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测字秘牒—病字
一人书病字问病,余曰:“女乎?“曰:“然”。曰:“ 无妨!内省不疚,何忧何惧?上面主人安稳,下面内人端正, 决无害。丙属火,逢土日泄其气,可愈。”其人去,未十日来 云病已愈。...
-
〓 测字秘牒—陆字
钊生书陆字问天晴雨,余曰:“必晴。”曰:“此时将午, 已霏霏矣,安得晴乎?”曰:“包晴!字左乃阴不阴、阳不阳 之象,本日天色自然晦而无雨。字右却有两个土字,土能克水, 岂有雨乎?但土空则陷,恐来日当有雨耳。”果然。...
-
〓 测字秘牒—衡字
吴友于灯下书衡字问行人,余曰:“二人同行,中有急字 头,内有思字形,欲来之急也。今晚是丁丁,行到亭止之象也, 明晨当至。”次以二人同至。...
-
〓 测字秘牒—测字散格法
夫所谓格者,骨格也,品格也。品格,前已录有成语,可 为后学楷式。到骨格,则未之详也。盖骨者,束字义之物。用 束字义之物为断字义之文,灵妙变通,亦犹夫人之筋络束骨, 而骨为筋络肌肤之架子也。善用者,触类旁通则应变不穷,可 以得心应手,动笔成文矣。 一(天心囗天上 生根囗大心) 二(月内手心工夫平正) 蕣(用心 降心......
-
〓 细致、周到 先贤老子留给我们的做事智慧
帛书老子《道德经》中有一章中说:“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检,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兹,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爲天下先,故能爲成事长。今舍亓兹,且勇;舍亓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兹垣之。”这个“兹”字,在通行本中作“慈”,很多人将这个字理角为“仁爱”、“慈爱”,其实这样理解是偏颇的......
-
〓 测字秘牒—指事测法
凡事之来,即因其事□□,此则散格、双句格之法也。其 法必审其情性,察其动静,兼明其踪迹方妙,所谓“观梅之深 者也”。 内分十法:曰观人,曰察色,曰辨言,曰辨事,曰察墨, 曰辨纸,曰观时,曰相机,曰正论勿好奇,曰言语不可杂。具 此十法,则一事即指一事之理而断之,判字易如反掌矣。...
-
〓 道并不虚幻 道家学说也是务实的
中华道的源头在哪,从伏羲创了八卦以来,众者纷说,八卦是以测古代天气,种田农耕的推算时就有的,而文王将八卦解为64卦,以于六十四卦推测多种人或事物。古书大多是对道有记载,有以社稷为重,国家次之,由此教育帝王,从老子的出现创出了道德经,道为人知晓,由此修道之人已有,中国最本土的宗派恐怕就是道教,它由道产生了术,得道之人可以......
-
〓 庄子生存思想的现代阐释
十余年前,在开始研究中国诗性文化时,我曾把庄子哲学称为“痛苦的智慧”,最近看到时晓丽博士《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一书,颇有他乡遇知音之感。该书以开阔的现代视野、深邃的人文理念阐释《庄子》,得出了审美生存是庄子思想核心的全新结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全书处处折射出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参与意识,使读者在感慨......
-
〓 测字秘牒—包笼测法
包笼者,字之全体不动,而将笔周围包裹之,另成一字。 稚(灊) 韭(騑、歼、签) 贝(遗、测)矢(族、 痴) 由(会、遭) 尹(仓、絺)里(墨)玉(宝) 牛(逄、 迟) 昔(翙、泬) 辛(衬、幸)石(磨) 弓(泼)主(囗)...
-
〓 最早的先秦思想史
《天下》篇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历来为学术界所公认。明代陆西星的《南华副墨》与清代王夫之的《庄子解》中,就视为庄子的“后序”,给予特别重视和高度评价。至于《天下》篇作者是庄子本人还是庄子学派其他人,则看法不一。我们在这里不就这类不同看法具体参与争鸣,只表明我们的基本学术立场。我们认为,即使不是庄子本人所作,......
-
〓 通往想象的世界
通往想象的世界——读《庄子》论文提要:本文从对想象的分析入手,提出解读《庄子》的另一种方案。问题的讨论依次为:一、通过几部经典的比较,为《庄子》的体裁定位;二、把《庄子》文章“章法散漫”的现象,同想象的逻辑联系起来;三、对《庄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类型分析;四、揭示对另外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同建构世界的大道理的对立;五、......
-
〓 东方科学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性
姜 岩 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现任新华社国际部科技室主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世界科技记者联盟奠基人之一。曾任新华社伦敦分社科技记者。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并不仅仅是经济发达、国际地位充分提高,更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目前......
-
〓 中国思想和精神哲学
摘要:虽然黑格尔被认为是辩证法的大师,但他并没有对辩证法自身的来源做过论述,黑格尔的哲学的真正前提是“同一”,同构的同一与超越的同一是“同一的不同一”,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真正来源,他的哲学在本体论与存在论的同一意义上的自相缠绕。中国哲学的变易思想是自身超越的同一,是阴“和”阳一致而不是阴“或”阳的对立,中医就是这种......
-
〓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摘要:葛洪的人生哲学与其人生际遇有关。葛洪人生观的形成是由儒而入道,最终立足于道,其人生哲学总的表征是《庄子·天下篇》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行善升仙,“得道匡世”,是葛洪超越人生困境的理想生活方式,是其所认为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是其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核。 关键词:葛洪;人生哲学;佐时修仙;得道匡世一、葛洪生平及其人生哲学形......
-
〓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
一《道德经》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在这种诗里回响着事物和它自身的原始关联,它让物象世界处处显示出诗意的光辉。这种诗很难简单纳入我们现在所建立的诗歌分类系统。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 比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更具有完整性的意义,或可称之为诗之诗。从诗学的观点重新解读《道德经》,我们也许可以在这种思与诗之如此聚密结合的语言......
-
〓 研究《老子》的一部新作
——评《老子道德经新编》董京泉所著的《老子道德经新编》,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内在逻辑,对原有文本进行了重构,将其分为道论篇、德论篇、修身篇和治国篇,使老子的思想观点更为集中、脉络更为清晰。该书有两大特点:富有理论创造性。该书各章在原文、注释、译文、述评之外,特设“辨析”一栏,对......
-
〓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这是很多年前我就读于中国文化书院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时的一篇毕业论文。虽然光阴荏苒、世事变迁,自己和社会一同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但在今天,当我有闲暇的时光,重新打开并静读这篇尘封的文章时,心中又有了很多的感受。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无时不在改变着我们民族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
-
〓 《老子》“恒道”论要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西化之误,这一任务虽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完成,反而步入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设定的理路。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承诺推定法为哲学方法论,推定了中国的哲学是形而中论,并且以《周易》作为儒学哲学的主体形式,使孔子的思想在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解读。那......
-
〓 海内十洲三岛记—长洲
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五千里,去岸二十 五万里。上饶山川,及多大树,树乃有二千围者。一洲之上, 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又有仙草灵药,甘液玉英。又有风山, 山恒震声。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
〓 周易参同契—如审遭逢章第二十五
如审遭逢,睹其端绪。以类相况,揆物终始。五行相克, 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秉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审专 不泄,得为成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如喉辄僵,不得俯仰。当此之时, 周文揲蓍,孔子占象,扁鹊操针,巫咸扣鼓,安能令苏,复起 驰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