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南明史料的一个钥匙——《谢国桢全集》出版有感
谢国桢像《乡园忆旧录》跋《悔馀存稿》《顾炎武与惊隐诗社》《谢国桢全集》 谢国桢著 北京出版社 看到书案上的十册《谢国桢全集》,不由感慨万千。屈指算来,先生离我们而去已经33年了。当我把先生全集出版的消息发到微信上以后,立刻得到众多友人点赞或留言,其中不乏年轻朋友。这实在是一件令我深感惊喜的事情。我由此而想到,中国......
-
〓 “明史书系”试图确认已有精神资源 推荐图书:李洁非先生新著
刘稚,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最近编辑的图书有《和我们的女儿谈话》、《隐身衣》、《黑洞:弘光纪事》、《野哭:弘光列传》、《武士会》、《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 李洁非先生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专长,他的《解读延安》、《典型文坛》、《典型文案》系列专著可以说深具史家的眼光和治史的格局。 没有想到他对明史......
-
〓 光明书榜之《重启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十八讲》
《重启教育改革》是作者的一部新稿,探讨了包括“学生负担为什么减不下来?”“‘择校热’背后的制度性力量”“大学为何成为问题?(上下)”“求解‘钱学森之问’”“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被忽略的‘短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困境”“教育均衡化:公平像阳光不可或缺”“考试不改,教育难兴”“教育腐败根在何处”......
-
〓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循百家姓氏探民族源流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徐铁生编著,中华书局2014年4月第一版, 398.00元 中华民族姓氏知多少?这不仅是一个屡问而难答的饶有兴趣的问题,更是一个姓氏学、民族学、历史学,乃至关涉到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重大学术问题。古代姓氏书有《百家姓》《千家姓》,乃至所谓《万姓统谱》(明凌迪知撰),但将现存古代所有姓氏......
-
〓 收集孔子言论最全的书《子曰》出版
《论语》之外,孔子言论还有多少?散落在何处?由栾贵明编写、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子曰》一书提供了答案,这本目前孔子言论收集最齐全的书分为四编:甲编为《论语》;乙编收录了《孟子》等书中明确称引孔子的言论;丙编采编《孔子家语》中引用孔子言论及语境的记录;丁编首次将孔子三个有关“七日”的故事编辑成集。 为什么要......
-
〓 集部视野——《集部视野下的辞章谱系与诗学形态》一书后记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最初都借用了外来的观念、术语。此后,这些外来观念、术语逐渐反客为主,运用它们来描述中国文学进程、判定作品意义的做法逐渐成为主流,甚至一度成为近乎唯一通行的方法。中国文学研究中“中国文学传统”的迷失,正是这个学术走势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反省上述流行方法,普遍感到有必要将“......
-
〓 《丰子恺插图鲁迅小说全集》两个“全部”填补空白
本报讯(记者 鲁大智)《丰子恺插图鲁迅小说全集》近日由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首部既收录鲁迅全部小说作品,又收录丰子恺全部以鲁迅小说为题材的漫画作品的合集。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也堪称上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百科全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
-
〓 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为《中国名镇志丛书》作序
“国有史,邑有志”,中国自古就有注重编史修志的传统。按照我国目前地方志行政法规,国家各级地方志机构的法定职责是编纂省、市、县三级志书,并不包括县以下的乡镇志和村志。这种规定,一方面可能因为全国有数百万自然村落和数万乡镇,全部实行官修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我国历史上就有“皇权止于县”的说法,县以下的民间社会历来是一个......
-
〓 别具会心的日本观察——读《知日的风景》
《知日的风景》 汪涌豪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作人在《日本与中国》中说过:“中国在他特殊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必要与可能,但事实上却并不然,大家都轻蔑日本文化,以为古代是模仿中国,现代是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所谓特殊地位,想必是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为近邻,文化勾连紧密,彼此知之甚深。然而诚如谚语所说,“脸对脸,......
