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举与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文治传统——读《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
《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王日根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108.00元王日根教授新著《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以下简称为王著),将科举与中国的文治传统相勾连,并指出明清时代的科举与两朝文治的关联度最高,将科举制度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这是作者继此前《民营教育的历史观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和《中国科举考试与......
-
〓 青山踏遍寻“味道”——从谢冕的《觅食记》看一代学人为文为学之道
一个半小时的网络直播,两个小时的新书发布会,再和学生、好友冷餐会上继续畅叙,1月10日下午和晚上的时光,谢冕过得充实而欢乐。他对日子的态度像对美食的期待一样,要实在,又能感受到愉悦。 这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诗评家今年90岁了,正式迈入“90后”的门槛,“敲门”的礼物是散文集《觅食记》,刚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这......
-
〓 社长总编荐书之《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
崔灿(岳麓书社社长)《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袁灿兴著岳麓书社2022年6月78.00元 重现盛唐崩裂的至暗时刻,洞悉盛世倾覆下芸芸众生的生死抉择。历史学者袁灿兴基于大量历史史料,以文学笔法展现安史之乱全过程,再现盛唐的繁华及崩裂,生动刻画出这一巨变中的一系列大人物与狠角色,故事情节张弛有度,令读者开卷不......
-
〓 从这扇窗口重新观览中国文学史——《林继中文集》读后
《林继中文集》 林继中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皇皇八册近400万字的《林继中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既是造福学林的善举,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观览文学史的窗口。《文集》由《杜诗学论薮》《文化建构文学史纲》《文学史新视野》等多种论著构成,其中与唐代文学相关者占三分之二强。而在唐代文学中,与杜甫相关者即达......
-
〓 尽览华夏文明风采——读《华夏之路》
六册《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就摆放在我的案头,一页页轻轻揭起,就仿佛徜徉在一条悠远漫长且从未间断的华夏文明之路上。这套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普及性图册,以国家博物馆的通史陈列为基础,把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以考古证史、文物说史的方式集中呈现在读者面前。论图片之美观,解说之精......
-
〓 中华读书报5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赵世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2月第一版,118.00元《秘密社会的秘密:清代的天地会与哥老会》贺喜、科大卫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49.00元《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张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69.00元《好玩儿......
-
〓 哲学家安乐哲新书《生生的中国哲学》首发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12月24日,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著名汉学大师安乐哲先生《生生的中国哲学》(人民出版社)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举行。新书发布会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办,在四海孔子书院举办。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开展,京内的嘉宾线下参会,京外的嘉宾线上视频参会。《生生的中国哲学》由国际儒学联合......
-
〓 古书画鉴定那些事儿——从“鉴真馆”丛书谈起
“鉴真馆”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鉴真馆”丛书系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起陆续推出的一套关注近现代鉴定大家的丛书,现已出版《徐邦达讲书画鉴定》《张珩怎样鉴定书画》《谢稚柳讲书画鉴定》《苏庚春讲书画鉴定》《王季迁书画过眼录》等5种。这套书收录的老一辈鉴定大家的经典著述,有的偏重方法理论,有的偏重实践经验;有的为首次出版......
-
〓 社长总编荐书:《诗词传奇·唐诗密码》
孙柱(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推荐《诗词传奇·唐诗密码》(共3册)陈郁如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20年10月75.00元/套 少年柳宗元和唐朝诗人柳宗元同名同姓,却对唐诗一窍不通。直到有一天,他终于背会了《江雪》,却意外来到一个奇境,在白雪皑皑的江边,不见飞鸟人烟,只......
-
〓 为什么要学习高二适——读 《高二适研究》
《高二适研究》,曹洋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236.00元坊间有林散之与高二适谁为当代草圣的争议。但谁为草圣的争议,在我看来不仅于艺术理解上无所裨益,在价值评判上也没有什么意义。世俗多以名取人,反而阻碍了我们自己的认识与取信。至于我在两家之间,偏向高二适,原因只在于他的书学。我以为高二适的书学,在当代无出......
