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竺可桢与陈寅恪》:再现大家交往细节
本报讯 竺可桢与陈寅恪是大学同班同学?陈寅恪对华罗庚不满?陈寅恪与竺可桢都认为1962年的天象“五星连珠”与时局女主崛起有关联?漓江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竺可桢与陈寅恪》一书,呈现了这位科学巨擘与史学大师交往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竺可桢与陈寅恪同为复旦学子,且曾是同桌。作者张荣明教授以......
-
〓 《熊十力哲学研究》:对熊十力哲学文本的“内在诠释”
《熊十力哲学研究——“新唯识论”之理论体系》,程志华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纳,27.70元 熊十力是民国以来少数几位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实际开山者,更是整个现代儒学形而上学的奠基者。就此而言,熊十力的哲学建构不仅开启了现代新儒家思潮,而且深深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哲学的走向。自从改革开......
-
〓 《丝路译丛》《丝路艺术》在沪首发
本报讯(记者颜维琦)近几年关于丝路文化的书籍亮点频出,漓江出版社《丝路译丛》日前在沪首发,《丝路艺术》创刊号一同发布。这系列图书聚集了海外名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来自国内当代著名艺术家的最新佳作,书刊中异彩纷呈的丝路文明引起读者浓厚兴趣。漓江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出版社将以《丝路译丛》与《丝路艺术》为辐射点,搭建丝路艺......
-
〓 《唐风流韵》专业视角解读唐代古装造型
本报讯近日,著名化装艺术家杨树云携新作《唐风流韵》(东方出版社)对话著名特效化装师刘秉魁、著名舞蹈家张雁,一同畅谈唐代妆容背后的文化真谛和精髓。该书是国内第一本以专业视角解读唐代古装造型的通俗读物,揭开唐代古装剧经典造型背后的秘密,以近百幅珍藏的照片,直观呈现唐代特有的时代之美。(江宇硕)...
-
〓 集部视野——《集部视野下的辞章谱系与诗学形态》一书后记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最初都借用了外来的观念、术语。此后,这些外来观念、术语逐渐反客为主,运用它们来描述中国文学进程、判定作品意义的做法逐渐成为主流,甚至一度成为近乎唯一通行的方法。中国文学研究中“中国文学传统”的迷失,正是这个学术走势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反省上述流行方法,普遍感到有必要将“......
-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系列图书出版
对推动艺术史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本报讯(记者丁杨)由汉唐阳光文化公司策划、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第一辑)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缪哲、李零、阿城、尹吉男、罗泰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史、考古学、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这本系列出版物......
-
〓 《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在沪首发展示真实的东京审判
本报上海5月2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纪念全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2日在沪举行。该书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带领团队,在过去数年研究成果基础上最新完成的,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策划出版的“东京......
-
〓 明清汉文西学文献整理的新创获——读《明清之际西学文本》
晚明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期间中国思想学术演变之根本原因是因为与西学的碰撞。在汉文化圈中所谓的“西学”,大致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西方人在中国或东亚地区用中文介绍的西方学问,二是中国或东亚学者所理解和认识的关于西方的学问。笔者曾把晚明以来属于明清欧洲基督宗教之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所形成的......
-
〓 国内目前最完备的徐悲鸿传记《悲鸿生命》问世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作家和亲人眼中的徐悲鸿——《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读者见面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召开。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认为该书“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徐悲鸿一生的大事,文字也很简练有美感。其中对许多老人的采访尤为可贵”。 《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以细腻悠扬的笔触、翔实丰厚的史料再现......
-
〓 文化乱象怎么办?把诸子百家的学问“请”出来
【作者简介】田宝祥,男,甘肃庆阳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师从白奚。五月的北京街头,夜犹寒。我顶着伞,迎着风雨,奔向两公里外的车站。这些年,一个人孤身在外,也吃过一些苦,但内心从不沮丧。我是个读书人,我只怀疑知识,从不怀疑自己。一个人在精神面临困惑时最需要什么?我的答案是学问。对国人而言,诸子百家的经典,就是最好的学问......
