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沧桑:书写人性之美是我的初心
            《纸上》,苏沧桑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52.00元 “守赤子之心,接人间地气,信万物有灵,书天地大美”,是我的文学理念,亦是人生理念。近年来,苏沧桑越多地进入读者的视野。似乎很难用具体的文体去概括她的作品,可以称之为文化大散文,也可以是非虚构散文。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她始终在场,始终有所发现。......
        
- 
            〓 周树人为什么会成为鲁迅
            本报讯 天津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鲁迅是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但他的经典之作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这样写到自己小说创作的发端:“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
        
- 
            〓 钗黛重像的文化基因与文学创意——品读《红楼十五钗》中的视角与新见
            《红楼十五钗》欧丽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红楼梦》通过人物塑造来体现华夏雅文化,应为古今多数读者的共识。但如何体现文化之雅,评论者往往见仁见智,亦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些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或者宝黛钗,更接近作者的理想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正如欧丽娟教授在新作《红楼十五钗》(下文简称为“欧文”......
        
- 
            〓 新书架:裘锡圭著《老子今研》
            《老子今研》,裘锡圭著,中西书局2021年3月第一版,86.00元    本书辑录裘锡圭先生近年来结合出土《老子》简帛本研究今本《老子》的主要成果,列入“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丛书。在8篇论文中,裘先生主要利用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北大简等出土的《老子》文本,对传世与出土各本《老子》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与考证,不仅涉及《老子......
        
- 
            〓 求真、明道、唯美的学人年谱——读《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
             《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汤序波撰,中华书局2021年3月,86.00元在与师、友、生的交流中,本人曾经坦言:个人的读书、治学、写作,其领域主要是“一头一尾”。“一头”是先秦、秦汉史,“一尾”是近现代学术史。因此,近现代学人的日记、书信和年谱、传记等,都是我所喜爱的读物。近现代学人的年谱,我翻阅过若干种,最近一口气翻阅......
        
- 
            〓 蒋寅:我的中国诗学之路
            蒙商务印书馆垂青,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中收入我的论文自选集。斟酌再三,将书名定为《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中国诗学之路”概括了我迄今为止治学用力所在,“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则交代了我对中国诗学研究的基本认识,意味着我的学术路径所在。既然是自选集,总不免带有一点总结的意味,回顾自己的问学......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2020)》出版发行
            本报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冀文亚)为生动反映2020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步伐和丰实收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2020)》,日前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年度报告由总报告、15篇专题报告和附录组成,涵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选题规划、评审立项、中期管理、鉴定结项和智库建......
        
- 
            〓 聆听宁宗一先生口述历史
            宁宗一先生是南开大学名教授,是天津红楼梦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创会会长、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创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宁先生很传奇,也有些另类。例如,他为书斋取名“二自斋”,一是自知之明,二是自作多情! 又如,学生为他的文集《心灵文本》作序,题为《没大没小》,说他是“含羞草”“万人迷”“万事通”“八宝粥”“老顽童......
        
- 
            〓 作为“压舱石”的人文学——读陈平原新书《文学如何教育》
            2008至2012年间,学者陈平原出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那五年里,因为工作状态的调整,在继续从事专业研究之余,他还写下了数十篇文章,用他的话说,既然“杂事繁多”,只好“学会了见缝插针,将开场白、演讲稿、书刊序跋等,全都作为‘文章’来经营”(《花开叶落中文系·序言》)。不过,倘若把他的此类写作仅视为“应酬”或者“不得已......
        
- 
            〓 故宫里的书法风流——读祝勇新作
            走进故宫,方知书法的风流如此:它强势,让文化成为疆域;它温情,让书写成为交流;它果断,以形貌区隔时代;它隽永,成全一张纸行走千年;它与石刻相融合来表达权利,与文人才子相遇来抒发情志。在人民文学出版将于近期推出的《故宫的书法风流》一书中,作家祝勇以故宫书法为载体,以历史、典故、书法知识为脉络,让读者领略书法的意蕴。如果说......
        
