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懈的汉学研究之旅——从《朗宓榭汉学文集》谈起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是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著名的中国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专家。他曾先后就学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并师从著名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uer)教授,于198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 冯梦龙的经学力作——读《论语指月》《孟子指月》两书
《论语指月》、《孟子指月》,[明]冯梦龙著,阿袁编注,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素有明代通俗文学第一人之称的冯梦龙先生,其平生所纂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亦即所谓“三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喜闻乐读;而他毕生殚精竭虑所撰的经学著作,如《四书指月》《麟经指月》《春秋衡库》《春秋定旨参......
-
〓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让大众进入考古的世界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总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39位撰写者。170万字。700余幅图版。5000余条考古学词目。1899年至2012年的考古学大事记、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经过7年2500多个日夜,中国第一部大型考古学辞典——《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终于出版了。中国应当有一部自己的考古大辞典——这个想法我......
-
〓 《大秦帝国》推出精粹缩写本
孙皓晖的长卷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精粹缩写本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大秦帝国》以全新的视角再现百家争鸣、商鞅变法、大秦帝国的生灭兴亡。原作分为6部。为适应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更简明有力地表达原著中所呈现的历史观,作者甄选出了书中最具分量的章节,将其浓缩为精粹缩写本。书中以战国秦与帝国秦为框架主线,删去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整......
-
〓 来新夏先生的随笔
“来新夏随笔自选集”(《问学访谈录》《书卷多情似故人》《说掌故论世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来新夏先生生于书香门第,青年时期的求学阶段是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度过的。他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时代,遭遇过“文革”的考验,可以说历尽坎坷磨砺,但内心深处蕴藏的老庄精神使其对人生有着超然而独特的理解。他的文章......
-
〓 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
在中国的读书市场,许多作者的走红,许多书籍的畅销,是让人很难理解的。王国维、陈寅恪的著作也能成为畅销书,不能不说是很奇怪的现象。《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风行读书界时,我并没有读到,反而是两年后在遥远的学术之都–京都,授课读书之暇,在闲适的心境中阅读了它。据我的体会,在不同场合、不同心境中读同一本书,感受是很不......
-
〓 实地考察不辞劳苦勤奋笔耕孜孜不倦周兴华年逾七旬新著不断
本报讯(记者庄电一)是彻底退休、颐养天年,还是继续追求、将所学全部奉献、少让人生留遗憾?曾任宁夏博物馆馆长的周兴华选择了后者:年逾七旬的他仍然没有停下野外考察的脚步、没有放下耕耘的笔杆,野外考察的新著也因此不断问世,考察收获和学术成果也超过了在职时期。 最近,周兴华将他刚刚出版的《宁夏史地新证——神秘南长......
-
〓 对中国佛教文学史原生态的探寻——读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
佛教与中古小说之因缘关系,是近现代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加以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梁启超、胡适、陈寅恪、鲁迅、钱钟书、季羡林、饶宗颐、孙昌武、加地哲定等前辈学者,或从细微处入手,注意对其中某些个案进行历史溯源;或从宏观上把握,着力描绘中古小说,特别是志怪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所受到的佛教因素的影响。他们不时迸发出的充满睿智......
-
〓 《我认识的钱锺书》:文坛前辈掌故娓娓道来
作者吴泰昌由于工作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起与钱锺书、杨绛夫妇频繁交往,历时20多年。作者根据交往中的感性材料和书信、题赠、签名书籍、合影等实物资料,写成此书。在书中,大师的生活点滴、文坛前辈的掌故,皆以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 《我认识的钱锺书》 吴泰昌 著 三联书店...
-
〓 《宋词菁华》前言
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中唐时代,开始由过去一统天下的局面,分化成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现实。所谓三分天下,首先是由于韩柳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散文创作的繁荣;其次,起源于民间的小词也逐渐登上文坛,而引起文人的重视,并尝试拟作,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波浪推涌,汇为奔流的江河,唐诗过后,竟成为宋词的天下。词原本是配乐的诗歌,而......
