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透过历史的天窗——评《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
通过历史文化遗存的爬梳和提炼,引导人们从关注抗战史实转向追索抗战的文化实践,这是《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留给人们的重要价值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丁宗皓主编的《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1895—1945)》(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文化抗战》)行世。这部书是辽宁日报社精心策划推出的“......
-
〓 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评《语言与国家》
《语言与国家》:赵世举主编;商务印书馆、党史读物出版社出版。“语言与国家”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谓之“历久”,是因为许慎早在大约两千年前,就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将语言文字与治国理政联系起来。谓之“弥新”,是因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语言与国家的关系有待更加深入地研究。赵世举主编、全国......
-
〓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出版
2014年4月,《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正式出版,图录根据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单,以文字分类、以时代先后为序,收录了众多珍贵典籍。2013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包括1516部古籍。本批《名录》包含诸多亮点:一是甲骨文首次入选。全国7家单位收藏的53872片甲骨文入选名录,殷墟甲骨文有着......
-
〓 文化视角:古迹新知与人文洗礼
《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 葛承雍 著 文物出版社 朴素典雅的《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阐述了建筑遗产不仅记录着物质技术史,也记录了文明观念史。通过文物建筑关注人文熏陶的洗礼,是一个国家不甘只重技术不重人文的品德,因为建筑遗产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文明国家共有的精神财富和人文理念。本书以......
-
〓 牟钟鉴新著阐释“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新书座谈会最近在京召开。年近八秩的牟钟鉴教授受教于冯友兰、任继愈先生,现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2012年获得“孔子文化奖”。《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是牟钟鉴先生多年思考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的成果,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以......
-
〓 文出如花美眷字载似水流年—《传奇女书》流淌出的细腻景致与美丽哀伤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赵丽明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女书书法 上善若水本文图片均选自《传奇女书》作为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我的学习汉语的意大利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常会在课后跑来问关于女书的事。什么是女书?女书是用来做什么的?女书怎么会引起外国人——尤其是欧洲人那么大的兴趣? 作为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系统的......
-
〓 怀念吴泽先生——《中国近代史学史》(修订本)编后记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修订本)主编吴泽先生,作者袁英光、桂遵义两位教授,都是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老师。因袁英光先生、吴泽先生先后仙逝,桂先生不辞辛劳,独自对全书进行了较大修订,在保留全书整体风格不变的前提下,改正了鲁鱼亥豕之类的错误,另外还增补了不少新内容,使本书更加完善。《中国近代史学史......
-
〓 如何建成一所卓越的大学——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美】乔纳森·R.科尔著 冯国平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学之道》是一部探讨高等教育的著作。该书作者乔纳森·R.科尔,从1989年到2003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首席学术官(教务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长达十四年之久。卸任后,科尔为哥大十四位校级教授之一(李政道先生退休前即为哥大校级教授),亦为江苏省高等......
-
〓 《清代名人传略》谱中美两代史学家佳话
恒慕义邓嗣宇 1945年,两卷本《清代名人传略》由美国官方机构政府印刷局出版并首先在华盛顿发行,由此填补了美国汉学研究的空白。这本书最早是在1937年由美国汉学家恒慕义主编、中美两国汉学家共同完成,是一部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的汉学著作。胡适曾为这本著作撰写序言,“至少在目前来说,没有任何语言包括中文在内的著作可......
-
〓 探秘林风眠的后半生——读《画未了:林风眠传》
《画未了:林风眠传》,郑重著,中华书局2016年2月第一版,48.00元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研究林风眠绘画艺术的论文、专著可谓汗牛充栋,难以详数。但林风眠的传记则是屈指可数,可读而又可信之作更是少之又少。郑重先生的《林风眠传》(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和2008年版)无疑是一部筚路蓝缕之作,影响......