- 
            〓 《了不起的游戏》:探寻京剧好在哪儿
            2001年,郭宝昌导演的电视剧《大宅门》热播。在此后的20年里,《大宅门》的光彩并未因时间而褪色,反而在越来越网剧化的电视剧领域不断吸引年轻观众,密集的锣鼓点、苍凉的胡琴声,也总会“盘旋”在B站少年们的移动终端上。20年来,《大宅门》有了自己的三代观众,实在了不起。剧中白景琦在剧情关键处爱念的“看前面黑洞洞,待俺赶上前......
        
- 
            〓 出尘的诗,脱俗的心——为《诗词入门》序
            2020年的春天,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因为不便出门,居家的日子除了办公,便也成就了许多举炊烹饪的时刻。美食滋润舌尖,文字温暖心灵,因为决意要做与众不同的“煮”妇,所以耳目所及之处的音频和视频必须是有意义的,《晋如说〈宋词〉》和《徐晋如: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就成为我们母子在这个春天的佳伴。在烟火缭绕的灶旁、在徐徐行进......
        
- 
            〓 《清明上河图》的烟火气——读《诗画中国》
            《诗画中国》(全彩图文),郭晔旻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56.00元“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对于张择端,后世只有寥寥数语记载。身为宫廷画师,他的传世名作却以市井风情著称。正所谓“大俗即大雅”,对绘画而言亦是如此。《诗画中国》......
        
- 
            〓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读“鄂东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
            “鄂东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学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身心健康是人们的幸福所系。随着国民寿命的普遍延长,人们对健康愈益关注,聚在一起,常以保健养生为话题;看手机时,格外关注健康方面的资讯;医学专家的讲座,特别受到欢迎。这些都说明,人们对医学保健知识有强烈的需求。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摄生保健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学苑......
        
- 
            〓 新丝路与古丝路接续的故事——《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编著感言
            《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 沈卫星 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外国文物里的丝绸之路》的编著缘自2017年5月北京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那时的首都正是千秀并育,万物生发。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30多个国家约1500名贵宾,虽远隔千山万水,却为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而来。那个时候,我正在阅读英国牛津大学......
        
- 
            〓 光明书话: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回归中国姓
            《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王振芬 孟宪实 荣新江主编 中华书局2020年11月,王振芬、孟宪实、荣新江主编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以下简称《旅博文献》)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批文献被学界誉为“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最后的宝藏’”,从新疆到日本再到旅顺,历经沧桑,终与世人相见。12月20日,新书出版座谈会在......
        
- 
            〓 新书架:《龟兹石窟题记》(全3册)
            赵莉、荣新江主编,中西书局2020年12月第一版,1200.00元新疆龟兹研究院是目前国内吐火罗语材料最为集中的收藏单位。本书由新疆龟兹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系统梳理古代龟兹王国范围内现存所有吐火罗语资料,尤其对之前较少被关注的石窟题记,详细释读及研究,是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新疆现存吐火......
        
- 
            〓 首部上海地域儿童文学研究著作出版
            本报讯近悉,《新时期上海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这是上海儿童文学发展史上首部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研究论著,可谓对上海地域儿童文学创作进行研究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论著中,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学斌担纲的研究团队以开阔的眼界、多维的视角、扎实的功底、科学的方法,对富有代表性的十位上海儿童文学“第四代”作家展开深......
        
- 
            〓 艺心无我无古今——读《等观:徐天进书作、梓庆山房木作、山右金作》
            灯下翻开山西博物院编的《等观:徐天进书作、梓庆山房木作、山右金作》一书,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书法、古典家具、先秦吉金三种文化元素,它们或简素淡雅,或沉朴厚重,共同建构了一个古意盎然的“艺术空间”。诚如该书序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所言,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心而造”的,旨在追求一种内在的美感。书中所收山右金作,系指......
        
- 
            〓 科举与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文治传统——读《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
            《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王日根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108.00元王日根教授新著《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以下简称为王著),将科举与中国的文治传统相勾连,并指出明清时代的科举与两朝文治的关联度最高,将科举制度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这是作者继此前《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和《中国科举考试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