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缘曲情——忆朴老
我与朴老接触和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我与朴老的因缘却有多重。由于我是从事佛学研究的,朴老的名字当然早就耳熟,他老人家的文章、诗词、书法也是早就拜读过了的,但我第一次拜见朴老则是在文革结束以后。大概是70年代末,为配合朴老出国访问,文物出版社接受了出版《房山云居寺石经》一书的任务。为了保证此书的质量,文物出版社要我帮助修改......
-
〓 刘家和:史学研究的攀登者
张子青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有一位儒雅老者与我们如期相约。 白汗衫,灰马甲,灰长裤,眼神谦逊,言语间透露出对其钟爱一生的历史学的敬意。他就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 “你们觉得我气色如何?”刚一见面,刘先生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事实......
-
〓 禅宗第八代北宗弘正大师
内容提要:由于种种原因,禅宗北宗自普寂之后的历史便不太清楚。本文依据独孤及《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故镜智禅师碑铭》、李华《故左溪大师碑》、李华《故中岳越禅师塔记》、权德舆《唐故东京安国寺契微和尚塔铭》、《历代法宝记》、敦煌《第七祖大照和尚寂灭日斋文》等资料对禅宗第八代弘正的影响与贡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五方便”为弘正......
-
〓 费孝通与“魁阁时代”学风
张昌山 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主要从事民国学术文化史、档案文献、口述历史诸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中国文件学》等专著,主持点校刘文典著《杜甫年谱》,倡导“滇云八年”学术论域,主编“滇云八年书系”。 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发展历程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魁阁时代”,费孝通是其重要的开创者。费孝通和这一时代的学风对时下如何......
-
〓 秋雨霞光忆罗明
罗明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他青年时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他几乎亲历了半个多世纪中罗关系中的所有重大事件,除长期担任两国领导人之间互访、会见和会谈的高级翻译,出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之外,他还关注中国文学和文化在罗马尼亚的译介,尤其在罗马尼亚对华关系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方面开展了卓有......
-
〓 明国手方日新生平考略
在中国围棋史上,自明朝隆庆(1567—1572)以降到明末清初约八十年间,曾先后出现过五位方姓著名棋家,分别是:方子振、方新、方日升、方日新和方渭津。其中,不易混淆的是方日升(子谦)和方日新(汤夫),他们是兄弟,永嘉人,明代永嘉文人何白在《方汤夫传》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两人的事迹,今人査先生又在明代李维桢的《大泌山房集》......
-
〓 黄药眠:面向着文学的海洋
【大家】 他是诗人,从小沐浴在岭南诗风中,青年时期因诗歌才华崭露头角,得到成仿吾赏识,成为创造社的一员;他是文化战士,他创作的诗歌、小说深度介入“文艺大众化”“文艺民族形式”“文艺主观论”等论战,发出革命者的呐喊;他还是文艺学学科的开拓者,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写了第一个高校文学概论教学大纲,主持了新......
-
〓 张伯驹:雅擅清裁,古欢独契
“予之烟云过眼,所获已多。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稊园诗社、蛰园律社与瓶花簃词社张伯驹三十岁开始收藏书画、学戏、填词,到了四十虚岁时,收藏书画与京剧两项,已然达到巅峰,完全称得上是第一流之收藏家与“天下第一名票”。如同命运安排一般,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北平,......
-
〓 相交半生的一位“真人”——怀念杨志玖师
刘泽华与杨志玖(左)王玉哲(中)九十年代合影 我今天参加纪念杨志玖先生百年冥诞和隋唐宋元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感到非常高兴,也引起我对先生深深的怀念和敬意。我听觉差,是个“聋子”,前面诸位讲了一些什么,没有听见,下边我说的是不是和你们有一些重复,就不好顾及了。 先生的学术贡献由出席会议的诸位专家讲,我只说一点个......
-
〓 温德先生:出生入死保卫清华
温德在北大朗润园在西南联大,温德和他的猴子他是清华北大的一个传奇。他叫温德,1923年来到中国就再也没有离开过,1987年在北大承泽园走完了漫长的百岁一生。他是中国北伐、抗日、内战和“文革”激荡六十年的亲历者;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最传奇的洋教授。与历史大事件共沉浮,希望渐次熄灭,这是温德的命运。他置身......