-
〓 新书架:《画室风景》
《画室风景》,江凌著,金城出版社2022年10月,68.00元 本书关注当下中青年画家创作群体,精选30位画家及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每位画家作品进行赏析、解读,并配以相关图片,如工作照、画室照,尤其是代表性作品。走入当代画家的画室,走入他们的生活和艺术世界,记录与画家的邂逅,聆听某一次画家的讲演……客观呈现......
-
〓 张伯江谈跟吕叔湘先生学语言学
本报讯张伯江“跟吕叔湘先生学点语言学——我编《语文漫话》”讲座日前在北京言几又(中关村店)举行。张伯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长期担任吕叔湘先生的学术秘书。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漫话》是张伯江从吕叔湘先生海量的语言学普及著作以及语文教育文字中,按照语言—文学的内在理路,遴选最生动活......
-
〓 沉浸于诗词,所有情感都有安放之处—读《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一个喜爱中国古典诗词的读者,一个中国古代文论的研习者,无人不接触叶嘉莹先生的著述,如《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唐宋词名家论稿》,等等。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古典诗词”无疑是叶嘉莹最为显明的特征。创作、教学、演讲、吟诵、交流、翻译、传承……她的一生,与古典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她的一切,都围......
-
〓 社长总编荐书:《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张海鹏、翟金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89.00元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是面向公众的普及性历史读物。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用通俗化的笔墨,全景式的呈现了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历程,既综合了学术界近20多年来的学术成果,又浓缩和贯彻了张海鹏先生数十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术心......
-
〓 历史拉近了 文物活络了——在《华夏之路》中找寻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 朝华出版社 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具有某种同一性,但其发展速度在不同地区却不平衡。就全球而言,中国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传统又连绵数千年不断,并以一种深邃而宽宏的气质成为东方文明而与西方文明相互辉映。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并释其兴盛、中衰、复兴的奥秘,定将启示今人选择......
-
〓 倾听:见人,见史,见心——读《走出历史的尘烟》
《走出历史的尘烟》,李菁著,团结出版社2021年3月,138.00元本书作者李菁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带着录音机走天涯,听各式各样智慧而有趣的人讲述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她不仅为读者呈现亘古不变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还试图带着读者踏入时间的长河,看滚滚历史潮流下个人命运与动荡时代的交织,不经意地用她本人及访谈者的思考,引......
-
〓 百年中国戏剧史——为“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丛书”总序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发表后的百年来,旧有的文学观念、戏剧观念不断被颠覆被更新。最初,人们似乎如梦方醒般地认识到:元曲原来是和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一代之文学”,被人轻视的金元杂剧和宋元南戏,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历史。渐渐地,王国维重文学轻艺术、重元曲轻明清戏曲的观念受到反思。人们从明清传奇的持续繁荣,昆曲折子......
-
〓 日常生活史书写方式的有益探索——《风土与时运》简评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在欧美兴起的日常生活史研究,与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医疗史等研究异曲同工,不仅是对此前大而化之、见物不见人的历史研究的调整,也是从史学维度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回应:一方面让历史学回到日常生活,消解以往在精心构建的“历史学大厦里竟无人(具象的人)居住”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也希望借用日常生活批评理论......
-
〓 看见百年文学里的“她”—写在《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出版之际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张 莉 著花城出版社 【著书者说】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这本书讲的是女性文学,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思考一些女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对镜的方式进行分析。你可能会觉得疑惑,文学怎么还要分男女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是我要讲的女性文学的意义。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现代女性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
-
〓 新书架:《莫砺锋讲宋诗课》
《莫砺锋讲宋诗课》,莫砺锋著,凤凰出版社2021年6月第一版,48.00元 相对于唐诗和宋词,无论是学界的研究热度,还是大众的接受情况,宋诗都远远不如,甚至可说是受到轻视和冷落。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教授这本书为我们走近宋诗提供了机会,让我们认识宋诗的不凡成就。全书由阅读背景、名篇细读、名篇简评、问题与思考4......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