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国广东的农业与环境》目录、序言、后记
《民国广东的农业与环境》,吴建新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第二节 研究状况回顾/6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思路与内容/11第二章 传统农业的延续与转型/16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延续/16第二节 农业危机与农村危机/26第三节 近代农业的肇始/36第三章 农业与生态......
-
〓 《中国北方经济史》的启示和区域经济研究
不论就中国大陆宋史界,或是史学界而言,程民生先生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中年学者,而60万字的《中国北方经济史》就是他最近的研究成果,也是代表了他近年来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此部大作实际上是围绕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课题而展开的。由于朱绍侯先生在序中已经作了简明扼要的评价,本文就可避免重复了。本文名为启示,主要是说两点读後感。第一,在......
-
〓 先秦史研究范式的超越与重构——读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
春秋战国时代上承夏商西周下启秦汉,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成一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华夏文明实现了结构性的转型,无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家庭结构、国家形态,抑或是思想观念与语言文字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发生了新旧代谢式的变革与发展,进而影响了随后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
-
〓 《唐代消费经济研究》评介
【作者简介】杨洁,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2.1.85~86社会生活史作为近几十年来唐代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优秀论著层出不穷。近年新出的一本力作是张雁南博士的《唐代消费经济研究》,由齐鲁书社于2009年出版。该书之意义,正如郭绍林先生......
-
〓 《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评介
香港大学王爱和著,金蕾译《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一书2011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爱和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张光直先生。她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之时,正值思想文化热。作者身与其间,有所感触,该书的种子便在那时播下了。她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时,不满于历史上的文化批判,认为是人创造和使用文化,文化并不会打人、斗人、......
-
〓 林文勋《唐宋社会变革论纲》评介
林文勋教授的《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基础上,对唐宋社会变革问题进行宏观深层探讨和重新诠释的厚重之作。全书以商品经济为切人点,以层层递推的方式对唐宋时期的一系列重要社会变革进行了细致描述和深入分析,其间所透射出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启......
-
〓 关于恽代英《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一文的考证及解读
【内容提要】对中共早期著名理论家恽代英的遗著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考证出1923年10月30日发表于《申报》的《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一文的作者署名“戴英”为恽代英笔名,并对该文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价值以及恽代英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作出简要分析。 ......
-
〓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历史分析》总论(下)
四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经济和社会从此进入了全新的发展轨道。新政权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迅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资本和国营经济,1953年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价格剪刀差”不断地转移农业剩余,国家资本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控制力不断增强,社......
-
〓 读《成都通史·元明时期》
素号“天府之国”、“一片真土”的成都,自古至今皆为西南重镇,其历史与文化深受重视,相关著作很多。近得《成都通史》,即为关于成都的最新著作,是书为成都社科学院的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展读其卷五《元明时期》(陈世松、李映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颇觉特点鲜明,内容详实,对了解元明时期的成都甚有裨益,也为地方通史......
-
〓 结论和展望——《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终章
环境史学尽管在世界各地发展程度不一,但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不但自身已经日益壮大、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大众的关注,而且正在进入历史研究的主流并开始改造传统的历史编纂思维,促动历史编纂的范式转换。在这个关键时刻,对环境史学的历史进行总结不但是环境史学走向自觉的需要,也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在处理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时对环......
-
〓 《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读后
吕变庭教授的新著《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一书,是他在对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的结晶。全书共计83万字,分为五章以及序、后记。是书重点考察了以理学家、科技实践家、人文学者为代表的典型人物的科技思想,清晰地勾勒出南宋科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其中多有新见。该书以宏......
-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本书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二卷。关于本书的指导思想和编写主旨已见本书第一卷许涤新所写的《总序》。这一章导论,是介绍我们在第二卷中考察的范围,阐明我们对考察对象和一些问题的基本观点,也涉及有关方法论问题。一、分期和考察范围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是个困难问题,史学界早有讨论,尚无定论。经济史的分期又比政治史更难。......
-
〓 《环境史探索丛书》总序、后记
《环境史探索丛书》总序环境史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环境史是怎样兴起的?环境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如何把握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环境史研究的意义体现在哪里?等等,是我们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讨的一些问题。这里,谨从一本书谈起。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 1907-1......
-
〓 农业史与环境史研究随想——序王星光《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
王星光教授寄来了即将出版的《农史环境史论文集》书稿,希望我写几句话。书稿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视角和论述都颇具特色,读之令人欣喜。它涉及广泛的方面,包括我知之最甚少的领域,这既使我学到了新知识,又使我感到全面评介该书稿的困难。因此,我在这里仅从农史学科发展的角度,谈些印象和感想。我国近代意义的农史研究,萌发于十九世纪初......
-
〓 近代中美水稻品种改良交流与合作探析
【内容摘要】中国近代作物育种事业发端于19世纪末。从美国引进陆地棉作为运用近代方法选育良种的起点,先后选育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的成立,中国的水稻育种事业得到统一和协调。在水稻品种改良的过程中,中国农科留美学生和美国来华育种专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关键词】近代;......
-
〓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近代经济与国家命运
——评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内容摘要】《茶叶与鸦片》是全球史研究的一部力作,也是对国际史学界关于全球史研究的一个呼应。该著体现了全球史研究中最基本的理路,通过中西间茶叶与鸦片的交换、传播,以描述l9世纪全球其同的发展进程,和“被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该著巧妙地选择茶叶与鸦片两宗商品在中西间的传播、对全球经济关系的作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
-
〓 近代中国商学兴起的历史考察
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一门学科如果不自觉了解自身演变的历史,必定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中商学院众多,商学早已成为一种热门学问。但毋庸讳言,对于何谓商学,它究竟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等问题,学界至今仍然莫衷一是,而且无论是商学界、还是史学界,都基本忽略了对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
-
〓 《中国盐业史辞典》评介
【作者简介】林文勋(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副校长。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盐既是民生必需品,同时又是国家财政赋税收人的重要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盐甚至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盐业历史悠久,盐业史料极为丰富,盐业史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盐业史的研究取得......
-
〓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目录、跋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牟发松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作者简介牟发松,湖北江陵人,1954年生。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3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受聘终身教授。先后兼任日本京都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
-
〓 《太上妙法本相经》农学思想考论
【内容摘要】《太上妙法本相经》是南北朝道教重要经典之一,其敦煌本是《敦煌道藏》中少见的一篇涉及古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文献,其中蕴涵的农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顺物道而行的农业哲学观;因时因地而作的“时宜”、“土宜”观;以勤劳为本的农事观;工具和过程相结合的农业技术观;注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观。这些农学思想对我国传统农业尤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