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溥仪关于《我的前半生》的批校
            《我的前半生》批校本、灰皮本、全本等多种版本,群众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群众出版社在1964年3月推出《我的前半生》(简称“定本”)之后,过了43年的漫长岁月,又推出《我的前半生(全本)》,过了47年的时间又公开出版了《我的前半生(灰皮本)》,49个年头之后,则把《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摆在了读者的案头。一部......
        
 
                - 
            〓 “北方的”辛亥革命:读《直隶惊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
            《直隶惊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赵润生、马亮宽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42.00元    长期以来,学界多从宏观层面探讨辛亥革命,且偏重探讨南方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而对同一时期北方的革命活动关注甚少。这对于辛亥革命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现在,赵润生和马亮宽教授合著的《直隶惊雷——辛亥革命......
        
 
                - 
            〓 杨绛独家授权《复堂师友手札菁华》首次出版晚清文事信中存
            手札中收录的致袁世凯的密信《复堂师友手札菁华》 资料图片    5月14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清华大学举办了“晚清名流手札钱氏百年珍藏”——钱锺书、杨绛藏《复堂师友手札菁华》出版座谈会。历经十年整理、影印,由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收藏的《复堂师友手札菁华》,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是晚清......
        
 
                - 
            〓 诗城奉节——为《名人与奉节》序
            《名人与奉节》,朱茂主编,团结出版社2016年4月,268.00元摆在案头的《名人与奉节》书稿,是一部关于奉节历代名人的地方文献,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是名宦篇,即历史上曾经在奉节仕宦为官的名人。第二部分是游寓篇,是曾经在奉节游历和寓居的名人。第三部分是乡贤篇,记叙历代奉节籍名人。这大概是按照明代文士何宇度《益部谈资》......
        
 
                - 
            〓 三国文化大观文献学术并重——评《三国演义》大辞典
            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演义大辞典》问世了,这部凝聚沈伯俊、谭良啸二十年心血的成果,是海内外唯一的以《三国演义》为中心的大辞典,是有关《三国》的小百科。它的问世,无论对《三国演义》以及三国文化的研究,还是对广大读者的欣赏,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而且随着时日的延伸,将日益彰显其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盛世修史撰典,是历史文......
        
 
                - 
            〓 从思想史中拯救戊戌维新——读《戊戌变法的另面》
            《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茅海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68.00元    由于黄彰健、孔祥吉、茅海建等一批学者的不懈努力,戊戌维新史已经渐次摆脱了梁启超所构建起的思想史色彩过于浓厚的叙事,许多材料被发现,许多档案被解读,许多细节被重构,读者应该可以提出重写一部戊戌维新史的要求了。  ......
        
 
                - 
            〓 竹枝词之史料价值值得开掘——《清代北京竹枝词》史料新识
            “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读过《红楼梦》的人,特别是研究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句脍炙人口的诗,也知道这句诗反映出清朝人喜读《红楼梦》的情况。但这两句诗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典诗词”的“诗”吗?不是的。准确地说,它是竹枝词。其出处,是清朝人得硕亭写的竹枝词《草珠一串》。延安出身的文学家、诗人路工编选的《清......
        
 
                - 
            〓 新书面对面·潘吉星:“四大发明”的发明权需要中国学者“保卫”
            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合称“四大发明”,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在国际上,四大发明的发明权问题却长久以来都有争议。“中国的文化遗产太多,而我们自己也没有清晰的名录,很多时候并没有给予很好的关注和保护。”科学技术史专家潘吉星先生说。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系统研究,历经三十多年的研究和写作,完成了......
        
 
                - 
            〓 《营陵古今诗词选》:昌乐的诗歌大县之梦
            《营陵古今诗词选》,昌乐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营陵诗词学会编,中华诗词出版社1912年11月出版    我旧日的学生冯立三送我一本《营陵古今诗词选》,该书由昌乐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营陵诗词学会合编。昌乐县怎么啦,营陵又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出这本诗词选,我全不清楚。    幸而书前有冯立三绍介本书的长序。立三是昌乐人,擅长评论......
        
 
                - 
            〓 《汉魂与和魂》: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中日
            图为中国的茶艺与日本的茶道。 资料图片    新书《汉魂与和魂》以一个学者的视角,运用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对中日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比对。    作者王敏以小见大,行笔十分幽默、洒脱,既透露出对中国文化的深沉热爱,又显示出对日本文化的深层解读。该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中日文化的融合与差异,作者以“中日文化同根......
        