-
〓 段文杰:大梦敦煌六十年
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百年之际,他被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今年8月,在他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周年和90华诞的时候,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又将为他举办纪念活动,并授予他“敦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满头华发的老者,段文杰为自己钟爱的敦煌艺术研究事业倾注了整整60年的心血。在他和几代敦煌......
-
〓 纪念民间经史学者戴维
戴维2011年12月23日,父亲打电话告诉我47岁的堂兄戴维因患肝癌经多方治疗无效离世的消息。戴维1965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山田枫林,1981年考入浏阳一中,那时他就开始偏爱古文,搜求古代典籍,广泛阅读,开始钻研先秦诸子,宗教哲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写在丝帛上的《德》和《道》两篇文章,与传世的《道德经》貌似......
-
〓 任继愈与林志纯的学术交往
任继愈 复 林志纯 短笺2016年是任继愈先生(字又之,1916—2009)诞辰一百周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庆祝。任先生是一代大家,在哲学、宗教、历史等方面均有建树,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理论体系。自年初以来,任先生生前学友从各个方面回忆先生为人治学,笔者在阅读林志纯先生(笔名日知,1910—2007)学友手札和......
-
〓 安维智:让书香像芦苇花一样飘荡
安维智从未因家贫辍学而停止对读书的热爱。他一边放牧牛羊,一边省吃俭用买书阅读。为了带动地处沙漠边缘条件艰苦的家乡后辈们共同读书,他到乡里、县里跑单位,找熟人,四处募捐图书推广阅读。常年的奔波呼吁感动了许多人。2015年,老人利用自家房屋开设了牧民书屋。他给书屋取名为“尕牧什拉芜尔书屋”。其含义是希望书籍像家乡的芦苇花一......
-
〓 莫砺锋:南宋末年的两个状元
闲览龚延明、祖慧编撰的《宋登科记考》,在南宋理宗朝的进士名单中看到两个熟悉的姓名:文天祥和留梦炎。留梦炎,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状元及第。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状元及第,陆秀夫、谢枋得是其同榜进士。文、留二人都是状元出身,都担任过宰相,但他们在历史......
-
〓 吕福克的苦吟与推敲:以翻译为径展示诗意中国
德国汉学家、翻译家吕福克是当代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唐诗德译者之一。在笔者对他进行的一次访谈中,吕福克称自己与唐诗的结缘纯属“偶然”。在大学期间,他学的是日耳曼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学以及比较文学,本打算毕业后去中学任教,却因在西班牙学习时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留学生对他进行的汉字启蒙而开始学习现代汉语。后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
〓 学人小传:何光荣
何光荣,号蒙山,1923年生,江西新余人。经史学专家。自幼接受儒家经典教育,1946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次年转入教育系学习。1949年3月参加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1956年9月以“调干生”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先后任教于北京长辛店铁路中学、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
-
〓 浮生杂记:空谷灵雨许地山
许地山与其港大同事郊游照(港大档案馆版权所有并提供使用)许地山就聘任陈寅恪事致港大校长的两封信(港大档案馆版权所有并提供使用)许地山就聘任陈寅恪事致港大校长的两封信(港大档案馆版权所有并提供使用)许地山就聘任陈寅恪事致港大校长的两封信(港大档案馆版权所有并提供使用) 在滚滚商潮及俗流中打滚的国人,不知道还有多少......
-
〓 尹小林:古籍数字化是我的事业和理想
“古籍数字化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础。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的古籍整理工作,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势在必行,它必将大幅度地提高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效率,将学者的时间和精力从艰苦而繁琐的爬梳、翻检工作中解放出来,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发展。”万寿寺万寿阁三层,尹小林用PPT向第五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代表们介......
-
〓 任凭风浪大 稳坐钓鱼台——吴玉章一篇诗稿
春日即事有感 浩气充天地,静观事变来; 任凭风浪大,稳坐钓鱼台。 昨晚读北京晚报见朱德同志登叠綵山赠徐老诗及徐老、谢老和诗。言为心声,诗以言志。今晨醒时兴致盎然。自从去年九月九日我国击落美帝U—2飞机以来,世界风云极大,我国进退裕如,无往不利。这更证明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正确伟大,毛泽东同志的思......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