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书局评出2020年度“双十佳”图书
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近日,2020年度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评选会在京举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献室主任刘宁等来自学界、书业界、媒体的共二十位专家经评议、投票,产生了中华书局本年度“古籍学术类十佳图书”和“大众人文类十佳图书”。最终评出的“古籍学术类十佳图书”为:《侧看......
-
〓 新丝路与古丝路接续的故事——《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编著感言
《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沈卫星 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的编著缘自2017年5月北京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那时的首都正是千秀并育,万物生发。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30多个国家约1500名贵宾,虽远隔千山万水,却为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来。那个时候,我正在阅读英国牛津大学......
-
〓 群像与楷模——写在“大家丛书”百册出版之际
“大家丛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随着《舞台之光——郑榕传》的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大家丛书”迎来了她的第90本,离最初设定的100本的出版目标越来越近。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看着一长排凝聚了百位作者、几代负责人、数位编辑十几年心血而获得的图书成果,欣喜之余难免感慨万千。在刚刚过去的5月,“故宫里的博学家”杨伯......
-
〓 莫言研究的一次重要集结
“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作家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经验研究”的结项成果。丛书以“莫言的创新之路”为关键词,将其放在中外文化因素交汇之中,进而揭示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内在联系和变革创新。这套丛书提供了莫言......
-
〓 《从师记》引发大时代下问学之路热议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跃进新书《从师记》发布会近日在京举办。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认为,这部书内容丰厚,涉及面广,各个层次的人阅读都会有所收获,尤其是书中先生们孜孜以求、奉献学术的精神,别具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从师记》记述了一位七七级大学生在时......
-
〓 中国好书(2023年4月)
《新时代这十年(2012-2022)》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人民出版社本书全面总结新时代这十年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阐释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和战略部署。《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蔡昉著,中信出版社本书着眼于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了人口因素对供给侧和需求......
-
〓 赓续清华甲骨学传统 43册《甲骨文摹本大系》面世
收录甲骨数量最多,开创甲骨著录书编排的新范式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洋洋43册、收录有字甲骨70659片、《甲骨文合集》之后甲骨文资料整理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甲骨文摹本大系》日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2月18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与“学堂在线”合作,在云端举行黄天树教授主编的《甲骨文摹本大系......
-
〓 “打开”北京中轴线——读《北京中轴百年影像》
北京有一条长7.8千米的南北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楼,纵贯城市核心地带,由众多连续而有着内在关联的建筑、道路等城市空间所组成。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线性历史文化遗产,这条驾驭全城、地位至尊的中轴线,体现着执政者关于都城规划建设的基本理念,决定了北京的整体城市格局,定义了北京的礼制规范,极大地作用于京城政治空间、社会空间、商......
-
〓 接续乾嘉考据传统的杰作——读汤炳正《屈赋新探》
《屈赋新探》 汤炳正 著 商务印书馆汤炳正先生曾被本师章太炎先生许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后生小子何敢望其项背?然读罢《屈赋新探》,不禁深深被其吸引。这部难得的经典不仅仅益人神智,更能示人轨则,引领人们去思考学术之意义和生命之价值。不管时间过去多久,我都会认为,《屈赋新探》会越来越绽放其璀璨的光芒。是以不揣固陋,对......
-
〓 向历史和时代交出散文答卷——关于《年度散文50篇(2022)》
为梳理和展示散文创作年度成果,2022年7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商定,共同发起主办“年度散文50篇”文学遴选、出版项目。《年度散文50篇(2022)》(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3年4月出版)主编陈建功先生表达了主办方的初衷:“凡情感真切,表达独特,艺术新颖,特别是具有某种经典价值的作品,读者反应强烈......
-
〓 新书架:岑仲勉著《黄河变迁史》
《黄河变迁史》,岑仲勉著,重庆出版社2022年3月,128.00元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系统研究黄河问题的一部巨著”。著者由隋炀帝开凿通济渠的问题切入,上溯到《尚书·禹贡》《史记·河渠书》《水经注》,尝试认清上古黄河。在广泛搜集历朝史志中关于黄河的史料、并参考私家著述的基础上,经过仔细梳理和辨析......
-
〓 一幅中国色彩的锦绣华章——读《中国色彩简史》
《中国色彩简史》,郭廉夫、郭渊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96.00元国人论及颜色,首推红色,有道是“中国红”。红有赤、朱、丹、绛、绯等近义词,从深到浅,概指不同视觉效果的红色。考古发现,古人类的墓葬中多有赭红色粉末,经鉴定为自然界中的赤铁矿,其因含铁量不同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暗红色,赭石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第一种......
-
〓 新书架:《千字文探源》
《千字文探源》(全两册)万献初、郭帅华著中华书局2021年6月98.00元 《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编撰。它既是启蒙识字教材,又是习书法的范本,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千字文探源》共分四个板块:带拼音的原文、现代汉语译文、对原文的串讲、解字,而重点是解......
-
〓 中国老学通史研究的“纵”与“横”——“中国老学通史”项目介绍
《老子》对我国哲学、政治、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并远播海外。《中国老学通史》于2014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课题成果分为《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现代卷》(上、下)五卷六册,300余万字,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研究
“礼”是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性概念,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重大作用的制度性规范,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引导性因素。礼学,不仅是一门文献之学,也是一门制度之学、哲思之学,更是一门需要文史哲诸学科交叉互动的学问。研究礼学,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还可以修身心。而礼学研究的基础,就是读懂礼学文献。 ......
-
〓 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孔子的六个面向
《孔子:人能弘道》(修订珍藏本),倪培民著,李子华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年12月第一版,59.00元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至圣先师”“文宣王”,历代有关孔子的著述层出不穷;而经过近代以来对孔子的批判与重估后,孔子现在被理解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之一。这种评价的古今之变,既意味着人们对孔子的理解摆......
-
〓 跟随《西游漫游记》体验“西游”场景
本报讯基于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创作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想象力作品《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西游漫游记》近日由接力出版社出版。故事以一个小妖怪视角展现神话世界,带领小读者如爱丽丝漫游奇境一般了解天宫的各级部门、办事机关,人间神魔志怪生活修炼的场所,看到神仙们的日常生活,让神话世界变得更加生活化,更加真实,身临其境地畅游古典神话......
-
〓 新书架:《台湾史》
《台湾史》戚嘉林著海南出版社2021年3月108.00元 本书记述的是“正确的台湾史实”。它完整、系统地介绍了台湾地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重要的是,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民族融合和两岸统一。书中配有珍贵图片数百张,以图片佐证历史,全方位深入、客观地记录了台湾地区的历史。作者戚嘉林先生认为:“没有扎......
-
〓 《韦卓民全集》荣获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颁发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的决定》,授予25种图书、4种报纸、6种期刊和9位个人“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11卷本《韦卓民全集》荣获本届出版政府奖(图书类)。《韦卓民全集》系现代著名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先生学术成就的集大成,囊括了其在哲学、逻辑学、教......
-
〓 光明书话: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回归中国姓
《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王振芬 孟宪实 荣新江主编 中华书局2020年11月,王振芬、孟宪实、荣新江主编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以下简称《旅博文献》)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批文献被学界誉为“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最后的宝藏’”,从新疆到日本再到旅顺,历经沧桑,终与世人相见。12月20日,新书出版座谈会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