 
                - 
            〓 《湖北文学通史》:一部有待完善的湖北文学史
            长期以来,国史、通志、方志(州县)、家谱构成了中国的史学大厦。以文学史研究而言,亦大体按此层次形成有序的文学史结构。近些年来,之所以强调地方文学史的编纂,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一元中心论的主流文学史观受到冲击,多元的文学史叙述兴起;二是地方文学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主体性,却未能被中国文学史呈现,至少是呈现得不够全面、细致......
        
 
                - 
            〓 国学大师学记的正名之作——读卞孝萱先生《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的学记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诸子学记,一种是经师学记。但是,在西洋学术的冲击下出现的国学,迥异于传统的子学和经学,它有新的内涵。国学兴盛期出现的国学大师,其学记自然也要求新的体例。卞孝萱先生力作《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一书涵盖了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等十二位国学大师。该书从正名国学,慎取大师;知人论......
        
 
                - 
            〓 读书论世:丝路在时空上的拓展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路,更是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中国曾经贡献于丝绸之路,也受益于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书古今中外有很多,涉及语言、历史、考古、地理、探险、中外文化交流、宗教等相当广泛的领域。近些年,随着考古新材料的出土和相关文献的新解读,陆续又有很多佳作面世,我们一直思考着如何能较系统地介绍几本知识含量大又有可读性的书......
        
 
                - 
            〓 史海钩沉:百年前的译文——“说部丛书”阅读记
                “说部丛书”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学翻译丛书,从清光绪二十九年底开始出版,所出第一本是梁启超译西方政治小说《佳人奇遇》,后又陆续出版过《经国美谈》《迦因小传》等书,共10集92种,到1909年出齐,内容涵盖了翻译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传记、神话和寓言等。1914年,商务印书馆开始重新编辑出版“......
        
 
                - 
            〓 醇儒家学散淡人生——读《张伯驹身世钩沉》
                继《聂绀弩刑事档案》《六十年史诗笔记》之后,作家寓真的又一部纪实文学《张伯驹身世钩沉》,近日由三晋出版社出版。    “醇儒家学,书生本色,风流名士,散淡人生”,是寓真对张伯驹其人的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养,深凝在张伯驹的血液中,因而他才能在词学、戏曲、书画、文物研究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    经过多方搜集钩稽......
        
 
                - 
            〓 狮象搏兔,必用全力——读《散原遗墨》有感
            《散原遗墨》(凤凰出版社2020年4月版,以下简称《遗墨》)是李开军教授不久前推出的新书。开军在代序中自述:“这是一本好玩的书”,相较于此前编过的“三两种小书”,他对这本小书有“更高的兴致”——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那些生动的笔墨,“不但见证他的‘我’,而且记录周围的‘人’”,释读正是为了说明“笔墨背后‘人’‘我’之......
        
 
                - 
            〓 永远的话题——读冰心《关于女人》
            《关于女人》,冰心著,陈茅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定价:36.00元    这些美丽的生灵,是生在那个时代,而幸与不幸都是因为那个时代。那个时代,那个年纪,随便在某处乡下就可碰见故人,随便在哪个学校就可以碰到一个又有学识、又大方得体的温柔女子,随便在谁的亲人里,就可遇到一个可以想起自己母亲的人。......
        
 
                - 
            〓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搭建百岁翁的历史博物馆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书影 资料图片张学良对身边的小动物倾注更多的关爱。选自《张学良身影集》 张友坤著    日前,《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出版。从东北味儿的乡音、东北人的语言风格,到夹杂在错、散、重、乱中间的回忆,力求以张学良“原声”为准绳的整理重现晚年张学良对自己跌宕人生的总结性认识——    在美国......
        
 
                - 
            〓 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历史——读《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主编的五卷本《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认同与国家》)系统探讨先秦以降各民族间的历史文化认同思想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关联,引人入胜,有助于提升人们历史认识境界。该书自撰写、修改到出版历时十年,是一个学术团队的智慧所形成“合力”的结晶,无愧为新......
        
 
                - 
            〓 《毛泽东诗词书法集》收录众名家手书毛泽东诗词
                本报讯近日,由王凤琦先生收藏、名家书写的《毛泽东诗词书法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画册收录了60余位名家手书的毛泽东诗词。藏主王凤琦是位书画收藏家。“文革”中珍藏悉被抄家,转而请当时来往的书画家和文人墨客为自己抄录毛泽东诗词,计60余件。这批诗抄具有丰富多元的艺术性,反映了不同的书风和流变;又在不足一尺的笺纸......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