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非遗扶贫 老手艺老字号焕发新时尚
老手艺与老品牌的相加,焕发出新时尚;老字号与非遗的相遇,是艺术的激活;非遗与非遗的互通,是相互的加持。上海美术学院通过传承人、设计师与品牌联手,不断拓宽传承创新道路,有文化加持、有时代响应,让扶贫之路更坚实。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上海美术学院在这场战役中,通过学院创建“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下称PA......
-
〓 年俗跨时空 传承不止步
两组数字放在一起,让我们颇为震撼——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人,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常住在非户籍地。同时,据交通运输部估计,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20.95亿人次。结合来看,流动人口的巨量存在的确是春运庞大流量的人口基础,但仔细想来,这并不是其充分条件。那......
-
〓 文化评析:螺蛳粉输出的也是中华饮食文化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友评选出中国对外输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蛳粉、广场舞、中国网文、网购中国商品,其中螺蛳粉排名榜首。相关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上半年出口已达750万元,为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8倍。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为走俏海外的中国美食点赞,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螺蛳粉之类的小吃“太低端”,吐槽这样的输出“不太体面”。在一......
-
〓 光明论坛·温故: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指出:“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也使你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志不求易者成......
-
〓 古诗词中的小满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标志着夏季来临,炎热登场,意味着麦类等夏季作物颗粒灌浆臻于饱满。所以,小满是古代先民对物候与农事的科学总结。小满备受古代文人青睐,诗人们留下了诸多“小满诗”。 小满是律动着生机活力的节气。宋代文豪欧阳修在《小满》一诗中写道:“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在这首色彩......
-
〓 给旧书找个好归宿
爱读书的人常不免遇到如此情形,一方面,家里书籍堆积太多,意欲“断舍离”却无法为之找到适宜的去处,其结果往往当废纸论斤卖;另一方面,想找一些书,却因出版时间较久,实体书店和网上都难觅踪影,有时即便旧书网站有,无奈售价太高,只能忍痛作罢。说到底,是由于旧书循环利用渠道不够畅通,供需之间难以做到有序对接,由此既造成大量旧书资......
-
〓 光明论坛·温故:为政之道,修身为本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
〓 菊 跳脱秋生腕底香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是曹雪芹写的一首《咏菊》的诗,借菊抒怀,表达了自己的孤傲不俗之气。 咏菊和画菊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画的永恒主题。托物明志,借菊写心,菊花在他们的笔下,是一丛丛的生灵,也是文人自我......
-
〓 文化评析·屏幕里的博物馆:文博也能超越时空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建设正式启动。该平台将利用VR/AR虚拟技术、裸眼3D等手段构建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体系,让国家级文化资源鲜活地呈现于亿万受众的指尖、眼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迭代,叠加疫情冲击下的闭馆与限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成为很多博物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
〓 网红书店”不能“只打卡不读书”
“来,阅读整个世界!”一个多月前在上海市郊新开的爱琴海亚朵S酒店,直接把接待旅客的酒店大堂打造成了一座巨型图书馆。这个占地逾1000平方米、挑高30余米的中庭空间,以两面巨大金属质感的书墙形成一个“A”字,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各大景点人潮涌动,而城中独具个性的“网红”实体书店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打卡”......
-
〓 说语话文: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作为中文母语国,我们有责任为世界各国提供优质的中文公共产品,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
-
〓 画中话节气:以雨水之名,致敬明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立春”不过是在解冬天的冻,“雨水”才开始真正构建出一幅春天景象。雨水一至,带来生机与希望。微风轻拂树梢,林间鸟儿起伏和鸣,雨媚风娇,春云淡淡,待雨后柳烟成阵,草长莺飞,便春意宜人了。此时,回归乡野,叩问逝去的时光,是......
-
〓 “非遗+”激发中国传统文化新活力
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非遗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非遗保护体系日趋完善。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 光明时评:破传承人“终身制”也是对非遗的呵护
媒体报道,9月1日起施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也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用智慧浇筑的生活,是值得我们代代保护传承的民族文......
-
〓 黄河三叠
黄河不废,万古长流,日升日落,昼夜更替,此长彼消,循环往复。我们注视着她在自己源远流长的容器里,永远安澜从容,且歌且舞,水清河晏。一 我承认,在20岁之前,我没见过黄河。 黔南沙包堡镇,读小学时,每当听到《黄河大合唱》中开篇的发问:“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我总羞愧地低下了头。我的音乐老师姓敖,......
-
〓 忆言忆语: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中的博物馆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相较于“物质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凝聚社会认同、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性力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
-
〓 大学与人生
【思想汇】 每年九月,都有大批的青年人进入大学,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历程。尤其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之后,大部分青年的人生都要与大学发生密切的关联。然而,可能很多人未曾认真地思考过:大学与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到底有何种关联?大学又是如何因这种关联而保持基业长青的?作为人生目标的大学 事实上,在很多人的人生之路刚......
-
〓 坚持“三高”标准 打造艺术殿堂
今年是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过去60年,以中国美术馆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美术馆,在为国家典藏、展时代画卷、助力文明互鉴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内外环境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新需求,我们的美术馆工作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质量服务”上下功夫。这三个方面的“高”,是新时代美术馆建设的根本遵......
-
〓 文化评析:让更多专业教师关注大众化教育
近期,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美育大讲堂”系列艺术公开课正式举办,首讲“青少年歌唱方法基础训练”不仅有歌唱基础知识、演唱技巧的介绍,还有专业学生现场范唱,听众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启蒙课。“美育大讲堂”是针对青少年课外美育进行的教育实践,旨在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为少年儿童提供规范专业的指导,也在社会上营造关......
-
〓 古镇保护要多些纯粹的烟火气
春节前,网络上也有一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北方很少有古镇?”而翁丁村老寨的火灾,再次引起了公众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结合这两个话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传统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把脉支招。(2月19日《光明日报》)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而言,长河上下、大江南北,史前遗址、万里长城、明清城墙、古代“大院”、文化古镇、山水园林等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