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代八股文史》:八股文曾是求贤的国器
小沙弥出身的朱元璋,几番征战,终以一个乾坤大挪移,成为了朱皇帝。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也没进入科班拿一纸文凭,更没有科场一显身手的经历,但,他一旦当上了国家最高领导人,还是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才疏,昧于圣道”。他要在血腥杀戮中做吐哺的周公,“尽理天下,必赖天下之贤,然后足以有为”。 于此,曾在李善长、刘基目中......
-
〓 《私想鲁迅》:一份平民视角的真实存在
对国人而言,几十年来,“鲁迅”这两个字,曾经超越了一般的人名,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形成思想文化观念最重要的精神资源之一。对鲁迅的研究亦汗牛充栋,名家辈出。 不久前,由艺术家刘春杰历时两年,独立完成版画、文章及图书装帧设计的《私想鲁迅》一书出版。 全书由63幅木刻和56篇杂文组成,一......
-
〓 来新夏先生的随笔
“来新夏随笔自选集”(《问学访谈录》《书卷多情似故人》《说掌故论世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来新夏先生生于书香门第,青年时期的求学阶段是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度过的。他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时代,遭遇过“文革”的考验,可以说历尽坎坷磨砺,但内心深处蕴藏的老庄精神使其对人生有着超然而独特的理解。他的文章......
-
〓 “文学之都经典文库”在南京首发
本报讯“文学之都经典文库”首发式最近在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武定门青春书店举行。“文学之都经典文库”包括《诗国南京》《建康实录》《随园诗话》《笠翁对韵·闲情偶寄》四部作品,既具本土特色,又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多角度展示了南京在文化方面的成就。据悉,“文学之都经典文库”将以南京历史文化为中轴线,不断挖掘相关资源......
-
〓 彭程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平中见奇
本报讯继散文集《漂泊的屋顶》《镜子和容貌》《急管繁弦》之后,作家彭程推出最新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线装书局)。凭借着敏锐的感受能力,作家以有限的个体生命体验,感应和揭示无限的存在,透过日常生活状态挖掘灵魂深处的奥秘,通过感性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沉郁醇厚的理性力量。“同雷诺阿一样,彭程在这部作品中描写的大都是凡人细事,从......
-
〓 敦煌文学作品整理本提要
以分类辑录方式整理敦煌文学作品,在敦煌文献整理中开始最早,成果也最多,已正式出版的整理本不下数十种。本文拟就敦煌诗、词、赋和变文等不同体裁,选择其标志性成果予以评介,并对相关的学术进程做一个简要的勾勒。王重民《补全唐诗》 《补全唐诗》初刊於《中华文史论丛》第三辑(1963年),後收作《全唐诗外编》第一编(中华书局,19......
-
〓 让中国考古面向世界——读《王仲殊文集》
王仲殊著《三角缘神兽镜和邪马台国》日文版王仲殊著《汉代文明》英文版 新近面世的《王仲殊文集》收录中国社会科学荣誉学部委员、考古学家王仲殊70余篇学术论文及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内容厚重,其中许多涉及汉唐考古和中日考古比较研究的成果,已经被学界视作经典。 王仲殊的治学特点之一,和一些前辈考古学者同样,即以对于......
-
〓 《活着之上》:从人生的悲苦中寻找超越
《活着之上》 阎真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阎真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具有审痛意识和追求经典书写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聚焦普通知识分子,善于描写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尴尬处境和生存痛感,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的时刻警醒与深切关怀。在他新近推出的长篇小说《活着之上》中,主人公聂志远有着独立的人格,立志以曹雪芹、王阳明这样伟大的灵魂......
-
〓 《毛泽东诗词书法集》收录众名家手书毛泽东诗词
本报讯近日,由王凤琦先生收藏、名家书写的《毛泽东诗词书法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画册收录了60余位名家手书的毛泽东诗词。藏主王凤琦是位书画收藏家。“文革”中珍藏悉被抄家,转而请当时来往的书画家和文人墨客为自己抄录毛泽东诗词,计60余件。这批诗抄具有丰富多元的艺术性,反映了不同的书风和流变;又在不足一尺的笺纸......
