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长芦盐务档案研究与利用价值举要
长芦,是对今河北省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地及天津沿海狭长地带的泛称;长芦盐务,系指长芦盐务机构及所辖各个盐场,在盐业生产、运输、销售、税收、缉私、出口等各方面活动的总称。现存于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中国长芦盐务档案,共有33713卷,其中英文档案1828卷,日文档案964卷,排架长度约710米。档案起止时间为乾隆十四年(17......
-
〓 考古学研究中的“骨”和“人”
辽宁朝阳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三燕古都龙城出土的文物。 资料图片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近代体质人类学进入中国后,中国的体质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经过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已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及手段,并日益在各相关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考古学为例,体质人类学可以从“骨”和“人”关系的四个层面为考古......
-
〓 吐鲁番吐峪沟千年石窟探秘
日前,一条新疆吐鲁番吐峪沟考古重大发现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深藏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神秘的小土沟,在尘封千年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新疆已知十多处佛教石窟遗址中,吐峪沟石窟遗址是新疆东部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群,是研究佛教石窟寺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关键节点。这里能带给世人哪些惊喜?吐峪沟的昨天史......
-
〓 《中国农史》2011年第30卷第2期(总第117期)目录
农业科技史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上辑)/李根蟠(3)木薯发展史初论/张箭(19)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在江浙地区的蚕业改良(1918—1936)/胡茂胜\曹幸穗(31)近代安徽茶叶栽培加工技术的改良及其成效/张小坡(40)“刺桐·赖桐·油桐”考论/俞香顺(50)农业经济史汉文帝十三年免除田税新证——兼论汉文帝经济政策/臧知非......
-
〓 环境考古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环境考古、生业模式研究,为解释中国‘多元一体’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继承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论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考古学历来注重人类创造的遗迹、遗物研究,环境考古学则延伸了考古学范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纳入考古研究范畴。伴随着环境考古学的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聚落考古、农业考古......
-
〓 追踪曹操基因释疑
【核心提示】追踪曹操基因释疑中国的人类学要平衡发展起来,主要在于抓住人类的社会学特征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或者说是文化与基因的关系,用分子人类学的手段去回答社会人类学难以阐述的问题。【王传超/文】1. 为什么做这个项目?2009 年末,河南省安阳市宣布发现了曹操墓,出土了一男两女三具尸骨,考古人员推测男尸可能是曹操。消息......
-
〓 明代珍稀文书的回归:《钦依两浙均平录》
【核心提示】《钦依两浙均平录》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庞尚鹏在浙江全省推行均平法改革的原始资料,是当时经皇帝批准,中央下颁的法令文书,是对于浙江均平法改革最为完整的记录,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收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的《钦依两浙均平录》(以下简称《均平录》),为海内孤本。明官撰,不分卷,12册。嘉靖刻本,高2......
-
〓 曹操发迹地邺城出土3000件佛像“所有人都傻了”
发掘现场(图片来源:邺城考古队提供)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部,扒开5米厚的流沙层,发现了一处不规则的埋葬坑,内部惊现佛教造像近3000件(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发现:佛像埋葬坑出土曹操墓——西高穴大墓,曾经引起全......
-
〓 《罗让碑》校注考释(上)
引言《罗让碑》,全称《唐故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长沙郡罗公神道之碑》,别称《唐太师南阳王罗公神道碑》,立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三月,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七里店乡康堤口村南。碑青石质,高4.20米,宽1.43米,厚0.50米,首身一体,螭首、龟趺。首阳额题篆书“唐故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长沙郡罗公神道之碑”5行20字。碑阳......
-
〓 安特生的“沉浮”与中国考古学发展之路
1921年仰韶文化的发现,结束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历史,而它的发现者——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也因此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安特生对中国史前考古学的贡献,早已载入了中国考古学的史册。同时,在近代中瑞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方面,安特生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
-
〓 西部纵深行:土的凝重火的热情——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访问记
河湟谷地,田畴广布,湟水激荡,绿树葱葱。记者所乘的汽车从乐都县城驶下高速,走上乡间公路,穿过多个小村,最终到达柳湾彩陶博物馆。此前在来往于兰州和西宁的火车上,已两次见过这个外墙上装饰有人物等彩色图案的“陶罐”形博物馆。柳湾墓地曾令考古界兴奋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柳春诚原是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其研究涉及吐谷浑等多个领......
-
〓 考古发现的广东古栽培稻品种及其品名的商业利用
【内容摘要】根据考古资料,对广东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进行综合论述;分析了英徳牛栏洞水稻硅酸体、曲江石峡古栽培稻、封开旧屋后山古栽培稻、龙川坪头岭古栽培稻、高明古椰古栽培稻和高州亚公山古栽培稻的品种属性;归纳了广东古栽培稻分布规律和发展序列,认为其品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倾粳型的趋向。这些珍贵的古栽培稻品种还具有一定的商......
-
〓 《学术月刊》2013年第2-3期目录
《学术月刊》2013年2月号(总第525期)目录对话与交锋哲学的死亡与复活——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哲学的立场看“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王金福(5)哲学本性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以“城市哲学”为例兼与王金福教授商榷……………………………………………陈忠(13)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
〓 陶器串起世界文明史
美国《考古学》杂志在岁末评出了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危地马拉玛雅神庙太阳神面具,德国迄今最古老的罗马遗址,苏格兰发现的3000年前的木乃伊等西方考古学家一直热衷的考古类型入选并不奇怪,而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陶器也赫然名列其中,则显示了考古学界对于陶器起源的重新关注。陶器的发明,被公认为人类......
-
〓 中国青铜技术对东亚的影响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三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李学勤:中国青铜时代与古代文明
【核心提示】众多曾经辉煌繁盛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等,就其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来说,都处于青铜时代范围。中国的古代文明也是这样。无怪乎一些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把他们论说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著作冠名为“青铜时代”。说起青铜时代,使我们立即联想到古代文明。确实,众多曾经辉煌繁盛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美......
-
〓 吉林发现最早的白酒酿造作坊遗址
5月14日,经吉林大学考古专家研究确认,吉林省大安市一处古代遗址系辽金时期白酒酿造作坊遗址。在该遗址发掘出土的成套烧酒锅具,为酿造业科技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中国辽金时期考古专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冯恩学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酿酒遗存,可把我国的白酒起源历史向前推进约200年,追溯至辽金时期。据介绍,2006......
-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2期目录
·纪念吴承明先生逝世一周年·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吴承明](3)纪念吴老/郭松义(20)纪念吴承明/丁长清(22)吴承明先生与中国经济史论坛——缅怀经济史界的智慧之星/李根蟠(24)洞晓与践行“包容”理念的睿智大师——缅怀吴承明先生/董志凯(26)良师难遇——回忆吴承明先生/李伯重(29)与时俱进,老当益壮——深切怀念......
-
〓 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
【作者简介】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内容提要】三杨庄遗址发现了汉代房屋,其特点是每个庭院都是独立的,互不相连,这与传世文献所定型的汉代农村印象有相当的不同。解释这种不同,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认定传世文献对汉代农村居住形式的记载不完备,而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文献漏载的汉......
-
〓 古文明密码——中原凹穴岩画(组图)
岩画是凝固在岩石上的一部史诗,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遗产,其背后隐藏的是人类早期活动的秘密。作为中华文明、华夏历史的发源地,普查研究和解读中原凹穴岩画,对于解开久藏的人类密码,对于我们认识早期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样式,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提示】中原岩画独特的风格及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正日益引起社会公众和学界的重视,关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