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刀剑如梦——读周纬《亚洲古兵器图说》
直到15世纪初之前,欧洲的战场上还是英格兰大弓的天下,在250码内万箭齐发的威力,在英法百年战争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火药的传入和普遍使用改变了这一切。善写英国史和战争的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哀鸣,“人们不该把制造火药的硝石从善良的大地的腹中发掘出来,使无数大好的健儿因之都遭到暗算,一命呜呼”。隆隆的炮声也炸毁了欧洲基督......
-
〓 全面揭示唐代发生的历史变革:《世界性的帝国——唐朝》评介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是哈佛中国史的组成部分,其他分别为《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和《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可见,这部多卷本的哈佛中国史,叙述的是自秦始皇称帝至清朝灭亡两千多年中国帝制时代的历史,其中译本最近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上述时段的基本政治特征是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 光明书榜(4月)
《中国美德读本》 苏叔阳主编 中华书局 《中国艺术史》 【英】迈克尔·苏立文著 徐坚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守住中国人的底线》 王蒙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韩毓海著 中信出版社 《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 【美】莫里斯·格林伯格等著 常玉田等译 人民......
-
〓 抢救文化一以贯之——我与“名家心语丛书”
《漫画一生》中华君武的作品《漫画一生》中华君武的作品(一) 在主编“名家心语丛书”之前,我刚刚主编并出版了《学林春秋》和《学林往事》两部大书,由此确立了我“抢救文化财产”的编辑思路。但这两部书都是由一篇篇文章结集而成,具体来说,前者收录近130位著名学者撰写的回顾治学心得体会的文章,结集为6卷本;后者汇编了近11......
-
〓 《〈三国志〉讲义》:深入浅出地讲述三国历史
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既有“质直”即记事真实朴素的特点,又有“善叙事”即文笔生动曲折的长处。后人对于三国史事的了解,包括民间流传的种种三国评话和演义,也都基本来源于此。《〈三国志〉讲义》一书是戴燕教授在复旦大学讲授“《三国志》精读”基础上编订完成的,全书以十篇传记为中心,深入浅出地讲述三国的历史。《〈三国志〉讲义》 ......
-
〓 《咏而归》:与古人闲谈看古典风景
《咏而归》 李敬泽 著 中信出版社 《咏而归》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该书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 据李敬泽介绍,之所以将新书定名为《咏而归》,源自《论语》中一段著名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咏而归》里,他想要与读者分享的是,从春秋,到......
-
〓 《礼仪与德行》:探求中华传统的特质
孝感动天 从西周到东周的800余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次“殊途百虑”的文化重构和发展机遇,诸子创派立说,学术思想以其多方向成为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为以后思想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原发性的基础。王文东的《礼仪与德行——中华民族元典时代信仰与伦理的核心观念》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依据对诗、书、礼、易、春秋及诸......
-
〓 诗人以诗论诗——读袁行霈先生著《论诗绝句一百首》
中国是诗歌大国,也是诗歌评论大国,诗论、诗评之类论著夥众。以诗论诗又别具一格,杜甫之后,代有所作。当代文史大家袁行霈教授自丙戌至庚寅(2006—2010)五年间“读书偶得,一点一滴,发为吟咏”,成《论诗绝句一百首》,并自作简注。一百首,皆七绝。所论一百首,于《诗经》风、雅、颂及《陌上桑》、《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
-
〓 “沙漠之花”常沙娜——常沙娜与《花寄——一花一世界》
土豆花 常沙娜常沙娜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家和艺术教育家。她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之女。常沙娜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壁画及传统装饰图案的研究和临摹,在熟悉和擅长运用传统图案的同时,她注重探索艺术的“源与流”的融合关系。她从大自然的花卉形态中,不断汲取丰富多样的、美的图案造型素材。绘录了大量千姿百态的“花”的形象,体察大......
-
〓 王蒙:善哉《孟子》,甚可读也
“我参加过革命、担任过领导、受过挫折;我写过小说、写过诗歌,也做过报告。有人劝我:你要把传统文化的书和你的人生、生活、社会、政治经验结合起来。”于是从十年前起,作家王蒙陆续开始解读庄子、老子、孔子的著作。直到不久前,他再次为读者带来新书《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在新书中,王蒙用自己的人生领悟,对《孟子》篇章逐一......
