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2020)》出版发行
本报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冀文亚)为生动反映2020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步伐和丰实收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2020)》,日前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年度报告由总报告、15篇专题报告和附录组成,涵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选题规划、评审立项、中期管理、鉴定结项和智库建......
-
〓 新书架:《清代新疆社会变迁研究》
《清代新疆社会变迁研究》,华立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第一版,120.00元本书辑录作者从事清代新疆史研究30余年代表性论文24篇。作者积极吸取海内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论严谨并能赋予史论以生动鲜活感,注重清代满汉文档案的挖掘和运用,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史料,深入研究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政策、大一统格局下的西向......
-
〓 “非物质文化遗产”读本定位“小小传承人”
《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等五本已与小读者见面本报讯 广西师范大学神秘岛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共同打造了“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传统文化读本。近悉,第一辑五本《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西安鼓乐》《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已与读者见面。什么是非遗?是世界灿烂的文化遗产,是成就灿烂遗......
-
〓 新书架:《好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
《好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傅杰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88.00元 本书是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傅杰主编的“我的读书经验”系列丛书之一种,邀请了荣新江、徐俊、陈思和、陈子善和陈尚君五位在学界极有建树的学者,讲述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治学的道路。五位主讲人爱书、读书几十年,所阅图书无数,深悉何为好书、如何读好书......
-
〓 寻觅历史长河中的地理坐标——《中国的河山》编辑手记
《中国的河山》 史念海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22年值史念海先生110周年诞辰,陕师大出版总社推出《中国的河山》一书,力求经典通俗化,让更多读者了解“历史地理学”这门“有用于世”之学。全书精选先生代表作20余篇,70多万字,2600余条注释,60余张插图。全书深刻分析、阐释了关于祖国河山的历史变迁,全面介绍了......
-
〓 追寻年谱中的生命桅杆——沿着《北望青山》中那一代学人的足迹
《北望青山》 王京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年谱就像打捞一艘沉船,虽然不复昔日的荣光,但必定还包含众多的细节。一块块甲板,一个个生锈的铁钉,有时还散见有船主遗落舱底的饰物和珍玩。把它们一件件小心拣起,摆放在浮胀的甲板上,一时还闻不出生命的气息。直到发现悬旗的桅杆,将其重新竖立起来,生命才变得更加立体。这根桅杆,是孙楷......
-
〓 中国好书(2022年3月)
《红色气质》,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商务印书馆本书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以独特视角讲述了照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
-
〓 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精华文章结集出版
本报讯(记者 成一村)秦国星耀智囊团为何多是商鞅、张仪等“外籍”人士? 汉武帝如何赚钱又烧钱? 隋炀帝南巡开凿了大运河,西巡时又干了什么? 李渊何以凭借三万兵马七年定天下? 战术天才李存勖吃了哪些战略短板的亏? 王安石如何成为靖康之耻的背锅侠? 胡惟庸为何必须死? 崇祯是如何远程“帮倒忙”的? 袁世凯为何策划了清末“P......
-
〓 文献之渊薮,研究之津梁——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7辑
由张剑、徐雁平、彭国忠三位教授合作主编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自2014年第一辑出版以来,在短短数年之间锱铢积累,已蔚为大观。新近推出的第七辑,涵盖了日记、书札、诗文、笔记、书目、史料辑录等多种文献类型。披览之余,深感所涉范围广泛,内容翔实,充分体现了史料的珍稀性、整理的深度化和内容的延续度,为近现代文史研究开拓......
-
〓 新书架之《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美]丘成桐、[美]史蒂夫·纳迪斯著,夏木清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68.00元本书是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先生的口述自传。贫困清苦的童年,艰苦奋进的求学路,传奇般的研究生涯,对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深度参与……传主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励志、感人、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尤其令人印......
-
〓 “汪汪如万顷之陂”:叶朗先生学术回忆录编辑手记
叶朗先生的托付2019年4月在北京,叶朗先生将学术回忆录《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情系燕园六十年》的部分稿件交给我,嘱我先行编校。回来后我先请美术编辑做全书内文的版式设计,然后开始看稿。素知先生治学谨严,遣词造句从不苟且,遂全力以赴不敢半点疏忽。稿子看完后,我挑出两篇有些录入差错的文章做了标记寄给先生,不是为了表功,而是为......
