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出版
本报北京3月1日电(记者李苑)中国方正出版社近日推出“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这是国内首部以丛书形式诠释中华传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通俗理论读物,共70余万字,分为《孝德诠解》《悌德诠解》《忠德诠解》《信德诠解》《礼德诠解》《义德诠解》《廉德诠解》《耻德诠解》8册,分别阐释了八德的起源、含义和本质,......
-
〓 经学的冠冕是易学——《易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序
华夏国际易道研究院院长马宝善先生多年潜心于易学研究,著作甚丰,以我所知见,先后问世的有《易道书法》《易道收藏》《易道爻说》《易道卦说》《易道太极说》《易道象数逻辑》和《易道·德行说》等,业已构成严整的“易道”系列,在学术界有显著影响。最近马宝善先生又撰成《易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一书,就其“易道”系统......
-
〓 上海古籍社与柏克莱加州大学合作编辑重印珍贵稿钞本
本报讯(记者余传诗)继《柏克莱加州大学中文古籍善本书志》、《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碑帖》出版之后,近日,上海古籍出版社与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合作,再次推出《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稿钞校本丛刊》(全18册) 19世纪以来,不少中文古籍钞校本流传到了西方国家,被海外图书馆收藏。柏克莱加州大学中文古......
-
〓 郁贤皓:35年了,我与《李太白全集校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李白学会名誉会长郁贤皓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将李白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之一。当时我反思解放后的李白研究,多局限于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对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交游缺乏认真深入的稽考,未能做到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品的理解多流于主观臆测,破绽百出。于是我决定从考证李白生平事迹及其交游入手,以期逐......
-
〓 我为什么要写《续红楼梦》——访谈刘心武
记者:心武先生好!这些天,有关《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即将出版的新闻沸沸扬扬,社会关注度非常高。昨天又传来新的消息,出版方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老总张小波宣布,该书的起印数是100万册,港、台及祖国大陆三地将在4月中旬同日出版,各大文学期刊同时间隆重转载;并且还宣示这个“曹雪芹著周汝昌汇校刘心武续”的108回本,与......
-
〓 《中国历代战争史》:五百万言五百战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信出版社2013年出版 这是一套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蒋纬国主持修订。《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计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 本书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
〓 中华文化应有世界担当——许嘉璐先生为《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自序
(一)世界正在发生巨变,宣告这一巨变的是遍布全球、人人感知的危机。环境急速恶化、局部冲突不断、核战威胁、贫富差距拉大、莫名流行病频发、不平等普遍存在……这不能不促使人们警觉:地球怎么了?人类怎么了?未来的路在哪里?世界性危机自人类进入工业化开始。工业化极大促进了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工业产品需要更为广大的市场,生产资料需要......
-
〓 “每刨一个坑都挖出一口深井”——杨义与《论语还原》
杨义近照 本报记者 刘彬摄《论语还原》书影 《论语》何以称《论语》,而不是按照《老子》《孙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的义例称为《孔子》?作为儒学创立者,出生于武士家庭的孔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感慨发生于何种现场? 带着52个疑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
-
〓 《湖南人底精神》详述湖湘精英与近代中国
本报讯罗宏的新书《湖南人底精神》发布会近日在京举办。湖湘文化研究会前会长文选德为本书亲撰序文,称“对近代湖湘英杰的形成从社会政治背景、乡土文化背景、思想资源背景和教育背景综合考察的论著为数不多,因此本书具有相当的开创性”。知名出版人龚曙光认为,“罗宏比他人拥有更多家族史料和家庭掌故,以这种一手资料的家学为基础展开的湘军......
-
〓 非“依他起”的民国佛教
“民国佛学讲经系列”(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金刚经讲义》,89.00元;《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58.00元;《药师经讲记》,24.00元;《阿弥陀经白话解释》,29.00元 这类教内人的研究弘法性著作,以其非“依他起”的性质,才恰恰能彰显佛教的精神,也最能代表民国佛教的特色,舍此必不能......