-
〓 城市的历史关乎我们的归属
城市史研究与人文遗产研究都是历史性话题,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话题,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出现的话题。无论在亚洲、欧洲还是非洲,城市的历史都很悠久,对于城市研究的历史也很悠久。但是,城市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受到学界广泛重视,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还不超过百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快速发展,到......
-
〓 诗圣的禅境——评《禅解杜诗》
《禅解杜诗》 张轶男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诗圣”杜甫“一生只在儒家界内”,他的“诗史”的思想等同于儒家思想,几成千年杜诗学研究定论。当代少数论家对杜甫的宗教信仰、杜诗禅理等进行了辨析,然或限于篇幅,其说未尽。以佛禅视角阐释杜诗者,更是鲜有专著。因此,张轶男的《禅解杜诗》令人眼前一亮。本书论析了杜诗与佛禅的因......
-
〓 易安的幸与不幸李清照的情感与词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定价69元生于北宋末年的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也颇通文墨。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李清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词冠绝古今,千百年来无出其右,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是婉约词的代表,擅写词,更以文入词,大胆创新,人称“易安体”,留下的《漱玉词......
-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评《中国散文通史》
看着这套装帧典雅沉静、历时十年之久、如今终于沉甸甸地摆放在研讨会现场的一摞十二卷本《中国散文通史》,作为参与丛书中“当代卷”部分撰写任务的一员,我忽然深深领会到了王国维所说“古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的真意。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也是一套清寂之作。 说她清寂,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经济至上、为求利益不惜......
-
〓 全国政协纪念孙中山诞辰149周年 史上最完整《孙中山全集》在京首发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潘跃)全国政协12日上午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仪式,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49周年。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张稚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全集》首发式今日在北京中山堂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宋庆龄基......
-
〓 榜书热评:从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中吸取营养
——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陈来著 三联书店任何一种文明在历史长河中能发展、壮大,并且走向成熟与辉煌,都有着自身的价值观作为支撑。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
〓 《民国文学十五讲》:换一种眼界看民国
《民国文学十五讲》,孙郁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48.00元 无论我们怎样看待革命文学,它都是民国文学的一道景观。在以往许多文学史撰述中,它几乎成了唯一的景观。孙郁的讲述试图改变这种荒谬的现象,他在这里提供了民国文学更为多姿多彩的风貌,其中很重要的一脉,便是从文学革命中溢出的另一种眼界和追求。 ......
-
〓 《中华读书报》推荐:《每日漆器》
《每日漆器》,[日]赤木明登等著,吕灵芝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58.00元漆器,这种诞生于自然的低调素材,有着温润的触感、微妙的暖意与深邃的色彩,能完美衬托食物,却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最基本的饭碗,到能够与亲友共享的大盘、重箱,日本轮岛的漆艺匠人赤木明登和人气料理造型师高桥绿,以照片、手绘图片和生动的......
-
〓 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图书奖——《杜甫全集校注》
这是清代杨伦《杜诗镜铨》问世两百年来,杜甫全集及研究成果的首次深度整理和全面总结。三十六载寒暑,萧涤非先生、张忠纲教授两代学人带领的校注组,满怀对杜诗赤诚的挚爱,历曲折艰辛,仍坚持不懈,对“诗圣”杜甫的作品进行全面搜罗、严谨比勘、精细注释和集评,是对杜甫这位集大成式诗人作品进行集大成式的整理。该书校勘审慎,注释详明,评......
-
〓 李清照的精神视野——读《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女词人,一位文学上的多面手,“古文、诗歌、小词并擅胜场。虽秦(观)、黄(庭坚)辈犹难之,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陈士业《寒夜录》卷下)其实李清照又岂止是“才妇”而已,她人很漂亮时尚,性格开朗神骏,青、中年时代最擅长歌咏爱情的甜蜜和痛苦,丈夫去世后在南宋偏安的小格局里挣扎奋斗,写出大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