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这扇窗口重新观览中国文学史——《林继中文集》读后
《林继中文集》 林继中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皇皇八册近400万字的《林继中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既是造福学林的善举,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观览文学史的窗口。《文集》由《杜诗学论薮》《文化建构文学史纲》《文学史新视野》等多种论著构成,其中与唐代文学相关者占三分之二强。而在唐代文学中,与杜甫相关者即达......
-
〓 《殷墟甲骨学大辞典》发布 甲骨学成为学术热点
本报讯《殷墟甲骨学大辞典》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该书出版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贺信的落实,也是对总书记2020年9月2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的积极回应,对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亦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学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据中国社......
-
〓 体悟中华元典精义——为《〈论语〉智慧赏析》所作序言
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几百年间,东地中海沿岸、南亚次大陆、东亚大陆的几大古文明,不约而同地进入一个精神飞跃时期。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将这一时期命名为“轴心时代”,也即人类精神枢轴形成的时代。轴心时代的一个显著成果,便是先哲历经数代锻冶,构建观照宇宙、社会、人生的文本,成为延传后世的经籍,笔者曾将其称为“文化元典”(......
-
〓 倾听:见人,见史,见心——读《走出历史的尘烟》
《走出历史的尘烟》,李菁著,团结出版社2021年3月,138.00元本书作者李菁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带着录音机走天涯,听各式各样智慧而有趣的人讲述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她不仅为读者呈现亘古不变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还试图带着读者踏入时间的长河,看滚滚历史潮流下个人命运与动荡时代的交织,不经意地用她本人及访谈者的思考,引......
-
〓 古代饮食文化的趣味普及读本——读《食见中国》
《食见中国》,柏松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68.00元一本趣味舌尖故事集,半部中华饮食文化史。《食见中国》一书围绕“食”这个中心,以故事作为承载体讲古代饮食文化,让逸闻趣事滋味丰富,颇具新意。全书共分四篇:进食有礼、筷子传奇、肉香倾城、面食流芳,涉及饮食文化中礼仪、器具、美食等不同侧面,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不同......
-
〓 朱维铮与章太炎及其他——读《壶里春秋二集》
《壶里春秋二集》,朱维铮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68.00元说到上海的章太炎研究之翘楚,非汤志钧、姜义华、朱维铮三位先生莫属。汤志钧先生善于钻研史料、疏理史实,成《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下册。姜义华先生善全面论述,既深又广,成《章炳麟评传》。朱维铮先生似乎没有这方面专著,但零星之散论,也足见功力。在整理《章太炎......
-
〓 《袁行霈文集》体现治学大视野和大格局
本报讯 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袁行霈先生的《袁行霈文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认为,袁行霈先生治学擘肌分理,批郤导窾,游刃有余而无往不利,以其研究的实绩开出了新方法的门径。《袁行霈文集》逻辑思维清通简畅,审美趣味清新脱俗,文笔清秀灵逸,文字透着一种洗尽铅华之后的清澈之美。其学术观点颇有创见性,......
-
〓 解开“玄玉”的千古之谜——读《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
《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叶舒宪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118.00元叶舒宪新著《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考察了相当于黄帝时代的五千年前的中原及西部玉文化发生期的重要历史信息,指出中原玉礼器发生期曾经历过一个长达1000多年的深色蛇纹石玉料为主的阶段,并按照《山海经》有关黄帝种玉叙事的......
-
〓 汪曾祺:人间知味者
《汪曾祺散文》,汪曾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28.00元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岁之前却写得很少。1950年之前的散文,有现代主义之风,段落很长,夹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识流和悬想,受到沈从文《烛虚》《潜渊》一类散文的影响,但还处在学徒阶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写出了《国子监》那样的佳作,好东西......
-
〓 图文互读 细说历史——访谈《图文中国史》作者樊树志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 著 中华书局樊树志 明史研究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光明悦读:《图文中国史》是您撰写的第三部通史类历史普及读物,在这之前您还出版过《国史概要》及《国史十六讲》,新书《图文中国史》增加了哪些新内容?樊树志:学术与时俱进,常学常新,历史研究也不例外。二十年前的《国史概要》,十多年前的《国史十六讲》,反映了......
