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孟泽《独醒之累》|中国历史和文化反思的一面镜子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我们并未真正走出过“成王败寇”的文化心理,也并未真正走出由这种逻辑衍生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不是一片盛产“思想”的土地,甚至可以说,所谓“思想”从来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寂寞,几乎是思想的宿命。有时候,思想可能还带着莫名其妙的“原罪”。因此,历史上但......
-
〓 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书”找到了!药方子还能用
短200多字的《扁鹊见蔡桓公》让我们见识了扁鹊医术的高明作为中国医家鼻祖扁鹊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医学体系今天,一起来看看记载了他医学成果的经典“天回医简”930支竹简,2万余字整理出8部医书2012年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900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由于在水中浸泡了2000多年残缺、散乱现象十分严重经过十多年的......
-
〓 《中国北方经济史》的启示和区域经济研究
不论就中国大陆宋史界,或是史学界而言,程民生先生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中年学者,而60万字的《中国北方经济史》就是他最近的研究成果,也是代表了他近年来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此部大作实际上是围绕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课题而展开的。由于朱绍侯先生在序中已经作了简明扼要的评价,本文就可避免重复了。本文名为启示,主要是说两点读後感。第一,在......
-
〓 回到历史现场去观察合作化运动
——马社香新著《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口述史》读后
马社香教授历时数年、访问上百位亲历者写成的新书《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口述史》(下称《口述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口述史》不仅写得很朴实很好读,而且对相关文献的深入挖掘和对各种思想观点的全面展现,都是他书难于企及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制度“质变”,这个质变的内涵并不简单地就是“单干”到“合伙干”那么......
-
〓 《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评介
兵学文化是从人类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层次上,来综合地研究和把握军事现象,从更宏观的层次、整体的层次上来研究军事科学(张光成:《兵学文化刍议》,《传承》2009年第7期)。以兵学内容为主体,揭示兵学背后所存在的文化内涵。黄朴民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先秦两汉史,特别是中国军事史和两汉思想史的研究,曾出版过多部专著,如......
-
〓 重估近代法国工业化的“失败”——评《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
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法国的工业化由于没有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那样出现明 显的“起飞”阶段,法国经济的增长又给人一种相当“缓慢”的印象。因此过去一提到法国 工业化往往冠之以“落后”“水平低”“缓慢”等评价,相对于英国的工业化而言,法国的 工业化道路则被当作失败的典型。不过近十几年来,西方有一些从事法国工业化研究的学者 ......
-
〓 《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序、目录、后记
《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侯甬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2序妹尾达彦中国历史地理学通过结合历史悠久的方志学、舆地学之学统与近代科学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为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一大学科,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此次出版的侯甬坚教授的第二部论文集亦显著地体现出传统学术与近代新学术相融合而孕育出的当......
-
〓 农业史与环境史研究随想——序王星光《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
王星光教授寄来了即将出版的《农史环境史论文集》书稿,希望我写几句话。书稿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视角和论述都颇具特色,读之令人欣喜。它涉及广泛的方面,包括我知之最甚少的领域,这既使我学到了新知识,又使我感到全面评介该书稿的困难。因此,我在这里仅从农史学科发展的角度,谈些印象和感想。我国近代意义的农史研究,萌发于十九世纪初......
-
〓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和国家》绪论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汉唐历史变迁”本书以“汉唐历史变迁”为题,基于如下认识。从秦汉到隋唐,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体制”经历了从建立、巩固到瓦解、重建的第一个完整而典型的循环,帝制时代中央集权体制得以长期维持的独特机制和路径依赖于焉确立,东西方历史的发展亦从此迥异其途——东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衰亡约略同时,其后中世纪欧洲始终......
-
〓 传统农业与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读游修龄《中国稻作史》
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长青树,那么稳定而发达的中国传统农业就是它深厚的根基。在中国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农业文化,可大抵以长城为界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而农耕文化始终占居主导和核心地位。在农耕文化中,又可大抵以淮河、秦岭为界区分为北方的粟(后来是麦)作文化和南方的稻作文化两大类型。中国是稻作......
-
〓 环境史研究的核心价值
——《资源、环境与国家权力——清代围场研究》读后
近年的环境史研究真可以说得上高唱入云了。作为一个历史地理学者,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题目:环境史跟历史地理有什么样的关系?历史地理研究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其中历史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生物等等,历史人文地理则包罗更广,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一切具有空间变化的人文因子通通都在考察之列。可以说,历史地理不折不扣地就......
-
〓 评介解扬《治政与事君:吕坤(实政录)及其经世思想研究》
学界对吕坤这位关心世务、注重实践,并以所著《呻吟语》广为人知的晚明儒者夙有讨论,在整理吕坤著作、研究吕坤哲学思想和经世思想等方面,也有不少成果。解扬在其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完成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的《治政与事君:吕坤(实政录)及其经世思想研究》(三联书店,2011年)一书,意在突破前人单从概念或研究对象撰写的部分......
-
〓 评介解扬《治政与事君:吕坤(实政录)及其经世思想研究》
学界对吕坤这位关心世务、注重实践,并以所著《呻吟语》广为人知的晚明儒者夙有讨论,在整理吕坤著作、研究吕坤哲学思想和经世思想等方面,也有不少成果。解扬在其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完成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的《治政与事君:吕坤(实政录)及其经世思想研究》(三联书店,2011年)一书,意在突破前人单从概念或研究对象撰写的部分......
-
〓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目录、后记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曾雄生张柏春魏露玲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1鸣谢本书是在2009年8月12—13日在北京举办的“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Beijing workshop on agricultura1culture and sustalna ble development in A......
-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目录
作者简介张伟保(CheungWaiPo),广东番禺人,1959年生于香港。1988年投考香港新亚研究所,随中研院院十全汉升教授研习中国经济史,获历史学硕士(1991)、博士(1994)学位。其后.再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2004),曾任新亚研究所副教授兼总干事、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现任澳门大学教育......
-
〓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目录、后记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阎守诚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礼,2008.10目录绪论………………………………………………………………………………………………………………(1)第一章唐代自然灾害概况(一)………………………………………………………………………………(20)第一节洪涝灾害…………………………………………......
-
〓 《宁可史学论集续编》读后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宁可先生,从事史学研究已六十余年,对于史学理论、中国经济史、敦煌学、隋唐五代史诸领域均多有创获,成就卓著。其论著多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集结出版为《宁可史学论集》(1999年)。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宁先生的第二本论文集——《宁可史学论集续编》。本书是先生近十年来成果的新总结,也......
-
〓 关于恽代英《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一文的考证及解读
【内容提要】对中共早期著名理论家恽代英的遗著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考证出1923年10月30日发表于《申报》的《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一文的作者署名“戴英”为恽代英笔名,并对该文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价值以及恽代英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作出简要分析。 ......
-
〓 地图中的文化与历史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网络下载非常方便和普及的时代,因此,有人担心实体书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有人预言CD这种载体会彻底消失。事实上,人们最应该担心的恐怕是传统的地图。如今,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出国度假时,已经不会再带着纸质地图用以认路了,他们只要掏出iPhone轻轻点几下,就可以获得任何信息。习惯于只携带移动电话出行的年轻旅......
-
〓 读《成都通史·元明时期》
素号“天府之国”、“一片真土”的成都,自古至今皆为西南重镇,其历史与文化深受重视,相关著作很多。近得《成都通史》,即为关于成都的最新著作,是书为成都社科学院的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展读其卷五《元明时期》(陈世松、李映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颇觉特点鲜明,内容详实,对了解元明时期的成都甚有裨益,也为地方通史......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