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鸦片战争原来是一场金融战:《暗战:1940》评介
《暗战1840》,李德林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1840年的那一段屈辱已经满是尘埃。战争从1839年持续到1842年,历时不算长,却翻开了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在《南京条约》的背后,经济如同一根致命的绳索,将相隔万里之遥的中英两国三百年间从陌路到仇恨一步步拖入了战争的深渊。1793年......
-
〓 《唐代消费经济研究》评介
【作者简介】杨洁,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2.1.85~86社会生活史作为近几十年来唐代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优秀论著层出不穷。近年新出的一本力作是张雁南博士的《唐代消费经济研究》,由齐鲁书社于2009年出版。该书之意义,正如郭绍林先生......
-
〓 读《成都通史·元明时期》
素号“天府之国”、“一片真土”的成都,自古至今皆为西南重镇,其历史与文化深受重视,相关著作很多。近得《成都通史》,即为关于成都的最新著作,是书为成都社科学院的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展读其卷五《元明时期》(陈世松、李映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颇觉特点鲜明,内容详实,对了解元明时期的成都甚有裨益,也为地方通史......
-
〓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目录、后记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曾雄生张柏春魏露玲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1鸣谢本书是在2009年8月12—13日在北京举办的“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Beijing workshop on agricultura1culture and sustalna ble development in A......
-
〓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目录、跋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牟发松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作者简介牟发松,湖北江陵人,1954年生。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受聘终身教授。先后兼任日本京都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
-
〓 《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评介
香港大学王爱和著,金蕾译《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一书2011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爱和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张光直先生。她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之时,正值思想文化热。作者身与其间,有所感触,该书的种子便在那时播下了。她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时,不满于历史上的文化批判,认为是人创造和使用文化,文化并不会打人、斗人、......
-
〓 重估近代法国工业化的“失败”——评《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
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法国的工业化由于没有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那样出现明 显的“起飞”阶段,法国经济的增长又给人一种相当“缓慢”的印象。因此过去一提到法国 工业化往往冠之以“落后”“水平低”“缓慢”等评价,相对于英国的工业化而言,法国的 工业化道路则被当作失败的典型。不过近十几年来,西方有一些从事法国工业化研究的学者 ......
-
〓 变动世界中的全球史及其多样性
——读《全球史的全球观点:连通世界中的理论与方法》
1955年,英国当代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出版了他的名作《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正是在这本书中,巴勒克拉夫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和欧洲形势变化的敏锐把握与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首倡全球史观。巴勒克拉夫提出,西方史学必须“重新定向”,所谓的“重新定向”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对西方历史学中的传统观念进行重新检验和反思;二......
-
〓 环境史学与环境史学史研究——《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序章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学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录和诠释。环境史指历史上发生的人及其社会与环境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史学就是研究这种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史学。史学从起源之日起就很重视环境。在西方历史学界被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非常重视自然在历史上的作用,他认为埃及就是“尼罗河的赠礼”。在中国,......
-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本书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二卷。关于本书的指导思想和编写主旨已见本书第一卷许涤新所写的《总序》。这一章导论,是介绍我们在第二卷中考察的范围,阐明我们对考察对象和一些问题的基本观点,也涉及有关方法论问题。一、分期和考察范围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是个困难问题,史学界早有讨论,尚无定论。经济史的分期又比政治史更难。......
-
〓 厚积薄发,创学科理论新篇章——评赵德馨著《经济史学概论文稿》
在中国,现代形态的经济史学发端于20世纪初,迄今百有余年。百余年来,经济史学的研究领域可谓广泛,研究方法可谓多样,研究成果可谓丰硕,前后相继的学者在对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断探索的同时,亦在努力建构经济史学科自身的研究范式与理论体系。对于中国经济史,赵德馨先生在察古今经济变迁之始末外,复以全局之视野、敏锐之洞察力进行了理......
-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目录
作者简介张伟保(CheungWaiPo),广东番禺人,1959年生于香港。1988年投考香港新亚研究所,随中研院院十全汉升教授研习中国经济史,获历史学硕士(1991)、博士(1994)学位。其后.再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2004),曾任新亚研究所副教授兼总干事、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现任澳门大学教育......
-
〓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在《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的后记中,杨念群提醒读者注意释读其著作的学术体系性:“自20世纪90年代出版《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一书后,直到本书的完成,我开始逐渐形成了一套对中国历史演变态势的系统看法。”⑴409杨氏所指藉以体现其“对中国历史演变态势的系统......
-
〓 《“从下往上看”:英国农业革命》目录、序言、后记
《“从下往上看”:英国农业革命》,杨杰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从下往上看”英圜农业革命的历史过程,认为,“大劳动人民是英围农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力量,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历史创造者。书中的论述年代跨越600年,运用大量一手档案资料,将农业史研究与现代化......
-
〓 读彼得·伯克的《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作者简介】潮龙起,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彼得·伯克教授( Peter Burke)是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教授。伯克主要研究欧洲近代早期的社会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并注重观察和研究当代史学的趋向,特别是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关系。1980年,伯克在苏塞克斯大学开设“社会结构及社会变革”课时,写......
-
〓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博雅史学论丛),韩茂莉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作者简介韩茂莉,女,l955年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专业研究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以及历史乡村社会地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项,并出版《宋代农业......
-
〓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若干问题的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证指出:延祜元年(1314)至四年(1317)间,鲁明善在安丰路的寿春县编成《农桑衣食撮要》,该书在此时完成并得以刊刻绝非偶然,应与元仁宗所推行的“新政”不无关系。与同一时期流行的《农桑辑要》和《农书》相比,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该书记述的农作物......
-
〓 环境史研究的核心价值
——《资源、环境与国家权力——清代围场研究》读后
近年的环境史研究真可以说得上高唱入云了。作为一个历史地理学者,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题目:环境史跟历史地理有什么样的关系?历史地理研究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其中历史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生物等等,历史人文地理则包罗更广,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一切具有空间变化的人文因子通通都在考察之列。可以说,历史地理不折不扣地就......
-
〓 《太上妙法本相经》农学思想考论
【内容摘要】《太上妙法本相经》是南北朝道教重要经典之一,其敦煌本是《敦煌道藏》中少见的一篇涉及古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文献,其中蕴涵的农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顺物道而行的农业哲学观;因时因地而作的“时宜”、“土宜”观;以勤劳为本的农事观;工具和过程相结合的农业技术观;注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观。这些农学思想对我国传统农业尤其......
-
〓 农业史与环境史研究随想——序王星光《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
王星光教授寄来了即将出版的《农史环境史论文集》书稿,希望我写几句话。书稿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视角和论述都颇具特色,读之令人欣喜。它涉及广泛的方面,包括我知之最甚少的领域,这既使我学到了新知识,又使我感到全面评介该书稿的困难。因此,我在这里仅从农史学科发展的角度,谈些印象和感想。我国近代意义的农史研究,萌发于十九世纪初......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