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书架:金克木著《中国文化老了吗?》
《中国文化老了吗?》 金克木著 中华书局 2016年3月【推荐理由】本书系统收录了金克木先生谈论中国文化的文章,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说、对“文献之根”的考据、对“无文”文化的探隐等多方面内容。凭借披沙拣金的惊人能力和洞察历史的过人智慧,金先生为我们开掘和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有助于激发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
-
〓 借古为今乎?恋古非今乎?——《康有为学术著作选》编后
康有为(1858-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政治上积极宣传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的学术研究和哲学理论则是直接为其政治改革寻找历史根据,以及作理论论证的。从一定意义上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哲学和学术研究,是从康有为开始的。因此,深入研究康有为思想,对于了解和总结我国......
-
〓 一画一语一寓言——黄永玉《给孩子的动物寓言》
《给孩子的动物寓言》插图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给孩子的动物寓言》是黄永玉为孩子编绘的动物画作大收录,也是他数十载艺术成就的精华体现。《给孩子的动物寓言》由黄永玉亲自绘画并创作138则与动物有关的寓言,一幅画作配一句短语、一篇短文,语言或幽默逗趣,或意味深长,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中揭示严肃深刻的哲理。独到的绘画语言,呈现给孩子们......
-
〓 是强盗,还是大师——浅议《百年敦煌》
在海内外即将纪念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及敦煌学创立一个世纪 时,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敦煌学史研究上,三个重要 人物: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否定与肯定的争议。这就如同溯 源江河时难以漠视那些最初的涓流一样。《百年敦煌》的作者雒青之,以一种激情式的文笔,向世人 展现了敦煌学领域内大师级人物斯坦因、伯希和的学习、生活 与......
-
〓 大学校长的教育视界——《大学校长访谈录》评介
黄琦编著的《大学校长访谈录》,收录了14位山东省属普通高校现任或原任校长的访谈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大学校长的机会。 本书的许多谈话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刻剖析,又有现实层面的明确解答;既肯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资借鉴和大力弘扬的好经验、好做法,又挑明了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和偏差......
-
〓 《世界佛教通史》:探寻佛教文化脉络
佛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的思想瑰宝。研究人类文化的主要发展进程,离开了对佛教历史的了解,是不可能取得客观全面认识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主编的《世界佛教通史》是我国在佛教历史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佛教产生在古代印度,后传入许多印度外的国家或地区,成......
-
〓 家集:动荡与变革时代的家族文化传承
家集的编辑兴盛于明清 钱穆先生在《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一文中说:“欲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必当注意研究中国之家庭。”此乃不刊之论。与家族相关的文献,为人熟知的应是家谱;与家谱相伴随,更为丰富、感性的应是家集。相较而言,家集的知名度远逊于家谱。 家集是指汇合或编选的家族性著述,它可以是一......
-
〓 吉川幸次郎著《宋元明诗概说》简介
【日】吉川幸次郎著李庆、骆玉明等译 本书由两种单独印行的著作——《宋诗概说》和《元明诗概说》合并而成,两书性质相同,内容衔接,于是合为一部,题为《宋元明诗概说》。作者吉川幸次郎博士,为日本汉学界的泰斗。书中,吉川博士对于宋元明三代诗歌作了别具眼光的研究和独到的解读,诸多观点与国内流行的看法颇有差异。如他认为虽宋代有词,......
-
〓 《上海字记》:照映字脉致敬历史
上海设计家姜庆共长期从事平面设计,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收藏了大批从20世纪初民国时期到现在、不同载体上应用的各类字体印刷物。无论新闻书刊还是商业产品,均展现了上世纪随时代变化而呈现不同特色的中国文字百年世界。由此,他编著成了这本《上海字记》。书中展现了随着印刷技术的演变,从字体书写到印刷手段,以及字体、字形、用途的变化,......
-
〓 《清流远去》展现文人雅士风骨风流
张昌华所著《清流远去——文化名人的背影》最近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素描民国至当代50余位文化名人,从不同角度记述蔡元培、马君武、华君武、丁聪、顾毓琇、张中行、肖乾、季羡林、黄苗子、吴冠中、冯其庸、余光中等文人雅士的风骨风流,展示了一代士人的爱国情操、凛然风骨、澡雪品质和名士风流。...
