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教成立初期老子神话的演变与发展
任继愈等指出,从哲学上说,汉武帝以后的道家,是沿着两条相反的路线、三种不同的途径分化和发展的。一条路线的途径是保持《吕氏春秋》、《淮南子》的唯物主义传统,并向前推进他们的思想。《论衡》的部分内容和汉上公《老子注》可以作为代表,另一条相反的路线,它的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解说《老子》,把道家向唯心主义作引申发挥,并使它更抽象......
-
〓 测字秘牒—亥字
人有遗孤五岁,偶病。其乳母以亥字问吉凶,余曰:“亥 乃孩不见子之象,上是六不全,中是久不得,下是人不长;本 月三十日是月尽,亥为时尽,此儿殆难矣。”复以一字再问, 余曰:“一乃生字之终,死字之始,则生从此尽,死从此至矣。 况是半个十字,禄命止于五乎?”其师又以水字参决,断曰: “水字之形,不能永之象。五行之数,土数五。......
-
〓 测字秘牒—双句格法
夫取格炼句乃到精至妙之法,如“锺”字问功名则批曰: “名重金瓯,终身大贵。”又有格在次句者,不过间或有之, 如“甘”字问谋望则批曰:“事多阻隔,其无后乎!”又有一 句不能尽其所问之事,必用两句,语意方显者,乃松格也;虽 不足为上乘,然亦智愚共赏,且用之最广,取之甚易,学者宜 由此入焉。今录于左。 见(有容乃得宽舒,无......
-
〓 术数学的发展(2)
由此可知,汉代术数学范围较广,周易象数学成为易学的主流,研习者非只道家学派和方士、道士,习五经的儒生博士也推波助澜。汉代天文历法学甚为发达,修正的四分历、太初历、乾象历皆在汉代完成。汉人信谶纬,习太一九宫之术,今古文经学家皆取卦气说解《易》,将天文历法和周易象数融为一体。孟喜、焦延寿、京房的易学,宋人称之为象数之学,以......
-
〓 玉皇经—天真护持品第四
尔时昊天上帝,闻说经法,从座而起,长跪帝前,白言玉 帝,愿为大众及诸人天持是经人,说利益事。尔时玉皇尊帝与 方便意,开利益门,宣玉匮科,传灵宝法,告于昊天上帝言: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受持功德。扶危拔苦,利益存亡,神妙 之事。”众真稽首,俱发声言:“第子等今日幸闻湛然常住之 法,莫不上福三界诸天,下消三涂毒害。惟愿慈悲......
-
〓 汉武杂“方”与道教渊源
内容提要:汉武帝毕生热衷于求仙和鬼神之祀,方士们因此进献了大量的“方”。这些“方”可分为长生方、接神方、杂祀方、巫方四类。它们尚无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行为也荒诞芜杂,但后世道教修行的主要方式都已出现,这些“方”是后来道教实践部分的渊源。关键词:方、方术、长生方、接神方、杂祀方、巫方汉武帝毕生热衷于求仙和祀鬼神,方士们因......
-
〓 和谐同一话阴阳
一、“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在中国古代的理论体系中,如《易经》、《老子》中,非常注重由明暗组成的阴阳。 万事万物和谐同一地一体地存在是自然之造化。一切存在者,无论是意识的对象还是心灵的产物、亦或是所有生物,都以各自的方式作为存在者存在于人的语言之区域中。因此,万事万物中的每一个都能被人区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
〓 老子的思想与“人文关怀”
“人文”一词源于西方,人文主义指文艺复兴时期市民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其基本精神是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理性和智慧。中国思想史并没有一个“人性”取代“神性”的明确的时间界限,但有一个与此类似的转化过程。中国从上古时代至西周晚期,天命鬼神观念在思想领域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西周晚期开始由天命鬼神观念向关......
-
〓 术数学的流传(1)
占验术数种类繁多,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汉代以来,太乙、六壬、遁甲、堪舆、相术、推命、占卦、测字、梦占、星象诸术日益完备,促成了术数学的繁荣局面。今仅择一些流传较广的占验术数,略作分析。 一、谶书 汉代称之为图谶,由谶纬之学流变而来。谶为占验之隐语,纬为经在术数学中的流变,汉代谶纬图书甚多,现在尚有易纬留存(日本学者安......