-
〓 读客图书重金引进,《古龙文集》独家授权
本报讯(记者 鲁大智)读客图书推出新版《古龙文集》,作为庆祝武侠作家古龙诞辰75周年的特别礼物。近日,该文集在京首发,古龙的粉丝史航和春树等到场祝贺,古龙次子叶怡宽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发布仪式。 “父亲本人很像他笔下的楚留香,挥金如土、嗜酒如命、风流倜傥,有时候一个晚上就可以写好一部作品。”叶怡宽回忆,他读......
-
〓 《中外漫画精选》:漫画永远不会过时
18世纪初,漫画在英国诞生。这种美术领域里的造型新样式,因其善于抨击讽刺时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漫画界,陆续涌现了奥斯卡·雅各布生、 埃·奥·卜劳恩、普斯泰伊·帕尔等大家,创作了《父与子》《尤茜卡小姐》《菲鲁特克教授》《小天使》及社会风情组画、新闻时政漫画等一系列经典名作,在各国媒体的读......
-
〓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44种
1、《东西建筑十讲》,汉宝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1月2、《唐诗的博物学解读》,胡淼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1月3、《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杜君立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7月4、《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
-
〓 新书架:《撂地儿》
《撂地儿》方继孝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老北京天桥文化包含的内容丰富,流派多样,剧目繁多。旧社会艺人的地位极为低贱,被看作是给人取乐的“下九流”。他们终日撂地儿,辗转各地卖艺,可依旧食不果腹。《撂地儿》一书收录的档案资料,是研究老北京天桥艺人生计维艰、度日如年的苦日子的极佳材料。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在介绍艺人......
-
〓 国学研究中的力作——读《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具有两千余年连续发展的历史,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历史文化。而所谓“国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学术思想属于理论思维活动范畴,历代思想家思想深刻、理论建树和学术著述浩瀚,构建了我国独特的理论传统和思维模式,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升......
-
〓 “北京口述历史”系列丛书:口述中的历史记忆
同仁堂 资料图片 历史本身是多元的,相对于传统史学,口述历史是对历史的更多元化的解读。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口述历史也展现了它更为多元的丰富内容。口述史无疑是微观的,因为微观,所以更加细腻,像是建筑的一砖一瓦。正是通过这些一砖一瓦,建立起一座大厦。口述史,好比是通过对一砖一瓦的观察,进行总结,而形成对这一大厦更为深入......
-
〓 往日生活的温情记忆——评梁晓声《父亲》
《父亲》:梁晓声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梁晓声的作品精选集《父亲》,收录了《父亲》《普通人》《初恋杂感》等作品,这些文章回顾了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细腻的笔触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过去时代的温存。梁晓声几乎把笔触集中在社会生活的底层人群,努力发掘他们平凡琐碎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凡。这些人物并不只是令人同情的对象,他们有倔强......
-
〓 画中的湘西桃源——读插图本沈从文《边城》
《边城》插图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读书有两种选择。一是读新书,从理论上讲,新书应该有新知,它从一个角度体现作者对一段生活、一个地域、一个学科、一种思想的独特思考。至于思考的深度与强度,就需要读者判断;二是读旧书,我曾写过题为《旧书与新知》的文章,里面谈到自己的新知,许多来自于旧书。因此,对旧书痴......
-
〓 多视角看地图——读《中国地图发展史》
自20世纪50年代王庸出版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地图学发展的专著——《中国地图史纲》以来,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地图史的书籍已有十多本,其中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卢良志所著、1984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学史》堪称良本。近期,作者又对其进行了修订,由星球地图出版社重新出版定名为:《中国地图发展史》。 《中国地图......
-
〓 见木见林溯源析流——评伏涤修《中国戏曲文学本事取材研究》
《中国戏曲文学本事取材研究》 伏涤修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在《西厢记接受史研究》《西厢记研究资料汇编》问世后,长期研究古代戏曲的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教授伏涤修又出版了《中国戏曲文学本事取材研究》。通读这部30万字的厚重之作,其对戏曲文学的文化观照,对戏曲文学本事的文献考辨,令笔者印象深刻。从整体格局看,《中国戏曲文学本事取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