水照先生的钱学研究——读《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王水照著,中华书局2020年11月第一版,58.00元“钱学”自上世纪末初兴,到今已成显学。二十多年里,王水照先生一直是这个领域里公认的权威。为纪念钱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王先生日前出版了《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一书,这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本书甚得钱氏学术之精神,有钱氏学术之风格,远过王先生自谦的“半......
-
〓 《资治通鉴纲目》沉寂百余年后精彩重现
《资治通鉴纲目》(全十册)(宋)朱熹赵师渊编撰 中国书店出版《资治通鉴纲目》的产生和另外一部重要史书《资治通鉴》大有关联。《资治通鉴》成于北宋年间,当时司马光因深感千余年史书至多,却没有一部简明系统的通史,为帮助帝王更方便鉴古知今,从而编撰《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编成,共294卷,约300万字,与原来的历代史书总计为......
-
〓 发力原创领域 小博集携手蔡皋打造“经典中国绘本”
本报讯 2021年1月9日,中南博集天卷旗下少儿图书品牌小博集迎来三周年纪念日。小博集将与绘本大家蔡皋合作,携手打造经典中国绘本系列。蔡皋是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里那个身居闹市,仍然在屋顶布置出世外桃源的绘本大家;是把长沙俗语写成绘本的“长沙好外婆”;是那个笔耕不辍,让人觉得“生活一万个值得”的宝藏奶奶。小博集将蔡皋的......
-
〓 科举与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文治传统——读《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
《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王日根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108.00元王日根教授新著《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以下简称为王著),将科举与中国的文治传统相勾连,并指出明清时代的科举与两朝文治的关联度最高,将科举制度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这是作者继此前《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和《中国科举考试与......
-
〓 资深出版人佘江涛出书 探究出版的未来
本报讯(记者陈香)从2020年5月开始,资深出版人,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佘江涛在朋友的鼓动下,开设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开始了他“欲罢不能”的公号写作,平均每4天发布一篇推文,话题涉及出版、音乐、阅读、教育等,一篇篇谈论出版的文章,一句句击中出版行业痛点的“金句”,迅速刷屏众多出版工作者的朋友圈。日前,......
-
〓 丝路文明研究方兴未艾——“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前言
“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刘进宝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即出浙江是名闻遐迩的丝绸故乡,敦煌则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自唐代开始,浙江又因丝绸经海上运输日本,成为海上丝路的起点之一。1900年,敦煌学兴起后,中国学者首先“预流”者,即是浙江籍的学者罗振玉与王国维,随后几代浙江学人奋随其后,为敦煌学的发展与丝路文化的发扬光......
-
〓 《殷墟甲骨学大辞典》发布 甲骨学成为学术热点
本报讯《殷墟甲骨学大辞典》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该书出版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贺信的落实,也是对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的积极回应,对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亦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学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据中国社......
-
〓 清代旗人妇女的生活实相——读《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
赖惠敏教授的大著《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曾于2007年在台湾五南出版社发行过,颇获同行好评。十几年后,中华书局征得作者首肯,于2020年4月用简体字重新推出此书。新版不但在内容上有所增加,如作者新写了第一章“母仪天下:崇庆皇太后的万寿盛典”,以及最后的“结论”等,还按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的目录编号,将旧引大量......
-
〓 作为“压舱石”的人文学——读陈平原新书《文学如何教育》
2008至2012年间,学者陈平原出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那五年里,因为工作状态的调整,在继续从事专业研究之余,他还写下了数十篇文章,用他的话说,既然“杂事繁多”,只好“学会了见缝插针,将开场白、演讲稿、书刊序跋等,全都作为‘文章’来经营”(《花开叶落中文系·序言》)。不过,倘若把他的此类写作仅视为“应酬”或者“不得已......
-
〓 青年学者谷园新作《东汉兴衰史》解历史谜团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王莽竟是被小兵所杀? 光武帝为何放弃关中长安,转而定都洛阳……对于这些疑问,青年学者谷园在新书《谷园讲通鉴:东汉兴衰史》中为读者一一解开谜团。近日,作为第十二届河北省图书博览会的后续主题活动之一,该书发布会在河北沧州举办。本次活动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河北省出版传媒集团、沧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北省出......
-
〓 在细致的经典研读中探讨女性性别问题——为《坤道与空阙》序言
能够坐下来为王堃的这部新著作序,我深感欣慰。《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以儒家视角深入、细致地切入并探讨女性性别问题。王堃的学术研究的显著特征是,从细致的经典研读中产生哲学洞察力,并将此洞察力贯穿在研究当中,而她的研究出发点很恰当地落实在《周易》的形而上学宇宙论上。在道家和儒家的诸经典中,有这样一些经典文本,它们......
-
〓 新书架:《中国印刷史新论》
《中国印刷史新论》 艾俊川 著 中华书局《中国印刷史新论》综合运用文献引述、版面鉴定、词义考辨等多种方法研究中国印刷史,探讨在学界进行过激烈讨论或已形成“定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疑难问题,如雕版印刷起源年代、金属活字的制版工艺、特殊材质印版的鉴定与辨讹、中西印刷技术的竞争与交替等,并得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论。...
-
〓 中国古建之美:从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
【读书者说】 不久前,“十年九旱”的山西遭遇罕见秋汛,暴雨引发的洪灾不仅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对山西古建维护造成了巨大压力。“地上建筑看山西”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不只是美誉,更是古建保护的重担。中国古建作为文明“标本”,其保养绝不仅仅是颁布律令,增设围栏即可了结,更需要全民的理解和参与。 凝望古......
-
〓 给历史留份文学底稿——读《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
近几年来,舒晋瑜时有新书寄来,或交流中总会谈及正在准备出版的新书。我发自内心为她的成绩感到高兴。认识她逾二十年了,她始终做着同一份工作,坚守着同一个岗位:做一个专业的文学采访者。我对她始终不离一线的坚持感到钦佩,更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她从辛勤耕耘中不但尽到了一个报社编辑、记者的职责,而且也收获了自己的成绩。 在长期......
-
〓 《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中英双语版亮相
本报讯(记者 红娟)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于2020年联袂策划,正式启动以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为分卷主题的“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编写工作。本套丛书自立项以来,集结了众多国内外权威学者、作家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小切口”呈现“大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