-
〓 唐代宫廷艺文活动之实录——读《景龙文馆记集贤注记》
《景龙文馆记集贤注记》,[唐]武平一撰,陶敏辑校;〔唐〕韦述撰,陶敏辑校,中华书局2015年6月第一版,38.00元 唐代统治者,素有重视文化建设的传统。立国伊始,太宗于端门注目新晋进士缀行而出,感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已然可见唐主对于延揽人才、崇尚文治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唐代文馆兴盛,设立了多种馆院,如文学......
-
〓 当代李白研究最重要的收获——喜见郁贤皓教授《李太白全集校注》出版
还记得1998年在贵阳召开的唐代文学年会上,郁贤皓先生针对刚出版不久的詹锳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一书提交论文,就学术规范问题有所批评,并表示自己会另外新做李白全集的校注。那年郁先生已经过了六十五岁,我对他的豪情顿生敬佩,对在如此高龄有如此之决心,更感难得。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这部大书不久前终于由凤凰出版社出......
-
〓 在世界美文长廊里行走——读张守仁编选《世界美文观止》
作家出版社二○一四年一月出版 张守仁先生编选的《世界美文观止》特别符合我对书的相对论般的感觉。 我对书有一个信任与怀疑的过程。年轻时信书,把书看得崇高,记住了许多关于书的格言。后来对书产生了怀疑,甚至越来越不信任,书的增长速度慢下来。当然,信任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越来越严格。随着阅历增长,我的严格越来越准确......
-
〓 青岛,大师云集的时代——读《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
《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 翟广顺 著 青岛出版社 一座城市的发展是用文化铺就的,如果将“文学”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并楔入“20世纪30年代青岛”这个时间和地理概念,由此结构起一部5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全方位地展示一个时期一座城市教育界的作家群生成、勃发、衰落的历史进程,那将是多么恢宏、深刻、令人......
-
〓 总结既往,嘉惠将来——喜读《三国演义大辞典》
由著名《三国》研究专家沈伯俊、谭良啸两位先生编著的《三国演义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2007年8月由权威的中华书局出版了。这不仅是《三国演义》研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而且是古代小说专书辞典的一部优秀代表性著作。若让我用最简短的字眼谈谈我对这部辞典的粗浅感受,我想用“全、新、深”三个字来表达。先说“全”。作为一......
-
〓 《长安之春》:文化交融下的唐代长安
《长安之春》日文版书影石田干之助 唐朝以其开放的姿态,包容外来文明,并以其繁荣的盛况,影响周边。都城长安,便是这一文化交融的缩影,对于古今中外的人们来说,长安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也成为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十分引人关注的对象,近百年来,研究著作频出。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的《长安之春》,便是这类著作长廊中绽放着光芒的一部,......
-
〓 《旧制度与大革命》:让人一读再读的经典
“1789年,法国人以任何人民所从未尝试的最大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因此,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绩,必须暂时忘记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国,而去考察那逝去的、坟墓中的法国”。这样优美的文笔,恰恰来自这部最严肃、最严谨的学术名著、“史学......
-
〓 别有“会心”在《会心》
三年多前,当吕启祥先生跟我提起她的《红楼梦会心录》时,我直觉到这是一本沉甸甸的好书。早在十年前,吕启祥先生与当今红学大家冯其庸、李希凡、蔡义江、胡文彬等十多位先生联袂而出自选集《吕启祥论红楼梦》(即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解读《红楼梦》系列”),即是对其学术贡献的重大肯定。上世纪30年代中期,吕启祥先生降生于上海。1......
-
〓 振叶寻根观澜索源——读方铭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
新近出版的剑桥版文学史系列,其中两卷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的起始年代(公元1375年)与早前出版的欧洲诸国文学史(包括意大利、德国和俄国)的发端年代,恰好重合一致,这正是编者的真实意图所在,附带声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文学史的源远流长及其书写长度,世界上其他民族罕有能够与之相匹敌。 刘勰在《文心雕龙·......
-
〓 《红楼梦叙事》出版座谈会举办
本报讯(记者殷燕召)人民出版社日前在京举行《红楼梦叙事》出版座谈会,文艺报总编梁鸿鹰、人民出版社副总编陈鹏鸣等与会。王彬所著《红楼梦叙事》运用叙事学方法对其进行了深邃与精微的分析,并梳理出中国小说的叙事经验,指出《红楼梦》依旧为当下中国小说创作提供支持,揭示了诸如“动力元”“漫溢话语”等新观念。...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