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千年血脉”的寻根之作——评《炎黄文化读本》
《炎黄文化读本》 鲁 谆 高 强 著 人民出版社 每当见到丰子恺的画,我都感到愉悦而动情。近日一个偶然机会,又见到他的一幅名为《劫后余生》的画,更是使我心潮澎湃。这不仅因为画面深含意蕴,而更能够发人思索的是所附的诗:“走过了很多地方,见到了地老天荒。而今策马回望,泪水新诗两行。中华民族根千丈,历经苦难又辉煌。”《......
-
〓 发现活的《论语》做《论语》的知心人——杨义先生《论语还原》读后
《论语还原》 杨义 著 中华书局 《论语》作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和论纂孔子言行而成的著作,一直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历代校勘、注疏、集解、考证的著作和文章层出不穷。如今杨义先生皇皇百万言的《论语还原》,是《论语》研究中从古至今未有过的大手笔。《论语还原》是杨义先生继《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和《韩非子还......
-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用图画还原晚清历史
本报讯(记者方文国)老照片收藏家沈弘教授耗时十年,将《伦敦新闻画报》与中国相关的文字与图片翻译集结成册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近日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推出。该书收录了500张罕见西方版画和50万字西方记者第一手关于晚清1842-1873年间的现场报道,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中的观点和看法相左,为......
-
〓 《汉初中期文艺思想研究》:自酌慢饮话精微
《汉初中期文艺思想研究》,包兆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28.00元 对于中国古代学问的研究来说,做到不落俗套、推陈出新,不仅最为困难,也最重要。把握新方法与旧材料之间的关系,在新旧材料之间,新旧方法之间,新旧思想与识见之间达到材料、方法和思想间的创造性平衡,一本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方能称为好书。 ......
-
〓 《幸福参数——缘于天坛长廊的管孔之见》:从幸福瞬间读懂中国
(图片均选自《幸福参数——缘于天坛长廊的管孔之见》) 《幸福参数——缘于天坛长廊的管孔之见》作为一本记录北京市民日常生活、情态交流的画刊,以生动的影像、温暖的文字对“天坛文化圈”进行了别样描画。拍摄过程中,面对近在咫尺的镜头,书中主人公们毫不掩饰的专注神情和毫不吝惜的快乐呈现,无不体现出与年龄无关、与身世无关的幸......
-
〓 《古本戏曲丛刊》:一套戏曲丛刊的风雨六十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编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古本戏曲丛刊六集》近日与读者见面,全书收录了清代顺治到乾隆时期的传奇和戏曲别集77种,共计109种剧目,并沿用前五集的开本和形态,制作成线装17函180册。至此,《古本戏曲丛刊》这部迄今为止最大的戏曲作品总集的数量已达到421册,留存于世的绝大部分戏曲孤本与珍......
-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修复再版——一部校本教材的百年“相遇”
上海澄衷高级中学保存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在浙江乌镇,镇中心的观前街17号,是文学巨匠茅盾的家。故居陈列室里,存放着一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晚年的茅盾,回忆起童年生活时,仍不忘《字课图说》给他带来的知识和欢乐。 这本《字课图说》便是一百多年前澄衷蒙学堂的校本教材。当时的澄衷蒙学堂......
-
〓 2013年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重头书:进退梁启超
《梁启超》,果迟/著,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3年2月第一版,39.00元 清朝末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列强眈眈虎视,内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处此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向何处去,成了摆在知识分子面前的一大难题。年轻的梁启超开始时追随康有为,力主变法维新,因历史的原因,轰轰烈烈的变法失败了,......
-
〓 梁漱溟:“活到老、学到老”—评《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梁漱溟(1893—1988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历时27年编纂、5次增删的最后定本《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在梁漱溟诞辰120周年之际出版。本书也是目前梁漱溟最完整的个人自传。 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
-
〓 走出学术象牙塔——为“古代诗词典藏本”所作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比较而言,我们在普及工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尽管各类选注本层出不穷,但精品甚少。很多学者不屑于做普及工作,认为体现不出研究水平;即便有水平的人去做,也很难得到同行认可。这样一种偏见,必须改变。 从学术发展的历史看,真正在学术史上确立地位的学者,都与......
