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之所贵书卷气——且说文人书法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李白诗句) 孙鹤 书 自宋代以来,尽管书法之美种类繁多,各种书风均有其擅,然而,文人书法独有的书卷气,却始终以其超然的境界和隽永的蕴藉之美,高居于所有书法品位之上。日前读了孙鹤教授的《且说文人书法》一文,该文从中国学术史、中国教育史、当代书法教育与书法现状三个方面,透彻分析了文人书法向之所......
-
〓 《但约花影不约人:刘伟见古体诗选》出版
诗集收入刘伟见教授历年所写的古体诗300余首。以近三五年创作的古体诗为主体,兼收词赋十五首。诗集装帧设计典雅,以线装书形式出版。按氤氲、隐逸、情愫、默识、咏史、山水、趣理、故乡、不穷、三月、词章分为十一辑,水墨画家丁未为每辑配画,共计20余幅。 《中华诗词》副主编、诗人刘庆霖认为:“诗的本质特色就是美,美......
-
〓 重开民族生命的源头活水——评《再造传统》
《再造传统》 刘东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东这本新书的名字叫《再造传统》。其所论述的是当下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传统本身总是处在再造自身的生理过程中,像循环中的血液在不断地再造自己一样。但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并不是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再造传统的任务,而是要在既有传统的某些方面已经发生功能障碍的局面下,去接续它的旧命脉,重开一......
-
〓 《朱子学研究》:复原朱子《尚书》学的面貌
《朱子<尚书>学研究》,陈良中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42.00元 朱子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对12到19世纪的中国影响至巨。而朱子思想得以产生的根源就是儒家的“五经”或“六经”。朱子的这句话为人们所习知:“《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这句话明......
-
〓 【光明五月书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沈弘编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它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和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国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18......
-
〓 《袁世凯全集》首发收录罕见秘密档案
本报讯(记者宋平)近日,《袁世凯全集》在北洋重镇天津首发。首发式上,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所长黄兴涛表示,《袁世凯全集》的出版,对于重新认识袁世凯其人,认识清末民初中国所经历的重大转折,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最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不过,同为晚清名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均有全......
-
〓 “向后看”的意义——读甘建华的文史笔记有感
《蓝墨水的上游》甘建华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甘建华的两本文史笔记,《江山多少人杰》为文化人物卷,集中收录了作者精心撰写的35位与衡阳有关的湖湘文化名家的综论,从东汉的蔡伦,东晋的罗含,到北宋的周敦颐,南宋的赵葵,从清代的旷敏本、曾国藩、彭玉麟,到近代的曾熙、符铸,再到现代画家方伯务、剧作家侣朋,当代诗人洛夫、学者......
-
〓 不仅“照着讲”还能“接着讲”——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学术史上,还没有哪部著作能像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久传不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自1948年英文本在美国出版后,先后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在全球发行,成为国外学习中国哲学、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读书。在国内,1985年以来,经涂又光、赵复三翻译为中文,先后由七家出版社争相出版、连年重印。其......
-
〓 传记写作如何避“四俗”《剑魂箫韵:龚自珍传》可借鉴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非虚构写作正在成为当下写作和读者关注的热点,而非虚构写作中一个重要文体即是传记写作。评论家李炳银指出,很多传记由于对传主的了解不很深透,又无法摆脱过去的约束,要么写成年谱式,要么写成大事记或事迹解说,把传主的人生故事写成流水帐,呆板且没有起伏,显得拘谨机械。陈歆耕新作《剑魂萧韵:龚自珍传》在......
-
〓 《文史哲》与中国思想史研究——读《儒学:历史、思想与信仰》
中国思想史研究,尤其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一直是《文史哲》杂志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方面的部分成果体现在《儒学:历史、思想与信仰》纪念专辑中。哲学是文化的核心。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在民族文化的多层次体系中实居于主导地位。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第一次繁荣发展的时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在哲学上最有影响的是儒、道、墨......