-
〓 《谈艺问源》《中华维度》出版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记者李苑)日前,三联书店旗下生活书店出版了《谈艺问源》《中华维度》两本文集,书中收录了八十余位学术界、文艺界政协委员发表在《人民政协报》副刊上的美文。在围绕文集举办的文艺沙龙暨“文化走亲”座谈会上,该书主编、人民政协报总编辑周北川表示,副刊对于一张报纸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体现报纸的办刊特色,......
-
〓 楚简重光绝学复兴——读杨华《古礼新研》
中华民族号为礼仪之邦,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最后奠定辉煌之宗周礼乐文明,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从一人之冠礼、丧礼,到一邦之吉凶军宾嘉五礼,几至于无事不关涉礼。有威仪可观,有等级可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仁义内蕴,忠诚外化,当廷为谦谦君子,万民之望;临阵为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仁覆四海,义襄天下,钟鸣鼎食......
-
〓 中西之间,对史学现状的反思——读《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
《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王希、卢汉超、姚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39.00元 对于任何一个以史学为志业的人而言,《开拓者》都是一本既可读又耐读的书。它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是其中所闪耀的思想却并不亚于专著。王希、卢汉超和姚平等编者采访了埃里克·方纳、史景迁、王赓武、金冲及等中外史......
-
〓 《小难民自述》:有一种力量叫“生于忧患”
图为新书的插图。图为新书的插图。上图为作者“小岵女士”及旧书封面,下图为新书封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推出一系列相关主题的著作,提醒人们不忘历史,更好地开创未来。在渐成规模的作品群里,江苏人民出版社刚刚推出的《小难民自述》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它显然不属于严谨学术......
-
〓 《张爱玲丛考》:为“张学”添砖加瓦
《张爱玲丛考》 陈子善著 海豚出版社 张爱玲研究成为“显学”,是晚近20余年的事。在此之前,张爱玲是何种人,恐怕专门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学者,也所知寥寥。张爱玲1952年夏出国以后,她的名字就随之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好在此后内地出版的一本书中还论及她的文学创作,那就是魏绍昌主编,1962年10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
〓 回到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读陈祖武教授《中国学案史》
华夏自晚清之后,治法百弊丛生,政教之学因之败亡。民国之初,学制重建,于是学术范式变换,四部之书,成为七科之学。本来,中国学问重于合,多指向身心性命,典章制度。而西方现代学术重于分,多以某一角度对思想学术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分别之眼光,看待和合之学问,一方面固然有利于对传统学术进行条缕化的分析,但一方面也导致学术之全体大......
-
〓 一部别开新面的经学研究著作——评吴从祥著《王充经学思想研究》
近二三十年以来,经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在众多的经学研究著作之中,吴从祥博士的《王充经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可谓别开新面。此书以《论衡》为基本材料,从思想渊源、经学观、经学思想、史料价值、影响等方面,对王充经学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 经学研究历史久远,成果......
-
〓 “非遗”研究新视野
当今世界已步入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正是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应运而生。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的出版恰逢其时,在“非遗”方兴未艾之际,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深切的忧患情怀和长期工作在文物抢险第一线的独到经验,对“非遗”提出了独到见解。在人们还在讨论“非遗”时,他已用前瞻性的文化眼光,提出建立“......
-
〓 研究郭店楚简弘扬人文精神——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论文集汇集了于1999年秋天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联合举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80 多篇高质量的论文。 这部装帧精美......
-
〓 诸子百家思如海 传承精髓发新花——《子海珍本编》第一辑问世
2013年11月30日,山东大学隆重发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的首批重大成果《子海珍本编》第一辑。中国古代将经典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子”指诸子百家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14类,从老子、庄子直到金刚经、茶经、红楼......
-
〓 《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寻找回来的典籍
《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 凤凰出版社 当前,中国的域外汉籍研究正方兴未艾。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金程宇先生编选之《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可谓适逢其时、功德无量。 “域外汉籍”涵义较广,其中之一是指在中国境外刻印或抄写的中国汉文典籍。在东亚汉字文化圈,汉籍版本除了在中国境内刊刻抄写的中国本之外,尚有朝鲜本(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