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拓片收藏与鉴赏
▲清末收藏家陈介祺收藏并题跋的东周矢朐瓦盘全形拓片。 拓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捶拓产生于隋,最早的用途是临摹习字。唐代这种习字方法被上层士大夫普遍采用。两宋时,拓片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拓片是集金石、考古、美术三位一体的艺术门类——将古代刻画、浮雕文物拓制于纸上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
-
〓 南唐山水中的“举案齐眉”
高士图卫 贤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举案齐眉”本是一段历史故事,指的是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相爱的生活。这则佳话被南唐画家卫贤转入画中,用图像的形式予以呈现。这便是现藏于北京故宫的《高士图》。卫贤是南唐后主李煜朝的宫廷画家,擅画宫室楼阁、人物山村等题材,素有“唐以来第一能手”之称。这幅《高士图》上本无画家款识,因画......
-
〓 望春
没有一个冬天不是在对春的守望中熬过来的。 记得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在天擦黑时下起,次日凌晨,大地已是银装素裹。这大雪天,哪儿都去不了,不如重拾墨缘写写字吧。于是翻箱倒柜,拂去岁月的尘埃,觅来一方砚台、一管狼毫、一本字帖,瞬间,室内便氤氲起浓浓的墨香。妻子在卧室喊道:“是不是数上九啦,天气这么冷?”“数九”......
-
〓 “我国成为几个……的国家”的说法不妥
杜老师:最近看到某媒体中说,“C919的惊艳亮相,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请问是否应在“国家”之后加上“之一”比较妥当?谢谢!江西读者 袁西原袁西原读者:“C919的惊艳亮相,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造的大飞机C919的亮相,......
-
〓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
-
〓 “即使”之后要有“也”
杜老师:某媒体说:“年底总结,即使发现问题,只能作为教训留到来年汲取。”这个句子读起来有些别扭,请您解释一下问题在哪里。谢谢!湖北读者 阎和友阎和友读者:1、“即使”是连词,用来表示一种假设关系。使用“即使”时,后一分句常用“也”来与之呼应。例如:(1)即使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2)即使你当时在场,......
-
〓 二典
“以大道之行”为五帝时也。然帝号同天,名所莫加,优而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故後代措庙立主,尊之曰“皇”,生者莫敢称焉。而士庶祖父称曰“皇”者,以取美名,可以通称故也。案《左传》上有“三坟五典”,不言坟是三皇之书,典是五帝之书。孔知然者,案今《尧典》、《舜典》是二帝二典,推此二典而上,则五帝当五典,......
-
〓 易学流派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易学是古人在观察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和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早期,有关易学的经典有《连山》、《归藏》、《周易》,人称三易,后来由于《连山》和《归藏》的失散,仅《周易》得以完整流传下来,但是,易学的范围是包括对“三易”的研究。易学在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
〓 东西南北把月拜 粘雀嘴来吃秋菜
祭月秋分立蛋喝秋汤汤圆虽好,不宜多食。“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是个天文类节气。分是平分,秋季90天的中分点,平分秋季。秋分之后,冬眠的动物开始做准备。此时,人类则有很多民俗活动,来为这个节气赋予更多意义。秋祭月:中秋节由此而来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
-
〓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的演讲
陈来,195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时间:2014年6月9日 地点:甘肃兰州 主讲人:陈来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 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
-
〓 什么叫“骚体诗”?
—— 凭心而言,不遵矩度
骚体诗,就是指《离骚》一类的诗。骚体,亦称楚辞体,在《汉书•艺文志》属“诗赋”一类。它起于战国时的楚国,是屈原创立的。屈原以及其他诗人用这种文体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句尾多带“兮”字。这也就是骚体诗的基本特征。这种“骚体诗”,较之于屈原以前的诗歌形式,究竟有些什......
-
〓 农历马年为何“闰九月”?
新华社天津2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在人们美好的新年祝福声中,农历马年开始了。很多人都知道马年是个闰年,有个“闰九月”。那么,马年为何是“闰九月”呢?天文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马年农历九月没有“中气”所致。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我国农历规定大月......
-
〓 古代工艺品吉祥寓意
吉祥图案:吉庆如意。图中戟、磬谐音吉庆,如意插在瓶子中,寓意平安如意。 中国古代艺术品品种材质繁多,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润与积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有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两句话是说古代艺术品的各种纹饰、造型、画面,都具有吉祥的内涵和寓意。这种寓意大多采用汉字谐音的方法,最普遍的吉祥......
-
〓 百年西泠之“谜”——陈振濂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演讲人:陈振濂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6年6月陈振濂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文联委员、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刊主编、《中国篆刻》主编。专攻书画篆刻研究,同时已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陈振濂书法......
-
〓 南唐文人的逸趣生活
勘书图 王齐翰 现收藏于南京大学王齐翰是五代南唐画家,后主李煜时期为翰林院侍诏。擅画人物、佛道、山水,尤工人物,画法细密严谨。其画作留存甚少,这件《勘书图》,是目前所见较为可靠的王齐翰作品。“勘书”,即“校书”,是指对图书刊物的文字、图画和内容进行校订更正工作。这幅画上因有徽宗墨题“勘书图,王齐翰妙笔”,即据此定名。此......
-
〓 中国救助流浪儿童政策沿革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恤孤养老慈善机构诞生在唐代。武周时期佛教兴盛,长安、洛阳及地方各道、州的佛寺住持经营悲田养病坊,收养孤寡老人和流浪儿童。朝廷对佛寺的善举给予经济资助,这种机制发展了百余年。唐武宗会昌废佛,令僧尼还俗,并没收寺院财产,悲田养病坊一度废弛。 宋代是中国古代最重视慈幼事业的王朝,救助流......
-
〓 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张伯伟在“上图讲座·章培恒讲座”的讲演
主讲人:张伯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诗学和域外汉籍,近著有《东亚汉籍研究论集》、《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等等。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形......
-
〓 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牛建强教授在河南大学的演讲
主讲人:牛建强 二○一三年六月于河南大学牛建强 河南省孟州市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等。 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转需要人才和官僚队伍,而科举制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官僚或者......
-
〓 居延汉简——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四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前三大发现宣传较多,影响很大,相对说来,对居延汉简的宣传较少,鲜为人知。本人在台湾讲学期间,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目睹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居延汉简原件,产生了浓厚兴趣,后又亲往居延地区实地考察,并......
-
〓 寒食已随云影杳 祭祖无妨踏青游
清明杏花盛开柳树成荫踏青清明寒食节,江南有吃青团的习俗。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是个“跨界”的异数——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气温上升,草木普遍现青,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摆脱寒冷,春播繁忙。古时距清明节气一两天的时候有一个寒食节(冬至后第105日)。宋代之后,寒食节吃冷食、扫墓等习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