-
〓 实地考察不辞劳苦勤奋笔耕孜孜不倦周兴华年逾七旬新著不断
本报讯(记者庄电一)是彻底退休、颐养天年,还是继续追求、将所学全部奉献、少让人生留遗憾?曾任宁夏博物馆馆长的周兴华选择了后者:年逾七旬的他仍然没有停下野外考察的脚步、没有放下耕耘的笔杆,野外考察的新著也因此不断问世,考察收获和学术成果也超过了在职时期。 最近,周兴华将他刚刚出版的《宁夏史地新证——神秘南长......
-
〓 《高阳说诗》及其后来
书当然只能一本一本地读,更可以选定一组,逐一读去,再前后联系起来加以思考。温庭筠词云:“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其此之谓乎。我最近就读了一组,其中的三本似有正——反——合之意。 《高阳说诗》一书(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3年版,1985年增订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重印版)虽然只是薄薄一本,内容却相当......
-
〓 台湾版《姚著中国史》在大陆首出简体字本
本报讯一部台湾版的大中华文明史——《姚著中国史》,近期由华夏出版社首次在大陆推出简体字本。该书由台湾历史学者姚大中先生独自创作,繁体字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台湾三民书局出版,被列入台湾大学参考丛书。《姚著中国史》共五卷,汇聚大陆台湾两岸以及日本、苏联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本书编撰体系独树一帜,超越王朝循环体系,从......
-
〓 虽瘦实腴,质朴的力量——评童庆炳《旧梦与远山》
《旧梦与远山》童庆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童庆炳和妻子曾恬童庆炳先生的遗作《旧梦与远山》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先生逝世几个月后,翻开这本书,恍若隔世。八十年生命情感,漫过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将真情真性的先生推到眼前。文中对平凡往事细节的真实记叙,重现了生活场景。篇篇散文连缀起来,即是先生八十年生命的厚重描画。散文情感真挚......
-
〓 不懈的汉学研究之旅——从《朗宓榭汉学文集》谈起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是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著名的中国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专家。他曾先后就学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并师从著名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uer)教授,于198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 江南岸·伊人·拈花微笑——品读《中国风·江南文化系列丛书》
资料图片 在中国梦的找寻过程中,作为中国文化微观澄明的江南文化,如何用一种现代性的中国话语去建构一个有生命的古典人文江南,编织一个可供世人想象、期冀甚至再现的“温软之地”,成为一个微妙至深的玄思。癸巳年仲夏,由刘士林、洛秦再次修订的《中国风·江南文化系列丛书》,以独创的“诗性文化理论”,再次丰盈了人们心中对古典江......
-
〓 《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走进缠绵悱恻的词心
《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徐晋如著,长春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39.80元 徐晋如认为词便是词人的有病呻吟。那些千古名作里流泻出来的伤感、无奈甚至悲苦,因为真挚而深情,体现出深刻的悲剧情怀,因此有了永恒的意义。徐晋如的新书《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以下简称《长相思》)刚刚完稿之时,就有......
-
〓 对中国佛教文学史原生态的探寻——读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
佛教与中古小说之因缘关系,是近现代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加以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梁启超、胡适、陈寅恪、鲁迅、钱钟书、季羡林、饶宗颐、孙昌武、加地哲定等前辈学者,或从细微处入手,注意对其中某些个案进行历史溯源;或从宏观上把握,着力描绘中古小说,特别是志怪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所受到的佛教因素的影响。他们不时迸发出的充满睿智......
-
〓 国图出版甲库善本丛书
本报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王珏)近日,国家图书馆在京举办“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出版座谈会。甲库善本是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的宋元明早期善本专藏,以清学部图书馆所收内阁大库旧藏为基础,涵盖了江南旧家藏书、敦煌经卷以及清末民国几代学人潜心搜罗的成果,多宋椠元刊、秘抄精校、珍贵稿本以及名家批校......
-
〓 《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抢救布达拉宫千年医学古籍
上图为西藏藏医学院副院长陶晓华(左)在向黄福开赠送《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 10月9日,西藏藏医学院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赠送《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仪式在北京藏医院举行。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表示,这套书是目前对藏医药文化最全面的整理,对藏医药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由西藏藏医学院古籍文献整理课题......
-
〓 金融学博士戴萦袅“微观”《红楼梦》
本报讯日前,戴萦袅新书《微观红楼梦》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戴萦袅是上海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目前在欧洲攻读金融学博士,能用中文、英文和德文写论文和小说、散文。从小喜欢古典文学的戴萦袅对《红楼梦》尤为喜爱,自2013年起撰写了一系列以“微观红楼梦”为主题的散文。本书即为这些文章的结集,有关于《红楼梦》的个人审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