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19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外智的历史考察【1】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30079)内容提要:1950年代是当代中国利用外资外智的初始阶段。由于受冷战环境的影响,使中国的利用外资外智局限于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但中国政府以开放的胸襟,通过向苏联贷款、开办合资企业及争取侨汇,构成了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而聘请专家、引进设备和开展技术合作、利用苏联和东欧国家培养人才......
-
〓 承继与变异:新中国初期侨汇业政策研究
——以福建邮电局与批信局的关系为例
【内容提要】新中国初期,福建邮电局沿用并更严格执行国民政府1948年侨批业管理办法,其后根据国际形势逐步调整,最终给予批信局各种优惠和扶持,甚至不惜损及邮电局自身利益,以鼓励吸引侨汇。虽然新旧政权阶级性完全不同,但新中国侨汇业政策具有明显继承性和内在一致性,这主要因行业特殊性所致,而与政权阶级性无关;新中国侨汇业政策也......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对华贷款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研究总结了建国后1980年至2009年期间世界银行对华援助战略及援助的特点及对华贷款数额、部门结构、地区、援助方式的变化,分析了世界银行贷款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贷款的一些弊端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继续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世行贷款、提高非政府部门利用贷款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去”、加......
-
〓 1978-2008年中国隐性失业人口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估算结果来看,自1978年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数量从3902.8万呈波浪式增加,到2002年达到21598.4万高峰,此后隐性失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直至隐性失业人口总体消除;隐性失业率在2003年之前基本在9-30%之间呈波浪式、缓慢......
-
〓 政府与市场在中国大陆投资中的作用变迁(1949-2009)
内容提要:投资长期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比较长时期发展的宏观层面上考察投资的决定因素,从三个方面剖析政府与市场在中国大陆投资中的作用:政府与市场对投资的直接作用变迁;政府与市场对投资的间接作用变迁;政府与市场对不同领域投资的作用力度。中国大陆投资的历史表明,政府与市场或政治与经济对于固定资产......
-
〓 中国水利六十年
父亲带来的美国梦马国川(以下简称“马”):我在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写的《院士自述》里看到,您的父亲也是学水利的。钱正英(以下简称“钱”):对,他是上海南洋大学(现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留学美国时学习水利工程,一九二二年得了硕士学位后回国,第二年得了我这个女儿。很自然地,他把从美国带回来的一套理想传给了我。从我很小......
-
〓 西藏金融60年的回顾与思考——献礼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
【摘要】通过对党中央60年来在西藏各时期金融政策的回顾和思考,从金融史的视角热情讴歌共产党对西藏金融政策的正确、适时、高效;歌颂60年来为西藏金融事业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各民族各阶层领导、群众;弘扬老西藏精神。并以此文做为对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盛大庆典的隆重献礼;表达对党中央60年来对西藏的特别关怀的深深感激之情。提......
-
〓 上世纪五十年代庐山会议探秘
一、庐山会议前的一段历史1958年北戴河会议后,毛泽东到河北等刘搞的几个共产主义村调查,发现其在河北、山东、江苏、河南等地的试点工作及其许多讲话犯有严重“左”倾错误,而宣传口主要责任人邓在舆论宣传工作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民日报》登了许多坏文章、坏报导,在干部队伍和广大群众中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
-
〓 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
【内容提要】新中国初期,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此,中央政府不断地发布命令,阻止农民入城务工,以确保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充足的商品粮食。与此同时,为了稳定城市工业化建设队伍,中国逐渐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就业、粮食和社会福利等与城市户口挂钩,并于1958年中国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关 键 词】当代中国史;重工业......
-
〓 新中国开发新疆的特殊道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地区的屯田始于汉代,此后历代中央政权,都曾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为更好地发展经济,保卫边疆,党中央决定于1954年正式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它成为巩固边疆重要的基石。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与发展(一)屯垦戍边与西域中国自古就“以农立国”,随着疆域的不断拓展,在新开辟的边疆地区进行屯垦(......
-
〓 “农业六十条”的修订与人民公社的制度变迁
【内容摘要】由大公社的制度缺陷造成的农村社会经济的混乱,是催生“六十条”的主要原因。“六十条”的三次修改,通过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和供给制、改变农业基本核算单位,否定了“一大二公”的大公社经济制度,最终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新体制。“六十条”的修改是党中央与农村基层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巩固和......
-
〓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
【内容摘要】中国的特殊国情使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演变道路,而是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一是1840—1948年从传统农业解体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漫长演变阶段;二是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分割和强化阶段;三是1978—1991年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业化迅......
-
〓 对前三十年应当怎样看——评述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陈先的看法
简直是一个笑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了,前三十年竟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一伙西化“精英”分子,公然污蔑前三十年比旧社会还不如。这就是说,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比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还不如。他们的谬论有:对内什么束缚、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经济崩溃或濒临崩溃,民不聊生;对外封闭,闭关锁国。这些胡言乱语,完......
-
〓 马寅初事件始末
【内容提要】马寅初是一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新中国之初担任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除了积极完成党和政府给自己安排的诸多行政职务工作外,还写了许多文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马寅初身为旧知识分子和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委员的双重身份使其能够以北京大学为平台把毛泽东的改造知识分子的运动顺利地推向全国,为实现党的知识分子......
-
〓 用GDP评价新中国头30年建设成就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GDP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一个核心指标,简单地用GDP评价新中国头30年的建设成就,并不完全合适;目前1952—1978年GDP主要有张风波、国家统计局、麦迪森三种数据,其中,麦迪森数据平均比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出29.8%左右;传统上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被低估主要表现在未观测经济方面,但实际上,产品经济......
-
〓 对新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考察——兼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对新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历史考察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前存在的那种产业结构全面严重失衡的状况已有显著转变。但就现状来说,产业结构失街并没有真正解决。据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当前要抓紧国內外的有利时机,从深化改革,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贯彻工业反哺农业的......
-
〓 近十年来我国干旱灾害趋势变化及其灾害链之二
——试析与社会环节关联的结构性干旱
【摘要】我们研究灾害关联,往往只谈自然系统——“天时、地利”,忽视包含了人类活动的人文大系统,即“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本文提出科学分析、界定灾害的自然因素,强调研究社会系统及社会/自然因素两者的深层关系,准确把握自然灾害的量与度,正确评估自然/社会因子的权重和联系,理解灾害双重属性,科学处理自然——或自然与......
-
〓 闲言碎语陈永贵
去大寨看看这个念头很久了,五月中旬的一天,终于有了空闲。顺道昔阳县城,蓝砖砌就的两层楼房映入眼帘,似曾相识的感觉由然而来。那个年代的新闻宣传图片就是如此,是有了陈永贵昔阳才有了往昔的辉煌。大寨距县城三公里,村庄座落在谷口,座东面西,街道整洁干净,两旁很有红色旅游的景象,饭店门口挂有毛主席会见陈永贵的巨幅照片,纪念品超市......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导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编委会1953-195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经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5年中,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努力,并接受苏联和其它友好国家的援助,克服资金、物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和管理经验缺乏等重重困难,我国进行了以156......
-
〓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再次致信宋庆龄“庆龄先生:……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 1949年8月28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由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邓颖超等陪同,从上海抵达北平。50余人前往车站迎接。1949年8月28日,在北平前门火车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在这里等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