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展现反法西斯英雄的伟大与崇高——张雅文和她的新作《与魔鬼博弈》
二○一四年张雅文(左)在德国采访拉贝孙子拉马斯·拉贝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与到访的比利时国王菲利普会晤时,向比利时国王赠送了作家张雅文的反法西斯题材小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张雅文又推出纪实文学新作《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这两本书是同一个来......
-
〓 堪为范本的印光与净土之研究——评《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
印光 中国文化崇尚易简,禅宗与净土宗作为中国化佛教最为广布流传的宗派,禅宗易知,净土宗简能,正合乎易简之风。学术界研究禅宗之著述颇多,尽管佛教界归依净土者众多,然学术界多认为净土宗思想性不足,故研究者少见,推许其理者更显希微。中国现代化过程发展至今,信仰危机日益显现,净土宗专力于信仰实践的价值更是随之凸显,其宗师......
-
〓 谈清中期词之价值及我与《全清词》编纂之因缘
《全清词·雍乾卷》,张宏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1600.00元 在清词史上,清中期词一向被视为“蜂腰”,不受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清初刚刚经过改朝换代,盖正如叶恭绰在《广箧中词序》之所言,乃是“丧乱之馀,家国文物之感,蕴发无端”,所以当时的词有各种不同的风格,但都有真实的悲慨和感情,可......
-
〓 明清女子如何追求“不朽”——读《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李国彤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第一版,32.00元 古代士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追求。在人们印象中,这些属于男性的精神世界,大体与女性无关。关于明清时期的女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莫不是鲁迅笔下祥林嫂那木讷、灰黯的经典形象。明清女性真的遭受着深重的压迫么......
-
〓 《浮士德》精神:永不满足乐观进取
习近平主席当知青时为借一本《浮士德》而步行30里的故事近日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国内网民的热议。今年三月习主席出访德国还曾在演讲中妙用《浮士德》中的人物来反击“中国威胁论”,在海外反响热烈。《浮士德》是被恩格斯称为“天才诗人”的歌德晚年最成功的文学巨著,它是对人类的一首颂歌,充分肯定了人生的价值,赞扬了人的进取精神......
-
〓 《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第一卷发布全面展示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
目的不在追索而是学术研究 “了解海外藏中国文物目的不在追索,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明确地说。 3月26日,《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在国家博物馆首次公开亮相,它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主编的大型学术性系列丛书《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
-
〓 溥仪关于《我的前半生》的批校
《我的前半生》批校本、灰皮本、全本等多种版本,群众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群众出版社在1964年3月推出《我的前半生》(简称“定本”)之后,过了43年的漫长岁月,又推出《我的前半生(全本)》,过了47年的时间又公开出版了《我的前半生(灰皮本)》,49个年头之后,则把《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摆在了读者的案头。一部......
-
〓 《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开放立体的近代小说系统
《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陈大康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680.00元 近代小说文献搜集与研究工作,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已经取得不斐的成就,各类书目、文献集陆续问世,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小说研究。然而,这些工作也有共同的不足:一是著录的书目不全,即使是著录最多的樽本照雄先生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
-
〓 《岭南学报》复刊影响学界
本报讯由岭南大学中文系主办为期两天的《岭南学报》复刊学术会议之四“现代与古典文学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编与理论重建”国际研讨会议于2016年9月29、30日召开。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指出,此次研讨会穿越古今,回望过去,展望将来,衍生想象,是人文学术研究的新体现。《岭南学报》创办于1929年,1952年因岭南大学解散而闭刊,曾......
-
〓 《抗战纪念建筑》:用建筑铭记抗战历史
城新四军纪念馆纪念雕像 资料图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FP 到2014年7月7日,距离抗战爆发已过去了77年。作为一名建筑学人,我希望民众能在抗战建筑中,去感受那段历史。 建筑与战争似乎并不相关,但纵观中外,战争常常以建筑物的损毁为代价,建筑也能让人们铭记历史。用事件建筑来纪念一个民族的抗战,是一种智......
