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史与规制 技艺与格致——陈从周《古建之美》赏析
《古建之美》 陈从周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烛光流转,楼台寂寞。卓越的古典园林与建筑家、书画与散文名家陈从周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先生早年毕业于之江大学文学系,师承一代词宗夏承焘“杯酒劝长庚”的豪兴,也披染着浙中山水寺园的千载余情。后来他拜入“大风堂”,成为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一时画名鹊起。又以独具一格的方......
-
〓 大家写小文“古代中国百家谈”出版
本报讯 北京日报出版社与北京日报社理论部联手策划并推出的“古代中国百家谈”系列图书,围绕历史演进、治国理政、社会文化发展三个主题,收集、整理了《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史”“读书”等品牌板块2010年至2021年发表过的文章精华,重新梳理,集结成册。“古代中国百家谈”系列图书以“古代中国”为总主题,全方位讲述了中国古代......
-
〓 读书,是至上的愉悦——读孙犁散文集《野味读书》
《野味读书》 孙 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一个人读书兴趣的培植与养成,其根源一半在于天性,一半来自勤笃。对于真正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读书犹如一日三餐,恰似晨兴夜寐;爱书人遇到好书佳作,如同见到美味佳肴,味蕾顿开,由此派生出与读书瓜瓜葛葛的一些故事。这些真实故事和美妙体验以散文体裁摹写出来传布出去,无疑成就了读书史上一段......
-
〓 著者感言·郭嵩焘:中西文明竞争思路的开启者
《处变观通:郭嵩焘与近代文明竞争思路的开端》,李欣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58.00元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奠基人蒋廷黻说,在同时代人大多认为“西洋的轮船枪炮值得我们学习”时,郭嵩焘却注意到了“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学习”。从认识西方之“器物”,到认识西方之“制度”“文化”,这被认为是郭嵩焘“超时代......
-
〓 2021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
(按书名音序排列)这里是由中华读书报编辑部评选的年度十佳图书。选书的范围: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除有署名者为特别约请的专家撰写外,其余均由本报编辑部撰写。1.《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
-
〓 新书架:《宋代商业史研究》
《宋代商业史研究》,[日]斯波义信著,庄景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108.00元 斯波义信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出版于1968年的《宋代商业史研究》是其代表作。在海外汉学译介热潮中,此书一直没有简体版问世,可称汉学翻译的一颗遗珠。在书中,斯波义信对宋代商业做了极为细致的梳理,涉及交通运输的发达、全国......
-
〓 新书架:《北纬四十度》
《北纬四十度》,陈福民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68.00元 本书是一部围绕北纬四十度进行探究的文化大散文。作者以漫长的华夏历史为经,以北纬四十度地理带为纬,绘制了一幅别样的千古江山图。以长城为标志,北纬四十度之南是定居民族修城筑寨,掘土开渠,男耕女织;北纬四十度之北是游牧民族纵马驰骋,寒风劲凛,自......
-
〓 《紫庵文集》显示“诸子”独特文脉
本报讯(记者 陈香)前后历时16年整理,以子学研究闻名的学者魏际昌的全集《紫庵文集》由人民出版社推出。魏际昌以“训诂”贯通先秦名学,突破了其师胡适以“逻辑”贯通名学的藩篱,建立了首个立足于诸子本身的名学体系。魏际昌的学术研究深刻反映了近代中国传统学术由“西化”到回归的转变历程。《紫庵文集》是魏际昌存世著作的全面结集,收......
-
〓 尘封数十年,钱锺书选唐诗首面世
11月21日,为纪念钱锺书诞辰110周年,一部由钱锺书选定、杨绛抄录的唐诗手稿,经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排印成书,正式对外发布。该书定名为《钱锺书选唐诗》,是近40年来从未对外公布的文献,也是一部可供大众品读的独特唐诗选本。钱锺书选给杨绛的诗拿到钱锺书先生选定、杨绛先生亲笔抄录的唐诗手稿时,是2017年,编辑胡文骏觉得,以......
-
〓 新书架:《走出历史的尘烟》
《走出历史的尘烟》(上下),李菁著,团结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138.00元 该书采访了大量历史及文化领域有影响的人物。作者到哈佛大学与傅高义畅谈,在宋庄大画室听黄永玉戏说往事,冒着纽约的暴风雪探访贝聿铭家人,在切尔诺贝利30周年时重返现场,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和戈兰高地的军事线上感慨人类彼此的冲突和残杀……品......
