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丝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丝绸之路新探索:考古、文献与学术史》评介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及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中提出。他参考了西方古典作家提到的东方的“Ser(丝)”、“Seres(丝国)”、腓尼基商人叙述的经西域去往丝国的商业道路,以及汉文史料中张骞出使和汉代经营西域的情况,将“Ser”的复数形式“Serer”与表示道......
-
〓 发现西域古代文明——谈《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的出版
罗布泊探秘重返喀什 新疆史称西域,其自然地貌独特,多种文化荟萃,有过辉煌一时的历史。14世纪以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世界格局的改变、海运的畅通以及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片曾是东西交通枢纽、人类几大文明的汇聚之地,逐渐走向封闭落后,淡出了人们的关注。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沉寂之后,从17世纪起,在世界列......
-
〓 漫谈湖湘文化的忧乐情怀——读文选德新作《湖湘文化古今谈》
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时人和后人仰一怀忧乐精神认真地进行思辨性的诠释。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湖湘文化既有着与齐鲁文化、河洛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区域文化一样的爱国忧民、务实经世的共性基因,又存在着受历史时代、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影响滋养的特质及根基。文选德同志长时间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时代意......
-
〓 关于《惜花四律》
鲁迅早年与二弟周作人合作写成的《惜花四律》,先前曾被收入十卷本和十六卷本《鲁迅全集》;后来要出十八卷本的新全集了,这四首诗是否收入,专家们曾经有过不同的意见,有人主张不必再收,因为这一组诗原作者是周作人,有人主张继续收录,因为这些诗是鲁迅大改过的(参见陈福康《〈惜花四律〉不能从〈鲁迅全集〉中删去》,《中华读书报......
-
〓 重审甲午战前中日关系史
《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N1894)》,戴东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89.00元 近代国人之觉醒,诚如梁启超所言:“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战争的失败深刻地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历史:割地赔款使系在清政府项上的枷锁更加沉重,衰相毕露;日本则大赚一笔,进一步推行对外扩张,迈上了一条侵......
-
〓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入选图书书目(六)
入选图书书目(总91种)66、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67、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 中华书局 68、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中华书局 推荐子目: 1.宋高僧传 范祥雍点校 2.五灯会元 苏渊雷点校 3.古尊宿语录 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 4.法......
-
〓 名家推荐书目
1.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胡适(1891~1962),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尝试集》等。1920年,胡适开列了《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以备中学生阅读。《诗经》《战国策》《论语》《庄子》《荀子》《......
-
〓 王德威:没有五四,何来晚清
我所做的,从晚清的立场,正是因为有了五四,我们才说“没有晚清,何来五四”,那是一个对话的立场。然后,我才从这个立场又发掘出一个非常繁复、细腻的晚清文学脉络,它不让你达到五四所达到的坐标。晚清与五四、革命与抒情、毛文体与张爱玲等等,晚清以来中国现代性的这些诸多面向到底有怎样复杂纠结的历史过往和思辨可能?在新近出版的《抒情......
-
〓 张涛:今日易学何处安身
2013年6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与此同时,易学经典研究工程启动。这一新成立的科研机构,将进行易学文献的全面梳理和体系建构,发挥易学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鉴作用。日前,在青岛举行的首届自然国学大会上,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作为高亨、郭沫若先......
-
〓 日本学者讲谈中国史——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一套由日本学者执笔的“中国的历史”书(10册)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不到三个月多次增印,一举走红中国图书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瞩目、深思和玩味的现象。这套中国历史书是日本讲谈社为纪念该社创立100周年出版的,今年2月下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成中文版问世。 这套书在中国图书市场颇具魅力。魅力的奥秘何在......
-
〓 当代学人的命运叩询——读长篇小说《荒原问道》
对于徐兆寿来说,《荒原问道》(作家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文学书写。对于当下文坛而言,《荒原问道》是一个自出机杼的独特的小说文本。这主要在于作品以独特的人物形象,厚重的精神含量,呈现了新生代作家超越现实层面的创作追求。 《荒原问道》在夏木(又名夏忠、夏好问)、陈子兴(又名陈十三)两位当代......