-
〓 老子的"返朴归真"与当代中国的伦理道德建设
人类伦理学的研究表明:伦理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伦理道德本体是人们维系社会稳定发展处理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是以"天地"为本体。这是因为人类从生存的实践中看到,在渔猎乃至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中都必须依懒于天地自然。致使"崇天敬地"成为人类始祖的共同文化现象。如儒家的"天命......
-
〓 测字秘牒—张字
维杨汪四被总宪拿问,其羽以张字问吉凶,且曰:“今已 有东王爷书到,早晚能出否乎?”余曰:“此字大凶,生且难 保,安望其出耶?”因断曰:“吊客当头,丧门煞局,内中王 心已偏,恐终不能挽回矣。”时在九月二十也。至十月终,果 自缢于监中。...
-
〓 道家对生命的观点
般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之一,是幻想通过各种养生修炼而达到长寿不死,“因而开创了中医养生学” [③] ;或从考察养生学源流的角度说:“寿命的无限延长说,即源自哲学特别是老庄学说 [④] 。著名的中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指出:“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研究道家思想体系“对于了解全部中国科学......
-
〓 老子的“道法自然”与按科学规律办事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命题,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老子以道为核心,或者说把道作为原动力,扩展而提出了道的本体论、辩证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等认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因而,要理解老子思想,无疑要从老子的道的哲学命题入手。那么,老子的道是什么呢?综观《老子》全书有关论述道的章节来看,老子的道,乃指宇宙......
-
〓 测字秘牒—观梅测字
观梅之法活泼泼地,惟在人之心镜光明,随物洞照而不遗 纤毫,庶可得之。前立九法,特为后学程式;此则邵子之心诀 也,其《精微奥妙观梅法》中已详。兹姑录曾验之事数则,以 便学者会悟云。 天(凡事空虚,然利于行动。若问功名,宜于晴朗之日。 此举一端,变化由人)。 地(凡事有成,但嫌其迟。家宅田禾利)。人(凡事可成 可败,只......
-
〓 修炼和修道
关于修炼和修道,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点点认识上的偏差,就会造成几十年的荒废和迷途,可以说是必须明了的事情。当然,每个人的渴求不一样,有些人修炼不是为了修道,有些人修道却不修炼,这都是跟各人的觉悟和人生选择有关系。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要明白这些区别,才能做出正确于自......
-
〓 海内十洲三岛记—炎洲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 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兽 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焦,斫刺不入,打之皮囊,以铁鎚锻 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复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 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 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
-
〓 术数学的流传(2)
三、梅花易数《梅花易数》进一步简化了易占方法,可以年、月、日、时的数目或其他可数之数起卦,以八除之余数定卦名,以六除之余数定变爻,结合爻辞及五行生克比合的关系以断吉凶。梅花易数占法十分注意断卦的灵感和观察事物的征兆,训练占卜者具备预测家的素质,因而不拘泥繁琐,独得周易预测事物的简易之理。 四、太乙神数 太乙统十二运......
-
〓 神仙者,大乱道者也
道教吸收黄老的思想,这是黄老的悲哀,试论之: 神仙思想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思想,所谓神仙,即可以上游九天、下通九渊、长生不死之辈。长生者,无死也,无死者,止阳不阴也。一阴一阳之谓道,此黄老之通理。老子虽守雌,但不废雄,虽守阴,不废阳。然神仙求阳弃阴,有违道原。生者阳,死者阴。相辅相成,不能相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
〓 《道德经》是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万经之王,它之所以称之为万经之王。是因为它系统地揭示了宇宙的根本真理;揭示了宇宙万物形成和化生的源动力;揭示了人类与这个真理和源动力的根本依存关系;揭示了人类提升品质回归大道的必由之路。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众生的根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无色无相,无为无欲,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道,弥沦于整......
-
〓 老子天下第一(一)
老子天下第一,写下这个题目,我觉得再准确不过了。在老子之前无人昭示比天还大的秘密——道,因此说老子天下第一! 一部《老子》,犹如一团迷雾,萦绕在世界几千年。《老子》问世以来,研究者众多,可谓汗牛充栋。面对堆积如山的《老子》研究著作,我不得不说:所有的研究,都凝聚着学者们的心血,令人景仰与钦佩。我也不得不说:所有的研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