-
〓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选介:中国近代留学生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力作
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学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已有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基于中文文献资料,外文文献资料少有运用,导致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特别是民国经济思想,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系统研究。邹进文教授新近出版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5年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6......
-
〓 周有光先生的治学之道——写在《周有光文集》出版之际
周有光 《周有光文集》出版了!周有光先生今年108岁,在语言文字学专家里面是年纪最大的,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一 我国对汉语文的研究开始得很早,成就很大,但古代的语文研究实际是语文学(philology)的研究,还算不上是语言学(linguistics)的研究。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时期,开始引进......
-
〓 《我的家在紫禁城》清新童趣普及传统
本报讯(记者 丁杨)“培养儿童的读书乐趣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怎么让儿童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我的家在紫禁城》这套书做了一个示范。”收藏家马未都于日前在故宫举行的《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图书发布会上这样说。 这套由香港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制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与故宫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系列图书,是专为儿童、......
-
〓 人与霜毫同雅健——《张充和手钞昆曲谱》编辑手记
张充和女士近照青年时代的张充和表演昆曲《张充和手钞昆曲谱》 《张充和手钞昆曲谱》的出版,乃是文艺界和出版界的盛事之一。说到张充和女士,不得不重提著名的“张家四姊妹”。张充和1913年生于上海,是苏州九如巷张家四姊妹里最小的妹妹,上有大姐元和、允和、兆和。张家祖籍安徽合肥,曾祖父张树声乃是晚清重臣,于病重之际,在遗......
-
〓 十一月光明书榜:《蹉跎坡旧事》
沈博爱著 语文出版社 这是一本叙说一代中国农人耕读梦的书,记录了一位普通知识分子在上世纪3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个人故事和家族变迁。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有极大比例,然而却很少有人有能力讲述自己的故事。作者生活在湖南乡村最基层,记忆超强,能写善画,关注细节,有天生的历史感。他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农村在不......
-
〓 厚德载物,为什么?经典微读系列之《周易》
打开《周易》这部书,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符号,以及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卦辞和爻辞……卜和占筮天地宇宙,日月星辰,社会人文,情思理智……或微或著,或明或晦,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之中。如何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一个可以倚靠的存在?《周易》首先是一部占卜的书。周代专设一个称作“太小”的官,依据《易经》,执掌......
-
〓 《盛唐的背影》妙解唐史
本报讯 5月20日,《百家讲坛》系列《盛唐的背影》同名系列图书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新书首发式,该书由海峡书局与北京出版社联合出版。 “安史之乱真的只是一场偶然么?自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以来,中国政治出现了只有自上而下一边倒局面,强调的是政治的忠诚和服从。这种体制存在重大的缺失,就是民情上达的渠道几......
-
〓 大学精神的殷鉴与启示——读《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
这几天密集拜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储朝晖所著《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 中国近代大学兴起于十九世纪末,在制度上主要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国人所办京师大学堂是仿日制,北洋大学堂及震旦公学则是仿欧制。而外国教会所办大学,则直接受到所属教派的影响。对于大学的内在精神是否完全引自外国,历来有二说,一主张完全沿袭自......
-
〓 《十二个汉字品历史》独辟蹊径
本报讯(记者陈香)近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张一清的节目同名新书《十二个汉字品历史》即将由接力出版社出版。本书根据历史朝代更迭的线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十二个朝代名称背后的故事与讲究,带领读者感受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体味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的历史变迁。 仓颉......
-
〓 文化风云:喜读《京剧名宿访谈·续编》
近日阅读了封杰新出版的《京剧名宿访谈·续编》,不禁感叹:“封杰真是个有心人。” 说他“有心”,因为他身为《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工作繁忙。但他在完成第一本42位艺术家的采访之后,很快又采访到43位老艺术家,出版了《续编》。因为有志于此,他就可以见缝插针,忙里偷闲,借助组稿和戏曲活动,广泛接触老艺术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