-
〓 《比我老的老头》讲述不老的怀念
本报讯 近日,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黄永玉散文经典新版《比我老的老头》,书中黄永玉以历经淬炼的雍容和诗意,讲述生命中的悲欣歌哭和不老的怀念。《比我老的老头》是黄永玉最经典的散文集,讲述的是那些比自己还老的老头:钱锺书、张乐平、李可染、沈从文等许多人的故事。书中的人物都是辉映20世纪中国文化天空的文艺名家。黄永玉在书中回望漫......
-
〓 国际敦煌学史研究的珍贵档案
——读《戴密微教授与饶宗颐教授往来书信集》 早在2012年,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出版了原稿影印版的《戴密微教授与饶宗颐教授往来书信集》(以下简称《书信集》),刊布了两位学者交往20余年中共80封往来书信。这些珍贵的书信见证了中外学者在敦煌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互鉴,更是国际敦煌学史研究的珍贵档案。然而,这本《书信集》出版......
-
〓 《儒典萃英》:可循环使用的日历书
本报讯 清华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儒典萃英》。作为一本日历书,《儒典萃英》巧妙运用古代笺纸设计,读者可在笺纸上自行DIY日历,随意记录阅读感悟、大事备忘、日程计划等。这本书没有明确的日期限制,所以可循环使用。页面拢线设计,可撕扯,撕去每日日期后留下来的是一本具有文化意蕴的儒典文集。本书两位主编稚晟、姜坤撷取《周易》《尚书......
-
〓 社长总编荐书:《范仲淹》
倪培翔(凤凰出版社社长)推荐《范仲淹》郭宝平著凤凰出版社2022年7月108.00元 郭宝平先生在穷尽式地钩稽、阅读了范仲淹的全部史料之后,突破时空的阻隔,进入历史深处去理解范仲淹的处境,以史家之识运文学之笔,绘声绘色地还原人物的声音、心灵,以及复杂的人性,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为我们......
-
〓 《敦煌灵犬》:一个守护中华文化的中国故事
《敦煌灵犬》 顾春芳 著 译林出版社 【读书者说】 2021年春节,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告诉我她写了一本童书《敦煌灵犬》,在这本书中她想象了一个守护中华文化的灵犬世界,主人公是一只敦煌守护犬。我知道她三年前完成《我心归处是敦煌》之后,马不停蹄,笔耕不辍,在美学和艺术学的领域出版和发表了不少优秀的学术成果。她怎么会有......
-
〓 敦煌大众思想:“大众思想史”的一个个案
《唐宋时期敦煌大众的知识与思想》,杨秀清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88.00元最近读到敦煌研究院杨秀清先生的《唐宋时期敦煌大众的知识与思想》一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与传统的研究范式不同,该书是从文化史、社会史的视角来研究敦煌,将时代限定在敦煌最发达的唐宋时期;探讨的对象是敦煌大众,而不仅仅是社会精英。在书......
-
〓 踏墟寻城三十载——写在《踏墟寻城》出版之际
日前,我的第一本自选集《踏墟寻城》面世,算是对自己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的一个小结;而其中的一些细节,则见于面世不久的我的第一本讲述考古发现背后故事的小书《发现与推理》。书中的大部分篇章虽是亲历记,但限于当初设定的“考古纪事本末”体裁,仅撷取了其中的若干“点”。这里,再略述30年来我致力于城市考古的足迹和心路历程。初......
-
〓 僻处草痕新——读高居翰《致用与娱情》
《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高居翰 著杨 多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是高居翰留给世人的最后一本专著。他1926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被誉为“最懂中国画的美国人”。本书与助其声名鹊起的《隔江山色》《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系列研究相比,仿佛是某种觉醒——将目光转向清浊之间。美术......
-
〓 以“跨界”姿态对话北纬四十度——读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
《北纬四十度》 陈福民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开研讨会或朋友聚会,我很愿意听陈福民的发言,他常常有独辟蹊径的思路和意想不到的观点。但他很少将自己的思想形成文字,他宁愿享受述而不作的潇洒自由。这两年陆续在《收获》上读到他的随笔,既让我诧异,因为他很少有这么密集的写作频率;也让我深以为然,因为这不过是他长年深思熟虑的结果。......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