-
〓 新书架之《锲而不舍:中国古代石刻研究》
《锲而不舍:中国古代石刻研究》:赵超著;三晋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石刻研究,30多年前还是比较冷僻的学问,而现在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此书为作者30年来有关古代石刻的学术研究,涉及碑刻墓志、造像题记、画像石、刻经、摩崖等石刻类型与有关历史、考古问题。...
-
〓 不尚空论,言必有据——读谈蓓芳《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考》
谈蓓芳收在这部论文集中的论文,发表最早的是《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演变的一个侧面——从屠隆到竟陵派》与《重评梁代后期的文学新潮流——以萧纲、萧绎为中心》,都发表在1989年。最晚的则是发表于今年的《〈玉台新咏〉版本补考》和《试论〈狂人日记〉的历史渊源——对其创新所在的别一种理解》。从1989年到2006年的十七年间,公开发表......
-
〓 历史故事背后的史学思考——跟张国刚教授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张国刚著,中华书局2016年8月第一版,48.00元“史书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个是史料价值,一个是史著价值。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作为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这是清华大学张国刚先生在其新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
〓 抗日战争,台湾同胞没有缺席——《台湾同胞抗日丛书》序言
1933年7月24日《台湾日日新报》刊载的“台湾战线社”成员照片 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年时间内,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在空前惨烈的抗战岁月中,台湾同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
-
〓 捕捉史家与时代的多重记忆——《章开沅口述自传》书后
1957年章开沅与妻子黄怀玉合影 本文图片选自《章开沅口述自传》◎《章开沅口述自传》章开沅 口述 彭剑 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十年潜影我发愿想请章开沅先生写一部口述自传,其实是受胡适的启发。2001年冬天的一个午后,作为大一新生,我在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读胡适《四十自述》时就留意到,1933年......
-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喜读邢福义先生主编《文化语言学》(增订本)
90年代初,文化语言学是我国语言研究的热点之一,并逐步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中国潮”。1990年出版由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主编的《文化语言学》,以其理论构架的缜密有致、研究方法的精当耦合以及表述话语的雅俗共赏赢得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一时间赞誉四起、好评如潮。毫无疑问,该书堪称90年代“文化语言学中国潮”潮头浪尖的弄......
-
〓 子学兴替关乎中国学术变革——为《“新子学”论集》一书所作序言
中国哲学精神的兴起、演进和繁荣,与先秦子学息息相关。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不同的文明都经历了一个轴心时代。这是一个颇具启发的说法。至少对中国哲学而言,子学的兴起可以视作哲学的开创期,子学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先秦哲学家面对当时社会的空前危机,自觉反省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对天人关系、......
-
〓 长河淘尽风云事毕竟书生最可人——评《20世纪中国文学备忘录》
《百年风华——20世纪中国文学备忘录》,龚刚著,花城出版社 2012年8月,33.00元 “长河淘尽风云事 毕竟书生最可人”本是笔者观看电影《建党伟业》后敬题陈仲甫、胡适之两位先生的诗句,一口气读完龚刚所著《百年风华:20世纪中国文学备忘录》,对书中论及、也是笔者钦佩和热爱的一些20世纪的“风华”书生,不禁又想......
-
〓 读《弢翁藏书年谱》
藏书历来以江南为盛,藏书大家亦多居江浙。晚清四大藏书家唯聊城海源阁杨氏在北方。稍后有双鉴楼傅氏、木犀轩李氏及自庄严堪周氏,鼎立为三,称北地之雄,而主人又皆客籍,其聚书之艰难可见。傅沅叔先生与先师援庵先生为至交,我曾因援师之介得谒沅老一面。李氏则仅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读其木犀轩赠书而未获识荆。唯周叔先生久居津门,时于公众场......
-
〓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提要》:钩稽概貌以简驭繁
1925年,朱启钤先生个人出资创办“营造学会”。1929年获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金赞助,次年2月创立“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任社长。这是第一个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民间学术机构。 该学社以传统国学为根基,又借鉴西学新知,努力会通中西学术,以寻觅建筑之真谛,体现其“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