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诸葛亮家族的文化——读《琅邪诸葛氏家族文化研究》
汲广运教授所著的《琅邪诸葛氏家族文化研究》一书,41余万字,主要研究了诸葛氏渊源、诸葛氏家族的发展繁荣及兴衰原因、诸葛氏家族的婚姻与交友、诸葛氏家族的家学家风及人才培养、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氏家族的文化遗存、诸葛氏家族的文化及影响。从时间跨度上讲,主要研究诸葛氏家族的兴盛期,即从西汉中后期的诸葛丰到南朝刘宋时期......
-
〓 名家随笔丛书:放射思想的光芒
科学出版社从2011年开始,陆续推出《名家随笔丛书》,邀请名家通过回忆、思考,总结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和人生经历,彰显人性之真、善、美,为大众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启迪性强的原创性图书。《名家随笔丛书》根据作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历史文学类、艺术类、科学技术类、教育文化类、时政经济类。从书的作者均为......
-
〓 研究区域民俗文化的意义——读《大同民俗文化形态研究》
山西大同大学薛文礼老师的《大同民俗文化形态研究》,对我触动很大,我很愿意藉此谈谈我对研究区域性民俗文化的理解。 我之所以看重对民俗的研究,有两点,一是其对政治“遮蔽”民生的“去蔽”功能,一是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重新确认自我的功能。 先说其对政治“遮蔽”民生的“去蔽”功能。“文革”是一个极端政治化的时代......
-
〓 《长安之春》:文化交融下的唐代长安
《长安之春》日文版书影石田干之助 唐朝以其开放的姿态,包容外来文明,并以其繁荣的盛况,影响周边。都城长安,便是这一文化交融的缩影,对于古今中外的人们来说,长安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也成为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十分引人关注的对象,近百年来,研究著作频出。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的《长安之春》,便是这类著作长廊中绽放着光芒的一部,......
-
〓 评《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
《愁多焉得玉无痕——试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奇文奇评。至纯至淫,红楼绝响之音;因情悟道,石头点金之笔。2007-2-8《人间万姓仰头看——试论贾雨村形象》小雪:竟读大作,与其姊妹篇珠联璧合,堪称佳作。岂惟出自对《红楼》之独到感悟,更显示对现实之深切体味。悲悯之情,溢于言表;普渡之德,情不自禁。2007-3《世外仙姝寂......
-
〓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走向自觉的当代学术史研究
当代学术史研究的觉醒既是学术研究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基本表征之一。余三定是致力于推进我国当代学术史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学者,他主持的《云梦学刊》可谓当代学术史研究的重镇,他最近推出的专著《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以下简称《热点研究》)是逐步走向自觉的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和代表作品之一。该著以其......
-
〓 一部别开新面的经学研究著作——评吴从祥著《王充经学思想研究》
近二三十年以来,经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在众多的经学研究著作之中,吴从祥博士的《王充经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可谓别开新面。此书以《论衡》为基本材料,从思想渊源、经学观、经学思想、史料价值、影响等方面,对王充经学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 经学研究历史久远,成果......
-
〓 历代僧诗的菁华——为《僧诗三百首》序言
《僧诗三百首》 杨镰 蔡琨 主编 广陵书社僧诗,即中国历代佛教僧人写作的诗篇。两千多年前,佛教萌生于古印度。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前后,佛教文明北行,越过荒原峻岭,传播于西域,构成西域三十六国的文化地基。东西汉之际,历经“丝绸之路”,佛教文明沿河西走廊传入华夏各区域:中原、东北、西北、东南沿海……佛教文明融入中华文明,历......
-
〓 《中国教育大系》(第三版)新增一卷
本报北京9月1日电(记者李苑)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教育大系》(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第三版中新增了一卷《21世纪初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大系》(第三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套全面梳理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大型系列丛书。丛书共12卷,约3000万字,包括《历代教育制度......
-
〓 第十二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楼宇烈著,中华书局这是一本追问反省之书!在书中,作者追根溯源,对中国传统文化从容道来,对中华民族的原创成果充满崇敬。在书中,作者旁征博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分析比较,辩证评判,努力澄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读,对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失衡、缺失,条分缕析,直言不讳。在书中,作者反思一个世纪中国......