-
〓 《顾维钧回忆录》:他见证了历史
顾维钧 (资料照片)顾维钧与宋美龄 (资料照片) 从1912年担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初登外交舞台,到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挺身而出声名鹊起,从1945年代表中国第一个签署《联合国宪章》,到1967年告别海牙国际法庭全身而退,“近代中国第一位职业外交官”顾维钧纵横外交界55载,不仅亲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还留下了一部长......
-
〓 《萧公权文集》:自辟蹊径花开别枝
萧公权(1897—1981)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一生著述颇丰,然而由于其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美国教学,国内没有出版过他的相对完整的文集。此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萧公权文集》(右图),包含了他的九卷中英文著作,是最齐整的一次。第一卷《问学谏往录》是萧公权的自传、书信和谈话录,详细记述了他曲折......
-
〓 专家呼吁:让更多学习型工具书进入课堂
本报讯(记者 吕慎)“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应当加强学习功能,不能仅仅使用通用型工具书。”近日,多位专家在《新编小学生字典》出版30周年研讨会上呼吁,让更多学习型工具书走进课堂。 在我国,全民使用同一种工具书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多年。参加研讨会的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说,早在30多年前,由著名教育家霍懋征等人就提出编写......
-
〓 作家出版社推出新版《陆犯焉识》
本报讯 张艺谋2014年度电影《归来》的原著小说——严歌苓的长篇《陆犯焉识》(新版)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新版增加精选的电影《归来》剧照做插页,并重新设计了封面。张艺谋表示之所以选择这部小说改编,是比较欣赏小说中的才华与历史感。严歌苓表示,为写这部小说,两三年间她多次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华盛顿、上海和流放地西北......
-
〓 荣宝一生瑰梦千秋——《我在荣宝斋四十年》读后
《我在荣宝斋四十年》 米景扬 著 北京出版社 米景扬先生所撰《我在荣宝斋四十年》(以下简称《荣》)是一本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评述精彩的纪实著作。在数十年荣宝生涯的生动记述中,米先生将我们引进了荣宝斋——这座典藏中国传统艺术精品的宝库,让我们尽情分享了一批中国艺术大师们的优秀作品和创作风采,从而加深了对祖......
-
〓 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
2000年,我已经73岁了,到这个年龄要想写一本大的专题研究著作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我如何安排此后的学术生活呢?此前,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就有个想法,到晚年是否可以编《儒藏》。因为前人已编有《佛藏》《道藏》,而无《儒藏》,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似有欠缺。而且就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情况看,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较之......
-
〓 六月光明书榜:《甲午殇思》
《甲午殇思》 刘声东等主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 长期以来,甲午战争一直是中国学界、军界和社会大众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策划“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专栏,邀请刘亚洲、金一南等28位将校级军事名家分别从学术、制度建设、战略战术、文化等多种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教......
-
〓 《大唐名相魏徵传》勾画魏徵丰满形象
中华读书报讯《千秋金鉴 清廉典范——大唐名相魏徵传》近期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详实的史料、通俗的语言,展示了魏徵的丰满形象和开拓性贡献,十余幅彩页分别为魏徵画像、魏徵书法真迹、1400多年前的魏家老井等珍贵照片。这是作者赵才萱继1991年出版历史人物传记《魏徵》之后推出的新作。(陈菁霞)...
-
〓 张先:宋词中的“印象派”
谈到绘画,其表现手法无非是“写实”与“写意”两种。诗词书画本一家,表达手法也是贯通的。“写实”的拔高,可以反映史实世态;“写意”的通俗,也可以是花鸟虫鱼。所以,诗词里写实派的高境界可以称之为“诗史”,写意派的高境界可称之为“诗仙”。自唐诗中诗史杜甫与诗仙李白以来,宋词似乎也无可逆转的因循着这一文艺传统。但由于词体......
-
〓 《西夏史》讲述丝绸之路古王朝兴衰史
本报讯(记者周洪双)有着“中国当代徐霞客”之称的作家唐荣尧所著的《西夏史》日前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唐荣尧历时10多年,走过20多个省区,寻找西夏后裔,追踪西夏党项族活动的痕迹。他在《西夏史》中讲述了古丝绸之路上消逝的西夏王朝190年的兴衰史,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信仰、风俗和精美文物、遗迹,以及西夏王朝在政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