-
〓 《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弥足珍贵的日藏维新派人物书信
《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吕顺长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158.00元作为中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一书,以其所收书信之珍贵、整理之完备受到学界瞩目。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学习西方,主张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对......
-
〓 储福金与围棋小说
围棋者,天道也;小说者,人道也。一主格物,一主辨人,于其所长,皆可谓穷形尽相。研围棋益深必以皈悟天理为要,治小说益精则非得透悉人伦世情。储福金君,小说家里围棋最佳,弈者内小说第一。二十年前识荆,我对他就有此概念,然而很长时间中,于这两点却只有单独和分别的认识——我是他小说的读者,也曾在纹枰上向他请益,可是却没有......
-
〓 《小学书法基础教程》出版
本报北京7月2日电(记者晋浩天)日前,由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书法家阚爱萍编撰的《小学书法基础教程》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担任该教程顾问,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发布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等专家向京口区教育局、桃花坞小学等6家受赠单位代表赠送了该教程。...
-
〓 “磨”好一部大书:《严复全集》编辑手记
做一本好书,是每一个图书编辑梦寐以求的事;如何做出一本好书,各人有各人的高招。我只有一个笨办法:套用“好事多磨”这句话,那就是“好书多磨”。在策划编辑《严复全集》期间,为了“磨”好这套书,福建教育出版社十几位领导、编辑前后用了近六年的时间陪同作者进行细致的打磨、雕琢。时间花了不少,精力投入很多,过程也十分曲折,......
-
〓 《红楼眼神》:刘心武细读红楼的巅峰
《红楼眼神》 刘心武著 重庆出版社刘心武研究红楼梦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文本细读,一个是原型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都是比较普遍的文学研究方法。红楼梦的研究多是用原型研究的方法。有的把贾宝玉看成是纳兰容若,有的把贾宝玉看成曹雪芹本人。多数的红学研究都是从贾宝玉和林黛玉作为切入点来研究的。但是刘心武的研究却把文本细读和原型研究......
-
〓 还原弢园老民的“本来面目”——评陈玉兰校点《王韬诗集》
以一青衿功名终其生,身后拥有“中国新闻报纸之父”、洋务先驱、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等无数辉煌头衔的王韬,是身历晚清大变局的局中人,又是跳出局外、睁眼看世界的先知者。在颟顸老大的中华帝国中,在依然陶醉酣睡于孔孟之学的朝野文化精英群体中,他是一个不蹈常规、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过渡性人物。然而王韬研究至于今日,似乎已至瓶颈:......
-
〓 《中国学术编年》的编纂历程
编者按:《中国学术编年》(9卷12册)历经24年编撰,4年修订,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学术编年》上起华夏民族的传说时代,下迄中国帝制的最后终结,共1000余万言。这是学术界首次以编年的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的系统梳理。梅新林、俞樟华二位主编所撰此文,记述了《中国学术编年》20余年编撰过程中的艰难......
-
〓 《战时日本外务省涉华密档》问世为研究日本侵华史提供强有力支持
马智群 摄 “九一八事变”82周年纪念日前夕,由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主编的《战时日本外务省涉华密档1931-1945》173本图书问世。日本外务省的档案中有大量涉华档案,不仅记载了日本有关涉华军事行动,还有大量军事以外的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情报,档案数量庞大,史料价值极高。日本自......
-
〓 一面端正的镜子——读《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
傅宁军以报告文学作家的勇气与见识,选择徐悲鸿这位艺术大师作为描述对象。他不光遍访徐悲鸿的知情者,而且切实地沿着徐悲鸿一生走过的地方寻踪觅迹再走一遍。通过采访、挖掘、考证、辨伪、辨析,最终捧出了长篇报告文学《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徐悲鸿。 现在是图像时代,电子媒体无所不在,传统的视......
-
〓 新书架:【美】艾尔曼著《科学在中国(1550—1900)》
《科学在中国(1550—1900)》【美】艾尔曼著,原祖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与许多学者贬抑中西接触之前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作者认为中国人对科学从来都不乏兴趣,这也是传教士与欧洲的科学在明清得到重视的原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