-
〓 新书架之《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陈胜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78.00元 中国文化从何而来?又如何影响到我们?如此等等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很关切,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考古学从实物遗存的研究除非,提供一种新的科学视角。该书首先溯源文化的演化过程,确立文化的三重结构;然后溯源中国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分析中国......
-
〓 苗怀明《风起红楼》增订本出版
本报讯凤凰出版社最近推出的《风起红楼》(增订本),是一本新意迭出的新红学研究简史,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顾颉刚、俞平伯、鲁迅、陈独秀、汪原放、周汝昌、李希凡、蓝翎……围绕这些现当代红学研究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作者苗怀明广搜材料,探赜索隐,直言不讳,梳理了《红楼梦》在现代中国走过的传奇历程。这是苗怀明出版的第一本红学专书,......
-
〓 中华读书报6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李峰著,刘晓霞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2月第一版,128.00元《中华文明五千年》冯天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89.00元《魏晋南北朝》[日]川胜义雄著,林晓光译,九州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88.00元《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美]高......
-
〓 《世说新语》的流传及其他——为《世说新语解义》自序
一《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东汉末年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多年间士人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内容非常丰富,举凡政治、思想、道德、文学、哲学等方面皆有涉及,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珍贵文献。《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分为十卷(《隋书·经籍志》等著录为八卷)。唐人为了与汉代刘向所著《世说》(已亡佚)相区别,所以易名为《世说新书》或《......
-
〓 穿越千年的肝胆相照——读《在东坡那边:苏轼记》
《在东坡那边:苏轼记》,于坚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第一版,68.00元四十年来,于坚顺江东下,又溯流而上,去往苏轼抵达过的地方。苏轼所到之处,以诗会友,以大地为擘画之处。于坚写昆明,写建水,写巴黎,甚至写印度,都不稀奇。昆明是他的故乡,建水是他寄托古典乡愁的地方,巴黎是他一次又一次朝圣的世界艺术之都,印度......
-
〓 书衣在说话——作家孙犁“书衣文录”全编首次面世
孙犁著《书衣文录全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作家孙犁一生爱书、藏书、惜书,每有中意的书必购入,并用牛皮纸等包裹好,形成“书衣”。而当时若有见解或所感,便在书衣上简要记下,形成短小的题跋或日记。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在他的千余藏书上写下了550余篇这样的文字。近日,这550余篇文字,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整理成《书衣文录......
-
〓 阅读,让生命保持成长——读《纸页上的足印》有感
《纸页上的足印》 彭程 著 人民出版社 【读书者说】 丁酉年仲春,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彭程先生送我他的新书《纸页上的足印》,当时就通读了一遍,颇有所获。近来开设“滴石斋书话”专栏,头脑里冒出的当代作家谈读书的著作中,首先就有这一本。 之所以选择这本,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有自己藏书、读书、写书的丰富经历,关于阅读有许多......
-
〓 严家炎: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
中国文化,如果从轩辕黄帝时算起,已经有六千三百五十年左右(据学者钱锺书考查的材料)。若从春秋战国相接时算起,至今亦已两千五六百年,可以说久远而又丰富。《周易大传》有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是自强不息,一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性格:具有坚韧顽强、绵延不绝的活力和包容万物......
-
〓 看,时光在纸上流淌……——行走在二〇二一年的字里行间
岁月不居,旧年已去。 时光流逝,是永恒的潮流。然而,总有一种方式,能让时光停驻,甚至回流。这种方式,便是书写——当一本书付梓时,不同时代的知识与经验便自远古或未来而来,向当下汇集,凝聚着思想的火光,让人们重新理解自身的传统与所处的世界。 回味2021年的书香,似乎与“百年”“千年”“未来”等时间单位密不可分。书......
-
〓 清词中兴背后的宋词学——读《清代宋词学研究》
《清代宋词学研究》,曹明升著,中华书局2019年11月,68.00元随着《全清词》等大型词学文献丛书的持续推出,清词中兴的事实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已然有目共睹。然而清词为何会中兴? 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对宋词遗产的研究与总结。宋词也正是在这种研究与总结中,意义得到不断地生发和深化。那么宋词与清词之间究竟是何关系,清人如何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