-
〓 汪涌豪:侠对中国人的意义何在
聚焦图书:《中国游侠史论》《侠的人格与世界》《中国游仙文化》活动安排:讲座:中国人的游侠与游仙时间:8月20日14:00—15:30地点:上海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上世纪90年代,专事古代文学、美学与批评史研究的汪涌豪忽然兴致勃勃做起了游侠研究,并撰成《中国游侠史》《侠的人格与世界》(与陈广宏合著)二书,首开这一专题史研究......
-
〓 解读《日本侵华密电·七七事变》: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2017年年初,一段关于日本阿帕(APA)酒店在客房中放置否认侵略战争的右翼书籍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传开,并在中国民众乃至世界各国民众中引发了强烈的愤慨。而书籍作者、酒店集团董事长元谷外志雄则在这一事件之后明确表示绝对不会撤书,并宣称这些书籍是为了传播“真正的日本历史”。真正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能了解历史的真......
-
〓 人文情怀·朴学精神·个案研究——读《一个人的呐喊》
诚如严家炎先生所言:“出版鲁迅传记,无论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还是朱正自己都不是第一遭。”“鲁学”,俨然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红学”,近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是蔚为大观,自李长之先生的《鲁迅批判》以降,相关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了。“鲁学”的发生与发展,有王富仁先生的《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书详加述评,不需我辈赘言。在这样的背......
-
〓 《画里画外话楚辞》:话不完悟不尽的楚风辞韵
《画里画外话楚辞》,张锁军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39.80元 佳作不厌百遍读,细研精思情志生。带着这种情感研读《楚辞》诸章,并撰写《画里画外话楚辞》一书,颇有感慨。一年的时间,从研读到付梓,时而长吁短叹,时而拍案扬眉,陪着屈原之魂游荡于南国楚地。捧着呱呱坠地的墨香书儿,似乎看到了一尊完整的屈子雕......
-
〓 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化——谈《二十一世纪的儒学》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杜维明著 中华书局 近20年来,儒家如何在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中,促进平等互惠的“轴心文明”之间的文明对话,成为我的科研重点。我的终极关怀——“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必须在这一论域中才能落到实处。 儒家在今天应该如何自我定义的课题,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困难重重的问题。最明显的困难之一是......
-
〓 家书中的家国情怀——评《图说红色家书》
周继芳致儿子周扬的信 图片选自《图说红色家书》张丁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说红色家书》是2015年中国好书《抗战家书》的姊妹篇。《图说红色家书》依然保持了家书所承载的鲜明时代特征,自身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力透纸背浸润的情感。本书共收录了45个家庭的60封家书,作者既有陶铸、邓子恢、滕代远、帅孟奇、周扬等老一辈革命......
-
〓 文出如花美眷字载似水流年—《传奇女书》流淌出的细腻景致与美丽哀伤
《传奇女书——花蹊君子女九簪》赵丽明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女书书法 上善若水本文图片均选自《传奇女书》作为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我的学习汉语的意大利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常会在课后跑来问关于女书的事。什么是女书?女书是用来做什么的?女书怎么会引起外国人——尤其是欧洲人那么大的兴趣? 作为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系统的......
-
〓 为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正名—读《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
汪曾祺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中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多年来,关于他的《受戒》《大淖记事》等代表作品研究较为充分,近期关于他的研究领域正在扩大,早期作品正在不断地被发现被阐释,新的研究成果值得期待。汪曾祺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但难以归类并不是说就不能归类。汪曾祺自己在文章中就曾谈到过这个问题。在写于1988年的散文《......
-
〓 探秘林风眠的后半生——读《画未了:林风眠传》
《画未了:林风眠传》,郑重著,中华书局2016年2月第一版,48.00元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研究林风眠绘画艺术的论文、专著可谓汗牛充栋,难以详数。但林风眠的传记则是屈指可数,可读而又可信之作更是少之又少。郑重先生的《林风眠传》(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和2008年版)无疑是一部筚路蓝缕之作,影响......
-
〓 无边光景一时新——《落帆山东第一州:明代朝鲜使臣笔下的登州》简评
对中国形象、中国文化的观察与反思,有自省、比较与“旁观”三种视角,“旁观”亦即外国人的“中国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重视倾听外国人述说的“中国故事”。在对外国人“中国观”的借鉴中,人们似乎更重视“西方的视野”及相关文本的翻译,出版了一些论著,如黄兴涛、杨念群主编的“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译丛等;而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