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文者,贯道之器也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引用“文者,贯道之器也”一语,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唐......
-
〓 盆景艺术: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
编者按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各地的盆景艺术争奇斗艳。寓意吉祥招财的橘树、象征事事如意的柿树、祈愿长寿健康的松柏、代表清新脱俗的白梅……盆景艺术,承载着人们源自心底深处那份对美好自然山水和花草树木的欢喜之情。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大众的喜爱和文人的参与,使得原来的盆栽逐渐升华为盆景,并促进了盆景艺术的提高和发展,使之成为人......
-
〓 追寻江南诗性文化
2021年5月至7月,由故宫博物院和苏州吴中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在吴中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宫廷文物116件(套),其中包括与苏州息息相关的宫廷文物60余件,不仅展现了清代苏州织造的丝染织绣、玉雕、漆器等独特工艺,也承载着乾隆六巡江南的文化记忆。 ......
-
〓 鹊山初探
友人相约游玩,我建议去鹊山,对此地心心念念久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画的就是华山(华不注山)和鹊山,这是张多大的名片!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也是鹊、华二山齐举。华山我去了多回,可鹊山,还未曾谋面。 因是头次,道路陌生,鹊山位置及面貌模糊,完全是即兴而来,多少带点探险性质,也有些“斗胆前往”的意思,故名“初探......
-
〓 传统文化缘何频频破圈
传统文化正在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惊喜。《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持续热播,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等节目火遍全网,故宫彩妆等传统文化类IP在网上、朋友圈爆火,直播带货国风产品备受欢迎。在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
〓 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中国古代先贤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发奋读书的典范。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都与古人勤学苦读有关。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他们勤奋刻苦,还在于他们善于提炼和总结读书的经验与读书的方法。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
-
〓 学人谈:由装帧到书籍设计
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优秀作品展”近日在首都图书馆“春明簃”阅读空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为读者提供了欣赏这些书海明珠的机会。 “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暨评奖”始于1959年,自2009年举办第七届起,正式更名为“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展览和评奖促进了汉语出版物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现和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蜚声国际的......
-
〓 何谓大先生
编者按金秋9月,我们迎来了第37个教师节。37年前,伴随着尊师重教的时代之声,教师节诞生了。37年来,尊师重教深入人心,我国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如今又到了如何上台阶、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成为大先生”,不仅充分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大先生、成就......
-
〓 不妨给孩子们开具一份权威书单
眼下正值“双减”政策下的第一个暑假,从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媒体报道,当家长们在眼花缭乱的童书市场上为孩子,尤其是为幼儿选书时,就会发现这不是件容易事。经历过文化资源匮乏年代的人们,对书籍供应紧张、为借一本书跑几里甚至几十里地的苦楚记忆犹新。然而若干年之后,我们面临的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
〓 杨牧之:白云无尽时——悼念白化文先生
白先生去世三天了,我的心一直不能平静。那是俞良在朋友圈的一段话,他说,当年淘到白先生所藏的两本书,请其签名。先生在第一本书上写:“又见此书,上有九十年代所用藏书印。书此以志鸿雪。”第二本书上写:“俞良同志持此书来,如见故人。”俞良见到先生这样题词留言,便说:“您这话没写我呀,您是想把书扣下吧?”白先生笑笑说:“被你看出......
-
〓 西递宏村品书香
黄山古称“黟山”,坐落于黄山南麓的黟县,因山得名。西递和宏村位于黟县境内,距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堪称名副其实的“古村落”。它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古朴精美的建筑文化、山清水秀的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于一体。这里是让游子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世外桃源,游人多“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畅游其中,如同置身......
-
〓 让博物馆进入生活场景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博物馆面临着多重挑战。其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去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决定暂停开放,这是世界范围内博物馆普遍处境的一个缩影。当然,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在疫情......
-
〓 “相望烟水深”——春夜逛涵芬楼
冬去春来,“双跨”的节奏又开始了。每周三和周四晚上一门本科生课,一门博士生课。三节课的时间,有时因为课后有学生来找我问题,有时因为本就“拖堂”,离开教室通常都是在九点半以后十点左右了,记得有一次还曾把夜色中暗淡下去的二教拍了一张图放在朋友圈上。难得的一次九点不到就下了课,倦游的一天即将过去,现在可去哪里转转呢?去涵芬楼......
-
〓 中国武术缘何频频被“碰瓷”
中国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民间性、不可度量性和一定程度的神秘性。近年来,受“眼球经济”的影响,中国武术频频被人当作炒作、包装自己的工具,有的时候甚至被恶搞。2012年,自我标榜为“太极大师”的闫芳在网络视频中表演“隔山打牛”,后被证明完全是一场骗局;2017年,“格斗狂人”徐晓东不断约架进行“武林打假”......
-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新故宫人的故宫情缘
讲述人:王旭东(故宫博物院第七任院长)做梦也不会想到,在戈壁沙漠环绕的敦煌守护莫高窟28年后,中央把我调到了京城的故宫,从一位“莫高窟人”变成了“故宫人”。2019年4月8日,我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历程。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不时地追忆,究竟与故宫有哪些缘分?我这样......
-
〓 秋月之美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月可以玩、可以赏,可以寄托相思与眷恋。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可知玩月之风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谢灵运的《怨晓月赋》、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谢庄的《月赋》都是玩月佳作。到了唐朝,社会文化空前开放,玩月、赏月更加风行。唐人对......
-
〓 玉楮流芳现古籍神韵
【新展推介】 上海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是建馆以来首个专题古籍展。“玉楮”是纸张的美称,而“流芳”有两层意思,一是纸张上留下了墨香,散发芬芳,二是希望记录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典籍会千古流传。 现在存世宋本的数量很少,而元本比宋本更少,本次展览共展出上海博物馆所藏的66部宋元古......
-
〓 水光诗韵品江夏
浩浩汤汤的水息,弥漫在古人写于江夏的众多诗词中。 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暮春时节,年过三十的李白第三次到江夏。驻留的日子,他频频送别,送张丞,送宋之悌,还写下《江夏送友人》《赤壁歌送别》。可见江夏古时航运发达,是长江中游流域的一处要津。密布的水网,四通八达的航道,南来北往、西行东归客,让离别在这个地方......
-
〓 与古携新 从流激荡——从“宋韵今辉”特展谈起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辉煌的年代。我们之所以说宋韵辉煌,是因为有宋一代,卓立着一大批震烁千古的文化大师。这些大师中有司马光、欧阳修、三苏父子这样的千古大家;有周张、二程、朱陆这样的宋儒理学大师;有范仲淹、王安石这样锐意新政的干臣;有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格律派和北宋三家、南宋四大家的万斛泉涌的诗词高峰,正是这些民......
-
〓 让传统村落成为乡风乡韵乡愁的寓所
【光明时评】 近日,住建部、文旅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共有1336个村落入选。至此,全国已经有8155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是孕育和保存中华民族根性文化的空间载体,承载着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思想。保护传统村落,既是留住乡风乡韵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