-
〓 燃灯与传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燃灯者:忆周辅成》,赵越胜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传灯:当代学术师承录》,季剑青、张春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言:“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灯,总会让跋涉于征途或踌躇于暗夜的旅人燃起希望,哪怕只有微弱的一丝光亮。近日,两本以“灯”为隐喻的书时常萦绕于我脑海,给予我鞭......
-
〓 2000年度“十大好书”
每到年终,媒体总爱弄一些大大小小的总结性评选,并常常以“十大某某”一类的头衔出笼,《纽约时报书评》也不能免俗。年关将近,该刊的编辑们投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2000年“十大好书”。我们来看一下这份名单,10本书中非虚构类和虚构类各有5本。非虚构类的书目中包括两本历史著作,一本回忆录,一本传记和一本科普书。虚构类图书中除了......
-
〓 尤书英新书《永定河》勾勒今昔北京母亲河
本报讯由北京出版集团主办的“探寻北京母亲河——《永定河》文化漫谈”图书分享会近日在京举行。《永定河》作者之一、北京永定河研究会理事尤书英与现场读者一同分享北京城的母亲河——永定河的前世今生。《永定河》是北京电视台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永定河》的同名图书,图书在纪录片的基础上,邀请相关领域学术专家团队撰稿,通过扎实的文字、......
-
〓 2016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揭晓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记者蔡闯、谭华)2016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评选活动2日在京揭晓。经过现场20余位专家、学者和书评人的认真评选,汉语世界首部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里尔克诗全集》获得年度“十大好书”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德国天才》《汉学书评》《文明中的城市》《希腊史:迄至公元前32......
-
〓 跋横山先生《原诗·内篇下》
观横山先生之至文,余心慨然。其众言之妙,诸论之长,非但能通能合于己,亦能融于己也。为己所用,左右逢源,运斤无痕,正劣遂辨,而终发一家之言,读之无懈可击。诗体流变,根深叶茂,华而实者,灿落之别,论之至详。古今众家,人心百态,发于毫端。其思之严且慎,其理之顺而畅,辨之明矣。肆逸流动之语,密不泄风之思,守乎中庸,不正不倚,不......
-
〓 观莲花不落,品真性不阿——读朱良志《南画十六观》
在世界美术史的经典图景当中,“文人画”这个概念似乎很难寻找它的位置:它不是由画材、题材、风格或是任何一种清晰明白的类别所限定的。然而,这种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年的艺术类型,却在它生长的每一个朝代,接受着那时最负才气的画者的朝圣和赋彩。文人画,它生发的魅力何在?它孕育的根源又何在?朱良志教授的新作《南画十六观》,为今人缓缓解......
-
〓 通货膨胀不仅仅只是经济现象——读《两宋通货膨胀史》
《两宋通货膨胀史》(上下册),俞晖、俞兆鹏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218.00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俞晖研究员、南昌大学历史系俞兆鹏教授合著的90余万字《两宋通货膨胀史》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两宋通货膨胀史》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通货膨胀研究”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是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
-
〓 晚清民国福建词学流派为何未能崛起——读《晚清民国福建词学研究》
在新国学热潮的簇拥下,地域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方兴未艾。对地域文学的关注,就是对家园的找寻,是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与坚守。袁志成,乃湘人,却痴迷地凝视着闽地的历史天空,焚膏继晷,钩幽发微,终于写成《晚清民国福建词学研究》。该书上编以词社·词风为纲,下编以叶申芗、谢章铤、林葆恒三位词学家为纬,建构出晚清民国福建的词学殿堂......
-
〓 《群山之巅》:书写小人物,揭示大精神
●《群山之巅》(迟子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人:贺绍俊(文艺评论家)《群山之巅》将读者带到具有浓郁东北风情的边地村镇龙盏镇,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活灵活现地跃出页面,各自带出富有传奇性的故事,每个故事又把历史和现实的变迁贯穿起来,在结构上看似随意,却内藏着周密的匠心,显示出作者在驾驭宏大叙事上的成熟。迟子建的文字日趋朴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