-
〓 中国人的性格、灵魂和情趣——叶朗谈《中国文化读本》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朱良志著 外研社 2008年4月出版 “向普通读者介绍中国文化,既要通俗、生动,还要为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有深度的认识,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北京大学教授叶朗这样总结撰写《中国文化读本》的心得。 2007年,正值北京奥运会前夕,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成......
-
〓 《浮士德》精神:永不满足乐观进取
习近平主席当知青时为借一本《浮士德》而步行30里的故事近日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国内网民的热议。今年三月习主席出访德国还曾在演讲中妙用《浮士德》中的人物来反击“中国威胁论”,在海外反响热烈。《浮士德》是被恩格斯称为“天才诗人”的歌德晚年最成功的文学巨著,它是对人类的一首颂歌,充分肯定了人生的价值,赞扬了人的进取精神......
-
〓 深入解析巫术文化
巫术是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话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研究》以巫术神秘主义为研究对象,讨论巫术的性质、起源、分类、功能,巫术与宗教、迷信、科学、哲学、魔法、民俗等方面的关系,解析中国民间的巫师巫术,是反映当代学术界研究巫术问题的最新成果的重要专......
-
〓 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化——谈《二十一世纪的儒学》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著 中华书局 近20年来,儒家如何在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中,促进平等互惠的“轴心文明”之间的文明对话,成为我的科研重点。我的终极关怀——“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必须在这一论域中才能落到实处。 儒家在今天应该如何自我定义的课题,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困难重重的问题。最明显的困难之一是......
-
〓 著作者言:《唐人轶事汇编》《宋人轶事汇编》的编制
《宋人轶事汇编》,周勋初主编,葛渭君、周子来、王华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初版《唐人轶事汇编》,周勋初主编,严杰、武秀成、姚松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初版(图为2015年版)一有关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自《世说新语》等书问世后,一直受到知识阶层的重视和喜爱。只是这类随笔式的著述,内容庞杂,水平良莠不齐,古人......
-
〓 《书卷多情似故人》:民国小品文撷珍
《书卷多情似故人》将民国时期林语堂、胡适、鲁迅、巴金、茅盾、戴望舒等大文学家们发表在文学报刊上优美小品文撷英取华、结集出版的文化精品。 本书编者倪雪君博士,是一位在著名高校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学者。她在从事近现代文学史研究时,研读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优秀文学期刊,为大师们在治学、读书、立言等方面的智慧、思......
-
〓 顾立雅与《中国之诞生》
顾立雅收藏的部分甲骨 《中国之诞生》(The Birth of China, 1936)是美国汉学家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的成名作,完成于他在北京留学期间(1932—1936)。顾氏回国后长期执教于芝加哥大学,是该校中国及东亚研究的奠基人。顾立雅去世后,他的学......
-
〓 《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第一卷发布全面展示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
目的不在追索而是学术研究 “了解海外藏中国文物目的不在追索,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明确地说。 3月26日,《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在国家博物馆首次公开亮相,它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主编的大型学术性系列丛书《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
-
〓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迟到半个世纪的回忆
图为书中照片,梁思永(左)与梁思成1935年春在安阳殷墟考古工地。“思文”二字,语出《诗经·周颂》:“思文后稷,克配彼天。”意思是说,后稷的文德,当配享于天。引申为后世对先贤事迹的追念。这部《思文永在》就是一部追念先贤的著作,满怀一位女儿对自己父亲长久的眷恋与怀念,父亲的名字——思永,在嵌入书名的同时,更是深深地嵌进作......
-
〓 探究近代中国的时间之史——读《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不夸张地说,晚清民国文学中所呈现的各式时间体验,着实构成了中国现代性兴起之史中极为独特的一个部分。这不仅决定了我们考察近代时间观念转变的时候,无法漠视文学史料,同时也解释了时间观念的现代性研究,往往为文学研究者所热衷的原因。然文学视野的时间研究,不免相对淡化历史的维度,常常难以餍足史学研究者的胃口。 在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