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完整的“十三经”
图为十三经局部,字上的磨痕清晰可见。李 斌摄 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十三经刻石”亦称“乾隆石经”。 “十三经”指的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
-
〓 中国救助流浪儿童政策沿革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恤孤养老慈善机构诞生在唐代。武周时期佛教兴盛,长安、洛阳及地方各道、州的佛寺住持经营悲田养病坊,收养孤寡老人和流浪儿童。朝廷对佛寺的善举给予经济资助,这种机制发展了百余年。唐武宗会昌废佛,令僧尼还俗,并没收寺院财产,悲田养病坊一度废弛。 宋代是中国古代最重视慈幼事业的王朝,救助流......
-
〓 中华流传十大吉祥图解
一、图案:狮子滚绣球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
-
〓 寒食已随云影杳 祭祖无妨踏青游
清明杏花盛开柳树成荫踏青清明寒食节,江南有吃青团的习俗。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是个“跨界”的异数——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气温上升,草木普遍现青,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摆脱寒冷,春播繁忙。古时距清明节气一两天的时候有一个寒食节(冬至后第105日)。宋代之后,寒食节吃冷食、扫墓等习俗......
-
〓 “既不是……更不是”说法不妥
杜老师:某杂志中说:“这既不是买的,更不是别人送的。”请问这种说法是否妥当。谢谢!山西读者 彭又鹏彭又鹏读者:提问中“既不是……更不是”的说法是把两种句式混到了一起,是不妥当的。其中一种句式是“既不是……也不是”。例如:1、“狗不理包子既不是北京的,也不是上海的。”2、“小王既不是湖南人,也不是河南人,他的家乡在湖北。......
-
〓 什么是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仁义;强调明刑尚法、信赏必罚;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段评论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
-
〓 什么是六艺?
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所说,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中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另外一种是汉代的说法:汉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
-
〓 御窑:彰显千年工匠精神——阎崇年研究员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专著《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本)《康熙帝大传》等,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阎崇年自选集》,今年出版25卷本《阎崇年集》等。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瓶元青花鬼谷子......
-
〓 西藏博物馆发现元至元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
西藏博物馆普查申报的元刻藏文译本《释量论》,是个十分耀眼的亮点。此书也译作《量释论》《量评释》,又称《广释量论本颂》,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学大师法称,译者是俄·罗丹西绕。由忽必烈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发愿、皇室出资开版雕造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师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师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仁钦......
-
〓 经学今古文之争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秦初,秦始皇为箝制人们思想,实行愚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当时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
-
〓 辟山开道成一家——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
演讲人:蒋 寅 时间:5月20日 地点:南京大学蒋寅 1959年生,江苏南京人。1988年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3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著有《大历诗风》《王渔洋事迹征略》《清诗话考》等。 韩愈 选自......
-
〓 中国古代赛马与马术运动
巩乃斯的春天 郐振明 赛马与马术运动在古代也称为“驰逐”或“走马”,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赛马活动的产生是以远古的游猎生活为基础的。在......
-
〓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何俊教授在尼山书院明伦堂的演讲
演讲人:何俊,1963年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哲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研究。著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等。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市民在余姚博物馆欣赏王阳明书法展,《客座私祝》《寓赣州上海日翁书》两幅王阳明遗墨......
-
〓 《冯承素摹兰亭序卷》(唐)
资料图片 《冯承素摹兰亭序卷》,唐代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69.9厘米。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勅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拓展阅读 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
-
〓 秀润笔墨下的北方烟岚气象
层岩丛林图 巨然(五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巨然是五代宋初的僧人画家,擅绘烟岚晓景,技法师董源而更雄秀奇艺,趋于成熟,在画史上与董源并称“董巨”。南唐降宋后,巨然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故其擅长用南方笔墨绘写北方自然。《层岩丛树图》就是一幅描绘大雨过后山峦林间烟岚气象的作品。山峰从画面左下角侧入取势,层岩叠嶂,幽淡峭拔,......
-
〓 江南筷俗拾趣
旧时,江南一带民间习俗中禁忌颇多,小小的筷子也有许多讲究。 筷子有“箸”或“筋”之称,但江苏、浙江的船民、渔民忌讳叫“箸”,认为不吉利。陆容《菽园杂记》曰:“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民、渔民们对筷子有一个贴切而形象的避讳叫法——“滑食子”。江南民间也有将筷子称作“桥”和“枪”的,譬如,......
-
〓 “以至”“以致”“致力于”的用法
杜老师:我常弄不清楚“以至”“以致”“致力于”的区别,请您解释一下。谢谢!北京读者 屈桐桐 屈桐桐读者:“以至”也说成“以至于”,也就是说,“以至于”的意思和用法跟“以至”是相同的。“以至”是“直到”的意思,在句子里一般用来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低到高等的延伸或递进。例如:(1)该厂制造的自行车、洗衣机以......
-
〓 历史文化名人解读之曹操四人谈:四种曹操——如何处乱世?
演讲人: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江右商帮》等。 我们所知道的曹操实际上有四种。 第一种,是由戏曲脸谱化的曹操,是大白脸、大奸臣。过去,戏曲的影响力太大了。大众知道一个历史人物,往往是通过戏曲来接受的......
-
〓 谈谈“旋转”的读音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天旋地转”《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第7版的注音是“tiānxuán-dìzhuàn”,而“旋转”的注音是“xuánzhuǎn”,两个“转”字的读音为什么不同?为了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谈谈“转”的读音和意义。“转”有两个读音:“zhuǎn”和“zhuàn”......
-
〓 “尖下嗑儿”与“尖下颏儿”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她没有美人儿的尖下嗑儿,面色也不够白皙。”请问其中“下嗑儿”的“嗑”对吗?谢谢!北京读者 万红倩 万红倩读者:您提到的“尖下嗑儿”,意思是“尖尖的下巴颏”。其中的“嗑”宜写成“颏”。 “颏(kē)”指人的下巴。例如:(1)有的低头瞅地,有的扬颏望天,根本就不理睬他。(冯志《敌后武工队》)(2)吴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