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
-
〓 “无瑕”与“无暇”的不同
在报上看到一篇题为《轮回与孤独》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尽管马尔克斯说《百年孤独》的写作只是为他‘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暇的文学归宿’……”句中的“无暇”宜改为“无瑕”。 “无瑕”是说没有缺点,非常完美。例如: (1)这件工艺品非常漂亮,完美无瑕。 (2)他俩的爱情非常真挚......
-
〓 拍案叫绝——说“案”
▲宋代《十八学士图》(局部)中的画案。 成语“拍案叫绝”中的“案“,是指几案、桌子;“绝”,是少有的、罕见的好。以手拍案叫好,形容极为欣赏。而“拍案而起”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比喻愤怒之极。 “案,几属,从木,安声”(《说文解字》)。“案,狭长的桌子。如:书案;案桌”(《辞海》)。由此可知,“案”是由几发展而......
-
〓 元宵灯节习俗由来已久 观灯之外娱乐表演丰富
灯节又称元宵节。一说元宵,人们马上想到食品,那句经典台词“何书记,吃元宵啦……”让长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记忆犹深,仿佛吃元宵是那个节日的象征,一如五月初五叫成粽子节,八月十五叫成月饼节一样。其实吃是过节中很小一部分,单说吃,元宵节还有很多食品。《燕京岁时记》上说,“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此时只是元宵销量......
-
〓 历代帝王庙的来龙去脉
许伟 吉林大学考古系原副教授,从事夏商周考古教学研究工作。1992年,按知青政策返京,历任北京市西城区文委主任、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其间主持历代帝王庙、白塔寺、李大钊故居、万松老人塔等多处古建的腾退、保护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北京历代帝王庙保护利用促进会会长、西城文史学会会长。2005年历代帝王......
-
〓 “以致”不宜用于句子开头
杜老师:某媒体刊文说:“但就是在这件事情上,男人同样不能接纳她们,不愿自己的领地被冒犯。以致奥斯汀之后,勃朗特姐妹将诗集寄给桂冠诗人缪塞,仍遭到后者‘文学不是女人的事’的申斥。”请问这段话里的“以致”用得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毛李清毛李清读者:“以致”是“致使”的意思,常用来表示由于上面提到的原因造成了某种不如意......
-
〓 清明的精神与气质
“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从古至今,农历三月,人们纷纷出郭郊游、踏青宴乐、扫墓祭祀,由此形成了我国最大的踏青与祭扫节。[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清明最初与农事活动有关,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除隟(同隙)穴。”这里说的“清明节”,还是一个农业节......
-
〓 “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对吗
杜老师:某媒体中有篇文章的标题是《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请问其中的“及其”用得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谢厢东 谢厢东读者:“及其”中的“及”是连词,“其”是代词。“及其”中的“其”指代“及其”之前的词语,这个词语紧挨着“及其”。例如:(1)鲁迅及其著作,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的对象。(2)该公司及其负责人均被告上......
-
〓 一字之差相去甚远
时下,报刊文艺评论中,频现“不瘟不火”误作“不温不火”,一字之差相去甚远。如京华某报副刊评说电影《李双双》主演张瑞芳时,如是写道:“张瑞芳却认为,必须把李双双的大气泼辣都表现出来,人物个性不能不温不火,表演要放得开……”无独有偶,蓉城某报副刊《文艺评论》版中评川剧《卓文君》中亦有“不温不火”的评说:“……使得该......
-
〓 朱子学的时代价值——陈来教授在“武夷书院讲坛”上的演讲
■演讲人:陈来 ■地点:武夷山 ■时间:二○一五年四月陈来 195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朱子像 现代人从朱子的思想可以学到什么东西?朱子学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我想至少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初步了解朱子......
-
〓 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代乾隆年间制作,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约5330公斤 大禹治水图玉山以新疆和田青白玉制成。玉山雕刻着崇山峻岭、古木丛立、洞壑溪涧;大禹在正面山腰上亲自劳作。追随他的民众,有人用锤打,有人用镐刨,有人用杠杆捶击,凿石开山。这幅生动活泼表现大禹治水之伟大的劳动图景,是按着玉材天然形势艺术加工而成......
-
〓 二十四史的源流
所谓“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史记》,终于清乾隆时刊行的《明史》,前后相隔一千八百多年。“二十四史”的概念亦是逐步形成的。历史上,三国时期已有“三史”之称,原指《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
-
〓 生平以临池为乐 风度得夷惠之余
此联为苏局仙题赠周绍昌联。周绍昌,字霖叔,灵川人。光绪甲午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大理院推丞。上联赞赏受赠者一生以书法为乐。“生平”,终身,一生。“临池”,“临”,面对。东汉的书法家张芝,字伯英,敦煌渊泉(今甘肃安西)人,擅长草书,人称“草圣”。他年轻时每天勤奋地学习书法,把家中所有的布帛丝绸都用来练习写字,然后再漂洗煮白......
-
〓 什么是20世纪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一)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清代内阁在故宫东南角,文华殿之南,是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清内阁大库,隶属内阁。在内阁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下,设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等机构。其中典籍厅掌管内阁大库红......
-
〓 “后备厢”宜写成“后备箱”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位于后备厢的‘无人车’大脑会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请问其中“后备厢”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天津读者 武爱清武爱清读者:“厢”字最初是“广”字头,本义指正屋两侧东西相对的廊子,后引申指正房两侧的房屋,也就是“厢房”。后来也泛指类似厢房的隔间,例如“车厢”“包厢”。这种隔间一般比较大,是容纳人或物品......
-
〓 重阳蟹味
菊蟹图 王雪涛/作 中国嘉德供图 农历的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会,因此又称“重阳”。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这天要登高、饮酒、食糕、赏菊、插萸,其意蕴给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自唐代开始,重阳又逐步增添了吃螃蟹这一习俗。唐代李显《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诗序:......
-
〓 喝新酒、吃新米,神州上下俱晾衣
小暑“食新”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晾经”习俗“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是气温类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时至小暑,白天开始变短,气温一直升高,很多地区热浪袭人,蟋蟀跑到屋檐下乘凉。食新:客家人的忆苦思甜小暑时节,各地流行“食新”,即吃新米、喝新酒。这一点,客家人尤甚。由于战乱灾荒,客家人从中原不断南迁。由于许......
-
〓 重阳饮食考
饮菊花酒图王弘力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将九看作阳数,两阳相重,故称“重阳”。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处在寒露与霜降之间,我国大部地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古人认为此时登高秋游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孙思邈《千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
-
〓 中国第一位皇帝坐什么车兜风?——秦陵博物院镇馆之宝
寻宝仪。沙鲁绘【镇馆之宝·秦陵博物院】大家好,我们是秦陵铜车马,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因为是一组两乘,所以我们两兄弟就一起来了。说起我们的居住地——秦陵博物院,你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惟妙惟肖的陶俑吧?其实,我们铜车马一族也是惊世之作。毕竟,主人秦始皇的地宫旁边,有3000多平方米是专门为我们打造的车马房。为了供秦始皇灵魂......
-
〓 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邹广文教授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邹广文 ■演讲地点:清华大学六教 ■演讲时间:二○一六年二月邹广文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国成均馆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CFP技术作为人类进步的外在标志,通常所指的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