-
〓 新书推介:《中国近代国学研究》
《中国近代国学研究》魏义霞著2013年12月出版58.00元 什么是国学,尤其是近代以降的国学,其历史语境如何,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而形成其特定的内涵?作者系统梳理了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和章炳麟五位近代文化名人的国学研究,试图揭示国学与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宗教和儒学之间的某种关联,进而对国学的进路......
-
〓 厚重专著《卜子夏考论》解决学界疑难问题
本报讯 1月20日,《卜子夏考论》出版发布会暨首发式在子夏故里温县举行。本书以34.3万字的篇幅,详实考证、论述了子夏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及教育实践,传授《六经》的业绩和教育思想,从而揭示出其参与创立孔子学说体系的思想创造之功,肯定其为继孔子之后为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一代文......
-
〓 “无信人言,人实诳汝”——《宋元明词选研究》读后
就文学研究而言,现当代文学研究比古代文学研究热闹些;古代文学研究之中,又以小说、戏剧较受人关注,先前被视为文学正宗的诗、文,反倒成为失宠的佳人;被视为诗余的小词,似乎从来就没有挣到过很高的地位。相对于唐宋词及近年关注较多的清词,元明词的研究更是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受到重视,除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原因外,也与......
-
〓 楚简重光绝学复兴——读杨华《古礼新研》
中华民族号为礼仪之邦,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最后奠定辉煌之宗周礼乐文明,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从一人之冠礼、丧礼,到一邦之吉凶军宾嘉五礼,几至于无事不关涉礼。有威仪可观,有等级可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仁义内蕴,忠诚外化,当廷为谦谦君子,万民之望;临阵为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仁覆四海,义襄天下,钟鸣鼎食......
-
〓 《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弥足珍贵的日藏维新派人物书信
《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吕顺长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158.00元作为中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一书,以其所收书信之珍贵、整理之完备受到学界瞩目。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学习西方,主张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对......
-
〓 以沉郁之笔写兴亡之感
《大宋王朝·沉重的黄袍》,何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28.00元;《大宋王朝·大地棋局》,何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39.00元一个王朝的“兴”,往往意味着另一个王朝的“亡”,王朝在兴亡更替间包含着厚重的历史经验教训。赵宋王朝之所以“兴”、后周王朝之所以“亡”,典型地体现出了......
-
〓 千奇百怪集君肠——读金庸散文集《寻他千百度》
金庸,作为“华语世界武侠泰斗”,其成就自不必说。他的另个“杂家”面目,倒是从他的散文集《寻他千百度》中可以看出。“千奇百怪集君肠,巨笔如椽挟雪霜。”冯其庸赞扬金庸的这句话,是对他较中肯的评价。《寻他千百度》收录了金庸半个世纪以来经典的散文作品40篇。在这本书里,金庸是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十八般 “文” 艺,无所不括。他......
-
〓 青岛,大师云集的时代——读《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
《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 翟广顺 著 青岛出版社 一座城市的发展是用文化铺就的,如果将“文学”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并楔入“20世纪30年代青岛”这个时间和地理概念,由此结构起一部5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全方位地展示一个时期一座城市教育界的作家群生成、勃发、衰落的历史进程,那将是多么恢宏、深刻、令人......
-
〓 光明书榜之《重启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十八讲》
《重启教育改革》是作者的一部新稿,探讨了包括“学生负担为什么减不下来?”“‘择校热’背后的制度性力量”“大学为何成为问题?(上下)”“求解‘钱学森之问’”“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被忽略的‘短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困境”“教育均衡化:公平像阳光不可或缺”“考试不改,教育难兴”“教育腐败根在何处”......
-
〓 《山右丛书·初编》点校本出版
本报太原12月4日电(记者邢兆远、李建斌)历时5年,由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山右丛书·初编》点校本日前正式面世。山右历史文化尚未被社会充分挖掘,传布不广甚至濒临遗忘。为编成一部荟萃历代晋人著述精粹的新版古籍《山右丛书》,编辑们尽力广搜博采,拾遗补阙,系统编目,慎择精校。《山右丛书·初......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