-
〓 “中华思想通史”的灵魂和总纲——读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全两册),王伟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298.00元最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南开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中华思想通史绪论》。“中华思想通史”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4年立项的重大创新工程,后来又被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0@ZH026)。该项......
-
〓 明清思想史研究的新境界——读《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增订版)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增订版),王汎森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79.80元王汎森先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史研究者,其研究贯通明代至民国时期,在思想史、学术史、史学史方面都能引领潮流,深得读者喜爱。作为作者关注明清思想转型的成果之一,《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即由其讨论这一问题的10篇文章结集而成。此书出版以来......
-
〓 郭齐勇先生和他的“守先待后”之作——读《传统文化的精华》
近代中西遭遇以来,西方挟其器物、制度乃至观念的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压倒性优势。一时间,传统中国要走向现代,突破其困境,中国文化成为众矢之的。自此以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不同于西化派全面否定、全盘打倒的“彻底重建”,郭齐勇先生强调在传统与现代双向批判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
-
〓 《路遥年谱》生动呈现路遥不平凡的一生
本报讯王刚著《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路遥是从陕北大地走出来的著名作家,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创作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1992年因身患绝症辞世。贾平凹称赞“路遥是一位像牛一样进行创作的作家,他是陕西文学的英雄”。《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以年代为主线,采......
-
〓 史铁生逝世十周年追思会在京举办 纪念文集《铁生铁生》出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12月20日,史铁生逝世十周年追思会暨《铁生铁生》首发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史铁生的亲属、中学同学、插队知青来到会场,铁生的文坛老友刘恒、刘庆邦、徐小斌、格非、章立凡、郭路生(食指)等一同到会,近百亲友为着一位难以忘怀的故人而来,严冬里的聚会带着怀念的暖意。活动由北京市作家协会、“写作之夜丛书”编......
-
〓 “西洋镜丛书”新添《苏州园林》
本报讯 中国工人出版社最近推出《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苏州园林》。本书由“西洋镜丛书”编辑部策划,邱丽媛编译,内容主要出自《中国园林》《苏州,一座园林城市》《中国园林览胜:留园与狮子林》等著作,共收录一百四十余张图片。其中,《中国园林》初版于1949年,收录了苏州园林的图片二十余张,被誉为海外中国园林研究的开山之作。作者......
-
〓 如何为城市立传?《北京传》提供新样本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1月9日,由SKPRENDEZ-VOUS、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凤凰网文化、一点资讯联合主办的“如何为城市立传——邱华栋《北京传》新书发布会”在SKPRENDEZ-VOUS举行,著名作家张柠、梁鸿、徐则臣以及本书作者邱华栋与各界读者分享了《北京传》的阅读感受,并就“如何为城市立传”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
-
〓 新书架之《中国思维的根系:研究笔记》
《中国思维的根系:研究笔记》,萧延中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年10月,68.00元《中国思维的根系》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想史论著,而是从整体的认知论域出发探寻中国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呈现形态的研究笔记,在与西方汉学的对话中,在新的视角下重新透视先人们的历史境况和思想逻辑,以此唤醒、重现中国思维的“语法”。作者认为,作为维系......
-
〓 新书架之《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
《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荣新江著,中华书局2020年9月第一版,69.00元本书是北大历史系荣新江教授追念与自己学术生涯有过交集的一些已故学人的文章合集。书中写到的,有作者在北大求学和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师长辈的邓广铭、季羡林、周一良、王永兴等先生,有作者步入学界后颇承知遇的饶宗颐、杨志玖、王尧等先生,也有英国的......
-
〓 沉浸于诗词,所有情感都有安放之处—读《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一个喜爱中国古典诗词的读者,一个中国古代文论的研习者,无人不接触叶嘉莹先生的著述,如《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唐宋词名家论稿》,等等。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古典诗词”无疑是叶嘉莹最为显明的特征。创作、教学、演讲、吟诵、交流、翻译、传承……她的一生,与古典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她的一切,都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